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民族地区户外运动休闲旅游开发对策探析

2018-06-11 06:30杨峰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29期

杨峰

摘 要:户外运动休闲旅游项目是将多种旅游资源有效结合而成的新兴旅游形式,凉山民族地区户外运动休闲旅游的开发,有助于充分发挥该地区的资源优势来促进本地旅游产业的发展。文章对凉山民族地区户外运动休闲旅游开发的优势进行了分析,并论述了本地区户外运动休闲旅游开发的目标人群定位,进而提出了凉山民族地区户外运动休闲旅游开发的对策,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凉山民族地区 户外运动休闲旅游 目标人群 旅游产业链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10(b)-0178-02

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大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在逐步加强。户外运动休闲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式,受到越来越多的游客的欢迎。凉山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以及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吸引游客来参与本地区户外运动休闲旅游活动。因此,在凉山民族地区在开发户外运动休闲旅游项目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本地区旅游产业的升级以及新的旅游产业链的形成。

1 凉山民族地区户外运动休闲旅游开发的优势

凉山地区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自然风光也十分绚丽迷人,其中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较多。该地区民族众多,每一个民族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情也较为动人,是户外运动休闲旅游的首选之处。目前当地政府推出了邛海泸山景区,面向大众开放的运功休闲旅游项目包括定向越野、垂钓以及龙舟等多个项目。

凉山地区内还有不少自然风景可供开发,例如雷波马湖以及龙肘山等。以山地资源为基础可开发的户外运动休闲旅游项目包括森林穿越、攀岩等,以山地以及滩地为基础可开发的滑翔伞以及自行车等项目。另外,该地区还能开展漂流等峡谷运动项目。政府部门可充分利用本地区的地形地貌特征以及各种资源条件,规划具有较强可行性的运动休闲旅游项目。

2 凉山民族地区户外运动休闲旅游开发的目标人群定位

2.1 小众休闲运动游客

从消费者层次来讲,小众休闲运动爱好者一般是中等收入游客。从年龄方面看,小众休闲运动爱好这大都是青年游客,一部分属于中年游客。从出游组织形式来看,小众休闲运动爱好者大都属于散客,一部分属于自驾游出行者。小众休闲运动爱好者大都热爱户外运动,多样化的休闲体验以及和谐愉悦的运动氛围是吸引该类游客出游的重要方面。小众休闲运动爱好者的消费观念较为超前,比较钟情于新的运动娱乐形式,政府部门可针对性开展汽车越野、动力伞等小众休闲运动类旅游项目。

2.2 户外休闲运动体验者

从消费层次的角度来刊,户外休闲运动体验者以中等收入阶层以及收入较高的工薪阶层为主。从消费者年龄来看,户外休闲运动体验者大都是中青年和老年旅游者。从出游组织形式来看,户外休闲运动体验者通常选择旅行社组团的方式,还有一部分为周边地区的自驾游旅游方式[1]。旅行社组团出游的游客们,常常采用家庭出游或亲友组团出游的方式,对消费价格方面关注较高。从户外休闲运动体验者的角度来讲,其旅游动机主要是为了联络家人感情或通过不同的娱乐休闲运动放松身心等。所以,对于这类旅游消费者,可针对性开展漂流、水上乐园以及皮划艇等价格亲民的项目。

2.3 高端旅游者

从消费者层次来看,高端游客一般是白领精英以及高收入阶层。从消费者年龄来看,绝大多数高端游客属于中青年旅游者。从出游组织形式来看,高端游客通常采用自助游或自驾游的方式旅游,很少通过旅行社组团出游,其中部分高端游客的出游方式是商务度假。

3 凉山民族地区户外运动休闲旅游开发的策略

3.1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第一点,从凉山本地高等院校的运动和休闲专业着手,重点培训和培养户外运动休闲旅游相关专业人才,促使户外运动休闲旅游项目相关的领队以及教练人员必须通过学习获得相应资格证书。

第二点,安排具有一定专业特长管理者到高校或相关俱乐部进行专业培训和学习,最大程度地提升各旅游项目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以充分保证户外运动休闲旅游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

第三点,户外运动休闲旅游属于较为特殊的旅游形式,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有关部门应积极打造一支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救护队伍。户外运动休闲旅游项目大都在野外开展,所以凉山民族地区政府还应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合理的安全措施和方案,以全面保证新开发旅游项目的顺利开展[2]。同时,对于不同旅游项目和旅游线路,还应建立相应的报告制度,防止出现野游现象。

3.2 加大开发力度

第一点,凉山民族地区相关部门应积极转变发展观念,勇于创新,从本地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和广大游客的实际需要出发,进一步推动户外运动休闲旅游项目的开发与推广,为本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探索新的途径。

第二点,有关部门应组织专业人员对凉山地区的各种旅游资源进行全面考察和综合分析,并立足于本地区地质地貌以及气候环境等具体情况,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制定和开发具有较高可行性与安全程度的户外运动休闲旅游项目。

3.3 加强组织保障

户外运动休闲旅游项目与其他行业产业密切相连,二者之间既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也会产生一定的制约。例如,部分山地自行车路线还没有完善,骑行活动形式缺乏多样化,相关产业链条相对薄弱等问题。还比如,垂钓项目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本地区餐饮业以及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给本地生态环境、社会管理以及水产养殖等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凉山民族地区政府部门应积极协调和组织各相关产业及部门的各项工作,为本地区户外运动休闲旅游项目的合理开发提供有效保障。除此之外,户外运动对技能技术方面要求相对较高,属于特殊的体育运动,本地体育部门可对从事户外运动旅游相关组织团体进行注册登记等,以便于从专业角度来加强管理。

3.4 积极打造户外运动休闲旅游产业链

第一点,将现阶段凉山民族地区的景区景点和旅游项目等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大力开展彝族户外运动休闲旅游项目,并将其作为本地区的品牌项目来开展。

第二点,以彝族火把节这个民族文化品牌为核心,将彝族传统运动休闲项目合理融入到旅游活动中,充分展现凉山民族地区的生态特色,传承和发扬彝族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彝族传统运动休闲旅游产业。

4 结语

总之,凉山民族地区得天独厚的各种旅游资源是该地区开发户外运动休闲旅游项目的主要基础,当地政府部门应充分了解和把握这些资源优势,通过合理分析,科学定位目标人群,积极培训和培养户外运动休闲旅游相關专业管理人才,大力构建本地区户外运动休闲旅游产业链,并有效加强户外运动休闲旅游的组织保障和安全保障,从而全面推动凉山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婷婷.环巢湖游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6,37(1):39-41.

[2] 彭菲.建立山地户外体育旅游开发标准的思考[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6,32(3):24-27.

[3] 成庆栋.贵州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J].运动,2017(7):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