新疆阿尔泰南缘巴斯铁列克白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意义

2018-06-11 05:57李永
新疆有色金属 2018年3期
关键词:列克白钨矿巴斯

李永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地质矿产勘查研究院 乌鲁木齐 830000)

1 区域地质特征

巴斯铁列克白钨矿床位于克兰晚古生代火山-沉积盆地边缘的阿巴宫中酸性岩体接触带处,属于南阿尔泰麦兹-冲乎尔(裂陷盆地)Fe-Cu-Pb-RM-宝石矿带。区域上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中-下元古界克尔木齐群一套中深变质的陆源碎屑岩建造、中-上志留统库鲁木提群一套变质程度不一的碎屑沉积建造、泥盆系下统康布铁堡组一套变质中酸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陆源碎屑沉积岩夹碳酸盐沉积岩建造、泥盆系中统阿勒泰镇组一套浅变质的海相碎屑岩夹碳酸盐岩、硅质岩建造和第四系,各地层间多为断层接触关系;早泥盆世火山活动强烈,形成的岩石以中酸性-酸性为主,主要为流纹质、英安质火山喷发空落沉积和溢流,形成火山碎屑岩及熔岩等。中泥盆世火山活动相对较弱,以基性为主,形成玄武岩及凝灰岩;变质作用以区域变质作用为主,接触变质和动力变质作用次之。

2 矿区地质特征

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上亚组第二岩性段一套变质中酸性火山岩夹碳酸盐岩建造,主要岩性为变粒岩、浅粒岩、黑云母石英片岩、大理岩及矽卡岩等,受剪切应力影响,岩层均强挤压变形、破碎、揉皱、褶曲,目前发现的白钨矿体主要赋存于矽卡岩中;铜矿体主要赋存于变粒岩中,但规模不大(图1)。矿区位于阿勒泰复式向斜北东翼,次级褶皱、断裂发育,总体构造线呈北西-南东向,倾向南西。华力西早期细-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体呈岩基状分布在矿区北东部,区内花岗岩脉、伟晶岩脉等发育,脉体走向呈北西向,顺地层产出或斜切地层,受褶皱、断裂构造影响而多呈蛇形弯曲。

图1 巴斯铁列克白钨矿床地质略图

3 矿体地质特征

在矿区北东部圈出两条白钨矿体(D1-1、D1-2),赋矿岩石为矽卡岩,矿体呈似层状、透镜体状顺地层产出,走向北西-南东,倾向南西,倾角45°~50°。矿体沿走向、倾向延伸稳定,走向上局部呈现波状弯曲(图1),倾向上有分支现象(图2)。主矿体长850余米,厚4.04~12.06 m,单工程最大厚度可达30.82 m(TC12-1),已控制主矿体沿倾向延深约65 m(图2)。矿体WO3平均品位0.17%~0.28%,单样品最高可达1.24%。初步估算(333)+(334)类WO3金属量11 780 t,规模已达中型。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白钨矿、黄铜矿、闪锌矿、磁黄铁矿、黄铁矿等。脉石矿物主要为石榴子石、石英、透辉石、绿泥石、角闪石、黝帘石、葡萄石等。

白钨矿:呈它形粒状、板状,粒径为0.10~0.96 mm,与石榴子石、透辉石等矿物紧密伴生,部分颗粒呈包体分布于葡萄石中。

黄铜矿:呈它形粒状等,粒径为(0.001~0.76)×0.44 mm,与磁黄铁矿具共生边结构,浸染状构造,局部包裹磁黄铁矿颗粒,与磁黄铁矿伴生。

矿石结构主要为粒状变晶结构,构造主要有星点状(图3a、图3d)、条带状(图3c)、团斑状(图3b)等。

图2 巴斯铁列克白钨矿床12号勘探线剖面图1.第四系;2.变粒岩;3.黑云母石英片岩;4.石榴子石矽卡岩;5.二长花岗岩;6.矿体;7.采样位置及编号;8.钻孔位置及编号;9.产状.

图3 巴斯铁列克白钨矿床矿石特征

4 矿床成因

巴斯铁列克白钨矿床位于阿巴宫中酸性岩体与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地层接触带处,矿体主要赋存于矽卡岩内,岩石硅化较强,其间可见较多细小石英细脉。认为,矿床成因类型为矽卡岩型白钨矿,受后期热液改造。

5 找矿意义

新疆虽然钨矿储量丰富,但分布不均,矿床主要集中分布在天山地区。巴斯铁列克白钨矿床的发现不仅填补了阿尔泰山南缘钨矿的找矿空白,更直接证实了蒙古钨、锡成矿带向西延入我国境内,对新疆阿尔泰山南部地区钨矿找矿和成矿规律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指明了阿尔泰山南缘华力西早期中酸性侵入体接触带处发育的矽卡岩是白钨矿的主要赋矿岩性,极大地拓展了新疆阿尔泰山南缘钨矿的找矿空间。矿床的发现和评价过程也为阿尔泰山地区白钨矿找矿工作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工作方法。

猜你喜欢
列克白钨矿巴斯
LIGHTYEAR巴斯光年正传
四川小草坝白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析
Fe-BHA用于白钨矿的浮选分离
向往北方的森林
高钙白钨矿分解工业试验研究
硫磷混酸分解白钨矿过程中伴生稀土的行为
七十岁的母亲和她的“百岁女儿”——大熊猫巴斯的传奇故事
施飞宁与熊猫巴斯的情缘
北京欧德巴斯洗车设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