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个马铃薯新品种系在安定区的引种表现初报

2018-06-11 19:19张振军
甘肃农业科技 2018年11期
关键词:对比试验安定区马铃薯

张振军

摘要:以当地品种新大坪为对照,对引进的9个马铃薯品种(系)的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系)在安定区及同类地区均能成熟。其中陇薯10号、dx8、青薯9号、陇薯7号、冀张薯8号、dx9较对照品种新大坪增产幅度较大。以陇薯10号产量最高,折合产量为31 481 kg/hm2,较对照增产121.5%。其次是dx8,为25 509 kg/hm2,较对照增产79.5%。陇薯9号居第3,为23 380 kg/hm2,较对照增产64.5%。陇薯7号居第4,产量为21 759 kg/hm2,较对照增产53.1%。冀张薯8号居第5,为20 000 kg/hm2,较对照增产40.7%。dx9居第6,为19 954 kg/hm2,较对照增产40.4%。以上6个品种(系)生育期适中、田间生长势强、平均单株结薯数5.2~6.1粒、芽眼浅或极浅、大薯率较高。综合分析,陇薯10号、青薯9号及冀张薯8号建议在安定区扩大种植。

关键词:马铃薯;品种(系);对比试验;安定区

中图分类号:S5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1463(2018)11-0088-03

doi:10.3969/j.issn.1001-1463.2018.11.025

定西市安定区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区和六盘山连片特困片区。年平均降水量380 mm左右,蒸发量达1 536 mm,属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1 ]。马铃薯产业成为安定区脱贫攻坚主要产业,但是马铃薯品种单一、产量低、退化快是制约该产业发展的首要因素。为了促进产业助推精准脱贫持续发展,填补马铃薯优质品种,安定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选用品质、产量及抗病性表现良好的品种陇薯6号、 青薯9号等的基础上[2 - 4 ],2017年又引进部分新品种进行了筛选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参试马铃薯品种(系)共9个,包括青薯9号(青海省农林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选育),dx8、dx9(定西市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选育),冀张薯8号(河北省高寒作物研究所选育),庄薯3号(庄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选育),陇薯6号、陇薯7号、陇薯10号(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选育),冀张薯12号(河北省高寒作物研究所选育),以新大坪为CK(凯凯公司提供)。供试品种均为原种。供试地膜为幅宽100 cm、厚0.01 mm的黑色普通地膜(通渭宏鑫塑料制品有限公司生产)。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香泉镇香泉村旱川地。土壤类型为黑麻垆土,海拔2 050 m,年平均降水量450 mm,年平均积温2 200 ℃,年平均气温6.0 ℃。试验地前茬为玉米,肥力中等,地力均匀。

1.3 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21.6 m2。覆膜前结合深松整地施腐熟农家肥60 000 kg/hm2、马铃薯专用肥撒可富1 200 kg/hm2、尿素150 kg/hm2、普通过磷酸钙1 500 kg/hm2、钙镁肥150 kg/hm2。采用黑色地膜覆盖垄沟栽培,于2016年10月20日秋季覆膜,垄宽60 cm,垄高15 cm,垄沟宽60 cm,地膜在垄上覆盖。膜下铺设滴灌带,采用膜下滴灌。2017年4月24日播种,种植密度52 500株/hm2,其他田间管理措施与大田一致。观察记载不同品种(系)的出苗期、现蕾期、开花期、成熟期、收获期等生育期性状。根据各品种成熟期收获,收获时按小区测产,并观察记载薯块特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从表1可以看出,各参试品种(系)出苗期在5月21 — 28日,其中青薯9号和陇薯6号较对照品种新大坪早1~3 d,最早的是青薯9号,较对照品种新大坪早3 d;其余品种(系)均较对照品种新大坪迟0~4 d;最迟的是陇薯10号,出苗期在5月28日,较对照品种新大坪迟4 d。现蕾期在6月12 — 25日,青薯9号较对照新大坪迟3 d,其余8个品种(系)均较对照新大坪早1~10 d,其中dx8最早,现蕾期在6月12日,较对照品种新大坪早10 d。开花期在6月26日至7月25日,仅dx8较对照品种新大坪早5 d,其余8个品种(系)均较对照品种新大坪迟1~24 d;其中最迟的为冀张薯8号,开花期在7月25日,较对照品种新大坪迟24 d。成熟期在9月15日至10月7日,均较对照品种新大坪迟1~22 d。最迟的为庄薯3号,成熟期在10月7日,较对照品种新大坪迟22 d;青薯9号、陇薯10号次之,成熟期均在10月5日,较对照品种新大坪迟20 d。生育期为113~137 d,冀张薯12号较对照品种新大坪提早1 d,其余8个品种(系)较对照品种新大坪推迟1~23 d。其中青薯9号生育期最长,为137 d,较对照品种新大坪延长23 d;庄薯3号次之,生育期为135 d,較对照品种新大坪延长21 d。

