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地区大学生村官作用发挥及对策研究

2018-06-11 09:12刘能洲
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村官农村大学生

刘能洲

摘   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大学生村官工作被赋予了高远的战略意义,此举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基层组织民主化进程、培养党政干部的储备人才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同时对破解新农村建设人才匮乏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具有现实意义。随着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深入開展,如何加强大学生村官管理,建立健全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作用的长效机制,鼓励引导大学生村官到新农村建设第一线干事创业、成长成才,成为摆在各级党委及组织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 键 词:大学生村官;党建;作用发挥;对策

近年来,党中央针对大学生村官政策连续下发了《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组通字﹝2008﹞18号)、《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组通字﹝2009﹞21号)等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既注重激励保障,又强化竞争择优,确保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逐步建立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大学生“村官”队伍;江西省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的意见》(赣组字﹝2012﹞57号)也明确指出,要继续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完善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长效机制。江西省自2008年选聘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以来,南昌市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对大学生村官都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支持,使大学生村官政策能得到较好地执行,使大学生村官能够安心在基层工作,为当地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为培养具有基层经验的优秀党政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大学生村官给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较好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让大学生村官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和作用。

一、新农村建设中南昌地区大学生村官发挥的重要作用

大学生村官是加强党的基层建设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党政机关培养储备具有基层工作经验人才的重要来源。南昌市选聘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以来,大学生村官总体对促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优化了农村干部队伍结构,高了基层党组织的科学决策水平,促进了农村传统观念更新,传播了先进的科技知识。

(一)优化了农村干部队伍结构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急需要一批思想开放、开拓创新的建设者。但目前农村干部中人才贫乏,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非常稀缺。农村领导班子干部队伍总体上年轻偏大、文化水平较低。2008年以来,南昌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的统一部署,面向全国选聘了674名大学生村官,目前在岗大学生村官392名,专科学历6名,占比0.89%,本科学历559名,占比82.94%,研究生以上学历109名,占比16.17%,毕业院校来源教育部及中央部门直属院校95名,占比14.09%,地方所属院校560名,占比83.08%,民办高校1名,占比0.15%,国外大学研究生6名,占比0.89%,其中985、211高校137名,占20.33%。2008年至今,全市共有164名大学生村官进入村“两委”,其中1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15人进入乡镇领导班子、6人担任县直单位副科级领导干部;17人当选为市、县区“两代表一委员”,1人当选全国妇代会代表。大量年轻、有知识、有文化、有闯劲的大学生村官充实到村级干部队伍后,优化了领导班子年龄结构、文化层次、能力水平等,促进了农村领导干部素质的提高。

(二)提高了基层党组织的科学决策水平

大学生村官充实到农村,在工作实践中逐渐了解农村基层情况,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农村事务管理实践中。在进行每项重大决策前,他们能够借助各种现代化手段了解中央及地方的各项政策,在充分分析村情基础上,以新颖的视角审视,通过客观合理的规划,最终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一改过去村级领导班子在决策时拍脑门决策方法,有效地提高村级领导班子在重大事务决策水平及后期实施力度,更好地促进了新农村经济的发展。进贤县大学生村官陈彤为解决村里“行路难”的老问题,多次奔波于市、县交通部门,终于争取到了6公里村级公路项目,其本人也在换届选举中被公推直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三)促进了农村传统观念更新

长期以来,我国农民的思想观念较为落后,思想方式较为传统、生产生活方式较为陈旧,严重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大学生村官在城市接受过高等教育,收到新鲜事物的熏陶,思路开阔、思想进步,到农村任职后,在工作中通过自身示范以新鲜的市场观念、竞争观念、创新观念、发展观念等价值观影响农民,进而帮助农民接受新思想、新事物,逐步改变农民传统的思想观念及落后的思维模式。南昌市青山湖区大学生村官岳丽明在村民因建房用地纠纷大打出手,而村治保主任又外出学习的情况下,请来村里威望较高的长辈一起与双方户主调解,不到两小时就化解了双方的矛盾,让村里干部群众刮目相看。

