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创新路径分析

2018-06-11 06:30欧秀伶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29期
关键词:体育教育重要性高校

欧秀伶

摘 要:我国的传统教学理念根深蒂固,受此影响部分高校并没有对学生的体育教学给予高度重视,导致大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缺乏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本文对我国现代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展开讨论,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实现推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方式提供相关对策,使教学理念得到创新,进而丰富体育教育的教学形式,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

关键词:体育教育 改革 重要性 高校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10(b)-0011-02

针对高校目前的教学形式进行改革,将有利于我国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转变,实现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的培养以及学生对文化理论的学习。将特长培养与人才培养有效结合,加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锻炼,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增强。与此同时提高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视,不但是新时期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目标,也是培养出综合性素质人才的重点前提。

1 新时期高等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1.1 培养新时期综合性人才的需要

目前我国呈现经济高速发展趋势,在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下,各国之间的竞争也逐渐走向白热化。而人才的竞争即是国家之间竞争的关键,也是各国家能够有效发展的基础。我国若想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必须提高对学生体育教育的重视度,在新时期培养优秀人才的目标上,高校体育教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2 完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

科学技术不断发达,我国也逐渐进入到信息化时代,人们的工作、生活以及体育价值观也随之发生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存在问题和弊端,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若体育教学模式仍停滞不前,将较大程度上影响我国的教育发展。针对高校体育教学,应不断对其创新改革,实现教学理念的更新,进而使高校体育的教学模式得以优化。对新时期的高校体育教学理念进行更新,不但能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并且奠定了大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后的身体素质基础。与此同时实现了我国体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使全民的身体素质得到增强。

2 高校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学生对体育教育重视度不高

学校对于体育教学器材的投入资金较少,导致教学设施严重匮乏。体育教学资金投入少的主要原因即是部分高校领导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度不高,使得相关硬件设施无法得到合理完善。与此同时随着我国高校学生的人数增加,使部分学校的场地以及体育设施逐渐暴露出问题。例如:室内体育馆的硬件设施不够完善,羽毛球以及篮球场地过于狭小,在出现天气变化的时候,部分高校的体育课程根本无法进行,若高校长期出现体育课程取消的情况,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在现代发展的今天,高校目前的体育基本设施已经无法满足大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需求。学生的体育教学成果展现较为缓慢,并且体育教学的最终成果以及学生的排名没有得到上级单位和学校领导的重视,直接影响了教师在体育教学上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因为学校各方领导对体育教学的关注度不高,导致在课时安排中为体育教学安排的课堂时间较少,影响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部分高校仅对本科生进行相应的体育课堂教学,而针对研究生却没有此方面的教学计划,研究生仅能自行开展体育锻炼。

2.2 不合理的体育教学目标

教师在高校所开展的教学任务便是体育教学目标,实现教学思路的调整。提高大学生的体育素质是新时期我国高校体育的教学核心,但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并不等同于提高身体素质,其中还包含了大学生终身锻炼的体育能力与精神以及其步入社会后的心理素质。但在体育教师的实际教学中,往往将体育技能作为培养学生的主要目标,直接忽视了培养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人文精神,以至于学生对于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淡薄。依照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院方领导应提高对于体育教学的重视度,不断对教学目标进行完善以及改变,使体育教学得以优化,最终实现体育教学理念的转变。

3 促进新时代高校教学改革的相应对策

3.1 优化高校体育教学内容

教师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所传授的内容便是体育教学,教师应定期完善教学目标并加以实现。新时期背景下,体育教学也应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根据不同时期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出与其匹配的教学大纲,与此同时将体育运动实现多样化,将不同的体育项目进行有效结合。高校对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教学,不但能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协作的精神,并且使学生将体育运动转变成自身的爱好,有利于学生长期的身心健康发展。部分高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并且在选修课上增加了舞蹈、太极以及武术等项目的课程,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积极性,并且使体育课程本身具备多样性,使学生能够自行选择体育运动的形式。

3.2 完善教學方法

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应针对学生的创新意识着重培养,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锻炼,最终使高校体育能够实现教学上的3个转变,从形式主义转变成实效型教学,从直接传授转变成针对引导,从枯燥无味转变成快乐教学模式。为了实现以上3个转变,高校体育教师不但要针对知识进行相应教学,并且做到定期对知识更新,将开拓新学科作为发展理念,以达到探索新领域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的主体地位予以高度重视,对传统教学的偏重讲授方法进行改变,在教学方法中积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发现、互动、探讨以及研究。例如:教师在教学前期,设计准备些体育游戏,游戏应具有趣味性以及集体性等特点,有利于营造欢快、愉悦的教学氛围。

3.3 建立合理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

合理、科学的体育评价体系,是教师对教学任务评价与督促的表现形式,也是对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体育技能的成果反馈。对大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测评和考核,不但要针对学生技能的熟练程度考核,并且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体育知识以及身体素质也要进行深入测评,实现对学生的全方位测评与考核。

以往传统的评价机制过于注重对学生的体育测评,但却疏于对教师教学成果的相应评价。因此,在教学的期中以及期末,组织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模式进行评价,并筛选出教学内容具有新颖性的教师以及教学态度优良的教师。与此同时教师之间也应进行互相评价,在评价中找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最终实现不断创新教学模式的目的。教师之间互相评价不但能促进教师之间的学习与交流,并且在资源优化方面也起到了促进作用,使体育教学模式得到有效改进。

4 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背景下,高等教育不断进行创新和改革,与此同时对体育教学模式也提出了相应的标准与要求,在教师教学实践中,部分高校的体育教学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因为教学内容过于守旧、教学模式单一,不合理的教学目标等问题依然存在不足,本文主要针对以上问题做出具体分析,为优化评价体系、创新教学模式提供相关建议,进而使我国体育教育发展速度提升。

参考文献

[1] 马新录.新时期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讨[J].新西部,2017(12):155,158.

[2] 于广鹏.新时期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析[J].新西部:理论版,2017(7):147-148.

[3] 当代体育科技2015年第5卷总目录[J].当代体育科技,2015,5(36):257-302.

猜你喜欢
体育教育重要性高校
浅谈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重要性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课教学现状及改革设想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探寻体育教育的精神内核
阅读经典著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