2.2 主要经济性状

从表2可以看出,参试马铃薯品种(系)株高为56~126 cm,较对照品种新大坪高8~78 cm。其中最高的是dx9,为126 cm,较对照品种新大坪高78 cm;最低的是陇薯7号,为56 cm,较对照品种新大坪高8 cm。叶色dx8为灰绿,冀张薯8号、陇薯7号、冀张薯12号为绿色,其余品种(系)均为深绿色。花冠色青薯9号为浅红,庄薯3号为淡蓝紫,冀张薯12号为浅紫,陇薯6号为乳白,其余6个品种(系)为白色。薯形新大坪、青薯9号、冀张薯8号、陇薯7号为椭圆形,dx8、陇薯10号、dx9为长椭圆,庄薯3号为圆形,冀张薯12号为长圆形,陇薯6号为扁圆形。陇薯10号、庄薯3号、陇薯7号为黄皮黄肉,青薯9号为红皮黄肉;dx8皮色为棕黄色,肉色为白色;冀张薯8号皮色为黄色,肉色为乳白;冀张薯12号、陇薯6号为黄皮白肉;dx9皮色为淡黄,肉色为白色。陇薯10号芽眼少而极浅,青薯9号、庄薯3号、陇薯6号芽眼较浅,dx8、冀张薯8号、陇薯7号、冀张薯12号、dx9芽眼浅。青薯9号、冀张薯8号、dx9、陇薯6号商品薯率较对照品种新大坪低0.4~4.6百分点,dx8、庄薯3号、陇薯7号、冀张薯12号、陇薯10号较对照新大坪高1.8~12.7百分点。单株结薯数较对照品种新大坪多0.7~2.3个。单株薯重较对照品种新大坪高0.04~0.51 kg。

2.3 产量

从表3可以看出,各参试马铃薯品种(系)均较对照新大坪增产,陇薯10号、dx8、青薯9号、陇薯7号、冀张薯8号、dx9增产幅度较大,增产率均在40%以上。其中折合产量最高的是陇薯10号,为31 481 kg/hm2,较对照品种新大坪增产 17 268 kg/hm2,增产率121.5%;其次是dx8,为 25 509 kg/hm2,较对照品种新大坪增产11 296 kg/hm2,增产率79.5%。陇薯9号居第3,为23 380 kg/hm2,较对照品种新大坪增产9 167 kg/hm2,增产率64.5%;陇薯7号居第4,为21 759 kg/hm2,较对照品种新大坪增产7 546 kg/hm2,增产率53.1%;冀张薯8号居第5,为20 000 kg/hm2,较对照品种新大坪增产5 787 kg/hm2,增产率40.7%;dx9居第6,为19 954 kg/hm2,较对照品种新大坪增产57 241 kg/hm2,增产率40.4%。陇薯6号、庄薯3号、冀张薯12号较对照新大坪增产率在10%~20%。对产量方差分析可知,品种(系)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对品种(系)间产量进行新复极差多重比较结果表明,除冀张薯8号和dx9间差异不显著,庄薯3号与陇薯6号间差异不显著,庄薯3号与冀张薯12号、陇薯6号差异不显著,陇薯6号与冀张薯12号差异显著外,其余品种(系)间产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

3 小结

试验结果表明,陇薯10号、dx8、青薯9号、陇薯7号、冀张薯8号、dx9在安定区生育期适中,田间生长势强,平均单株结薯数5.2~6.1粒,芽眼浅,大薯率较高。各品种(系)均较对照品种新大坪增产,陇薯10号、dx8、青薯9号、陇薯7号、冀张薯8号、dx9增产率均在40%以上。折合产量最高的是陇薯10号,为31 481 kg/hm2,较对照品种新大坪增产17 268 kg/hm2,增产率121.5%;其次是dx8,产量为25 509 kg/hm2,比对照品种新大坪增产11 296 kg/hm2,增产率79.5%。青薯9号居第3,为23 380 kg/hm2,较对照品种新大坪增产9 167 kg/hm2,增产率64.5%;陇薯7号居第4,产量为21 759 kg/hm2,比对照品种新大坪增产7 546 kg/hm2,增产率53.1%;冀张薯8号居第5,为20 000 kg/hm2,较对照品种新大坪增产5 787 kg/hm2,增产率40.7%;dx9居第6,产量为19 954 kg/hm2,比对照品种新大坪增产 57 241 kg/hm2,增产率40.4%。而陇薯6号、庄薯3号、冀张薯12号较对照新大坪增产率在10%~20%。

青薯9号产量高,性状好,与王成刚等[5 ] 研究试验结果相符,适宜在安定区大面积推广种植。陇薯10号、青薯9号及冀张薯8号已在安定区不同区域试验种植了2~4 a,建议扩大种植面积。dx9和dx8还需在不同区域试验种植及检測品质,再确定是否能大面积推广。

参考文献:

[1] 史 良. 定西市安定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效益分析[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15,14(463):50-51.

[2] 文国宏. 陇薯6号马铃薯[J]. 西北园艺(蔬菜专刊),2008 (2):54.

[3]陆立银,陈 富,谢奎忠. 马铃薯陇薯6号标准化高产栽培技术规范[J]. 长江蔬菜,2010(1):16-17.

[4]李继明,李成德. 定西市旱作区马铃薯引种试验初报[J]. 甘肃农业科技,2017(10):59-62.

[5]王成刚,刘小平,姚 录. 陇中干旱区马铃薯新品种的引进和筛选[J]. 中国马铃薯,2014,28(1):6-9.

(本文责编:杨 杰)

猜你喜欢
对比试验安定区马铃薯
马铃薯有功劳
定西市安定区凤翔幼儿园
定西市安定区耕地主要养分含量分析
定西市安定区马铃薯新品种引进试验
几种农药防治甜菜夜蛾的药效对比试验
定边马铃薯
3种有机肥在葡萄上的对比试验总结
体验式教学法在羽毛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胖胖的马铃薯
秋马铃薯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