(四)传播了先进的科技知识

大学生村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农林、水利、经贸、营销、食品加工、机械制造、法律、财经等新农村建设中急需的专业人才。2008年以来,南昌市面向全国选聘的674名大学生村官,专业分类社科类489人,占比72.55%,理工类141人,占比20.92%,农林渔牧类28人,占比4.15%,其它类16人,占比2.37%。农村具有丰富的资源,掌握先进科技和农业知识的大学生村官可以结合当地特色,讲先进的科学知识传播给农民,帮助农民利用科技致富,带动农民走上致富的道路,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南昌市湾里区大学生村官毛文全带头探索发展“小型葡萄园+农家乐”庄园模式,在他的带动下,当地村民先后租赁种植葡萄及其他水果600余亩,建设农家乐4户,村民年人均收入得到明显提高。

二、南昌地区大学生村官发挥作用的制约因素分析

从实际情况来看,南昌市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对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仍存在一些因素制约着大学生村官更好地发挥作用,的存在于大学生村官本身,有的存在于管理者身上,有的存在于制度层面,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探索、予以解决。

(一)大学生村官队伍结构不合理

县乡村各级干部反映最多、最普遍的问题,就是大学生村官录用考试偏重于对政治理论素质的考查,选拔出来的村官队伍结构不合理。

一是女性多,男性少,不少女大学生村官又从小生活在城市,很难适应农村相对的艰苦生活、工作条件,更要考虑到体力和安全上等问题,女性大学生村官到农村工作有较多不便。(见表1)

三是外地村官较多,存在“独在异乡为异客”现象。由于选聘大学生村官是面向全国,必然会出现一些跨县、跨市甚至跨省任职的大学生村官。(见表3)这样的大学生村官不但面对当地语言及当地风俗习惯的障碍,而且“独在异乡为异客”,常年远离亲人和朋友,在农村甚至连同龄同层次的人都极为少见,村民们又“各自为政”的农村生活工作,大学生村官们遇到和承受的生理、心理困惑、苦闷和压力值得重视。村民在心理上与这些“外籍”村干部的距离感, 也凭添了他们工作的一份难度。

(二)大学生村官方面自身难以适应

一是工作经验不足,融入群众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急需人才,大学生村官其能力上的欠缺阻碍着知识优势的发挥,他们往往缺乏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调查中发现,50%以上的大学生村官认为自己很难与当地村民和其他干部交流,在具体工作中作用发挥不大。二是角色把握不准,进入状态难。部分大学生村官对自身角色和工作职责,缺乏明确认识,把握不准,对工作期望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没有做好充分心理准备,在实际工作中不能正确处理角色转换,从而导致工作浮在面上,没能真正进入工作状态。三是用非所学,作用发挥难。调查中发现,70%以上的大学生村官在村内只从事文书一类工作,村里的大事管不了,小事管不着,琐事可管可不管。他们名义上是书记、村长助理,实际上是最勤快、最听话、最得力的“短工”、“杂工”,随叫随到。四是思想不稳,不能安心服务“三农”。两年聘用期,时间不长不短,较多人将之当作择业的一个缓冲期和进入公务员的“跳板”,到岗即开始准备公务员、事业干部等各种考试,少有人立志扎根农村、服务农民、发展农业。

(三)大学生村官教育管理工作不到位

一是大学生村官培训制度不完善。尽管我们在大学生村官教育培训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实际还有差距。由于农村工作的特殊性,农村农技和各项纠纷的调解、处理农村等“村政”问题的复杂性,超出刚从大学校门到没有围墙的广阔田野的大学生村官的情商和预估,但有些培训过于原则,尤其是对内容缺乏规定,因而培训多缺乏针对性,且培训机会较少,没有形成规范的长期的制度,效果不明显。二是传统的干部管理模式不适应大学生村官的管理。虽然省市出台了相关文件加强大学生村官管理,但担负具体管理职责的乡镇普遍采取原有干部管理模式对大学生村官进行管理,有些村官存在抵触情绪。中央明确规定,大学生村官为“村级组织特设岗位”人员,系非公务员身份,工作管理及考核比照公务员的有关规定进行,这样,大学生村官既不是真正的村官,也不是乡镇机关工作人员,乡镇党委不能按机关干部放手大胆管理,村级党组织又不会管理,具体工作中缺乏有效抓手。传统的主导式、灌输式干部管理模式不适应大学生村官特点,管理职权和模式有待于探索。三是管理监督不足,存在形式主义。从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大学生村官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管理流于形式,管理监督的刚性不足。一是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水平存在不平衡性;二是日常管理放松,存在形式主义,往往仅在年底对工作进行简单总结,平时不注意收集掌握情况,使得村级后备干部约束不严,虽然建有相应的考核办法,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执行不严,应付了事,难以形成有力的约束,也扼杀了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积极性;三是管理工作不到位,由于管理监督的缺失,导致大学生村官自身出现消极现象,对工作缺乏激情,有的对自己要求不严格,把自己等同于普通群众,平常与村党组织联系不多,工作表现不突出。四是结对联系等制度落实不到位。省市文件有明确规定,县(市、区)黨员领导干部要确定一个乡镇,作为大学生村官工作联系点。实行县(市、区)、乡镇领导和村干部与大学生村官“3+1”结对培养模式,以迅速熟悉工作,得到有力指导。但抽样调查显示,只有25%的大学生村官与结对领导主动汇报和交流,75%表示几乎没有联系,甚至连结对联系的领导更换了也不清楚。五是大学生村官创业扶持有待加强。尽管我们在大学生村官创业方面出台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优惠政策,为他们创业搭建了一席之台,但由于大学生村官到村工作时间相对较短、加之没有相关更加优惠的政策扶持、资金缺乏等原因,大学生村官对自主创业有想法却苦于无法实施。

三、相关对策建议

(一)完善大学生村官的选聘机制

要在保证公开、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切实把有志于农村工作,有发展潜力的优秀毕业生选拔到大学生村官队伍中来。首先,要严格选拔标准。要按照招聘计划,进一步细化选拔对象的基本条件、专业要求,坚持做到优先录取立足农村工作的大学生、所学专业满足岗位需求的大学生和有工作打算和发展思路的大学生,真正把想干事、能干事的优秀毕业生选拔到村官队伍中来。其次,要进一步完善选聘程序和方法。要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选拔、测评体系,逐步引进和运用科学的测评手段,加强对心理素质、实际能力和择业观念等方面的测评,重点考察高校毕业生内在的发展潜力。再次,要改善大学生村官专业结构。在今后招录工作中,对大学生村官专业结构要有明确的比例要求,坚持选用一批农村最需要的具有农林牧副专业知识,符合农村发展实际的人才;具有村镇建设知识,符合新农村建设需要的人才;具有经济管理、市场营销知识,符合发展农村产业、打造农村品牌需要的人才。

(二)引导大学生村官提高自身素质

大学生村官投身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自身作用,需要引导他们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自身素质:一要热爱农民、热爱农村事业,有吃苦耐劳、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真正做到了解新农村建设情况,掌握“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扎根农村,把农村作为自己建功立业的舞台。二要调整自身定位,处理好甘当配角与积极作为的关系,“助理”身份并非“局外之人”,服务角色不是无所作为,尽可以在服务中成就事业。三要提高处理具体复杂问题和矛盾的能力,要在实践中学习工作技巧,积累工作经验,锻炼和提高组织管理、人际交往等各方面能力。四要充分把书本知识和实践工作相结合,推动农村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

(三)强化大学生村官的培训工作

要整合各方培训资源,探索建立大学生村官继续教育体系,做到上岗前培训与在职培训相结合,不断加强针对性培训,开展“知农情、学农技、解农忧”主题教育活动,帮助他们了解“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新农村建设的情况和当地的乡风民俗,提高他们对农村生产技术的知晓率和对农业生产技术的运用能力。同时要开展好心理疏导和适应性培训,从锻炼大学生村官应对事务的能力出发,向他们传授开展农村工作的基本方法,帮助他们掌握与农民打交道、做群众工作的方法,学会处理农村一些复杂的社会问题,增长他们服务农民的本领。

(四)健全大学生村官的管理考核机制

要明确大学生村官的职责权利,摆脱他们尴尬的身份地位,端正相关领导干部特别是农村干部的态度、提高对实施大学生村官模式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市、县、乡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工作,明确大学生村官的岗位职责和主要任务,从实际出发制定统一的大学生村官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和大学生村官常管理细则等有关制度规范,用统一的标准、统一的要求来衡量,防止相同政绩而出现的褒贬不一,对遵守有关制度规范、纪律规定的情况要如实记录,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建立系统的大学生村官监督评价体系,并将考核结果作为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针对当前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一是分期评估,循序渐进。大学生融入到基层实践工作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应该在其工作的适应期、成熟期及其发展期进行相应的绩效评价。二是注重过程,加强监督。既要重视对政绩结果的结论性评价,更要重视日常工作过程的监督,对工作中存在的缺点或错误及时提出改进意见。三是综合评价,客观透明。每年度由上级、当地群众共同对其进行考评,并公开考评结果、建立业绩档案。要通过综合评价保证结果的客观性。对表现特别优秀的,可根据工作需要优先提拔,但一定要坚持按照风清气正、确保质量、好中选优、公开公平公正的要求,严格程序,严明纪律,严格监督,真正把热爱农村工作,愿意在农村干事创业的好青年选拔进来,稳定下来,使用起来,让他们为新农村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同时,对那些工作能力差、群众意见较大和不称职的,或者只把岗位作为过渡、作为跳板,不安心工作,挂名不办事、出勤不出力,甚至只报到不见人的村官及业绩不明显、工作能力差、群众不认可的村官,经组织考察确定后,清退出村官队伍。

(五)坚持大学生村官的结对联系制度

要继续坚持和改进结对联系制度,每名大学生“村官”由一名乡领导班子成员、一名优秀村干部共同结对传帮带,当好思想与业务老师。一是在思想上进行全方位传帮带。帮助其转变角色,解决思想疙瘩,适应农村环境,使其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农户,以“主人翁”的姿态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想法,关心群众疾苦,尊重群众创造,与群众打成一片,真心实意和农民群众交朋友。二是在学习上进行全方位传帮带。学习农业知识,学习新农村建设知识,学习农村工作方法,引导他们写学习笔记和心得,撰写理论文章和调研报告,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三是在工作上进行全方位传帮带。帮助其开阔视野、拓宽思路,使他们尽快熟悉农村工作,提高农村工作能力,使其迈开步子、放开手脚、甩开膀子为农民群众出点子、带路子,寻求致富路,在处理各种复杂问题和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积累经验、锻炼成才。与此同时,还要认真解决他们各方面的困难。一方面解决实际困难,确保安心农村。组织部门发挥“娘家”作用,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落实好大学生“村官”的经济和生活待遇,为他们提供便利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另一方面加强能力培训,确保顺心服务。开展传帮带活动,教育、引导大学生村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村支书担当工作中的老师,负责向大学生“村官”传授农村基层工作经验。同时,进行多岗位锻炼,安排他们参与综治维稳、拆迁安置等中心工作,使其在多个岗位进行实践锻炼,尽快演好角色。

(六)进一步鼓励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

要出台鼓励和扶持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政策,通过税收优惠、无息项目扶持、贴补贷款利息、贷款担保、奖励、风险投资等运作模式,帮助和支持大学村官创业。要建立专业技术人才及农村创业致富能手与大学生村官结队帮带机制,重点帮助那些在农村有创业项目的大学生村官,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专业技术指导;建立成功企业家与大学生村官结对帮扶机制,通过项目合作、成立企业子公司、组织村官到企业学习等形式,帮助和带动大学生村官创业。要建立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评审机制,合理解決大学生村官创业与履职之间的矛盾,防止“一窝蜂搞创业”的现象发生。要建立大学生村官创业风险评估机制,为大学生村官创业保驾护航。要探索实施大学生村官创业园计划,使之成为大学生村官施展才华、实现抱负的广阔平台。要搭建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的平台,在引导和鼓励一部分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的同时,兼顾好大多数村官在农村基层发挥作用,通过组建专业团体、产业协会、服务小组等形式,对大学生村官实施分类管理,发挥好不同类型大学生村官的优势,为其在新农村建设中建功立业提供广阔的舞台。

参考文献

[1] 段小力.大学生村官与新农村建设:公共选择视角[J].江西农业学报,2008(10).

[2] 张丽,韩新宝.新农村建设中“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及现实途径[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2008(2).

[3] 胡跃高.向“屯留模式”看齐,满腔热情支持大学生村官事业[J].村委会主任,2012(22).

[4] 安勇.推行“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制度保障[J].调研世界,2010(11).

[5] 殷殷.大学生村官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以苏北农村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08(6).

[6] 周洪文.大学生村官发展研究——以江西省Y县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0.

[7] 林美如.大学生村官社会适应问题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0(6).

[8] 郑明怀.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硬伤[J].改革内参,2008(4).

[9] 周杨平.大学生村官培养问题研究[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3.

[10] 陶渊.对江西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几点思考[J].老区建设,2015(8).

猜你喜欢
村官农村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监管者的责任哪里去了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我只是个村官
鄂伦春自治旗完善管育机制,搭建创业载体,助推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