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华体育精神弘扬与培育研究

2018-06-11 06:30陈国华杨忠辉饶文杰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29期
关键词:弘扬一带一路

陈国华 杨忠辉 饶文杰

摘 要:中华体育精神是体育领域中“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和发展,促进和培育中华体育精神,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是必然选择。本文通过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的建设、加强传统文化的体育元素凝练、拓宽中华体育精神全球化进程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和培养中华体育精神的对策。

关键词:一带一路 中华体育精神 弘扬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10(b)-0183-02

“一带一路”是我国现阶段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从经济和贸易开始,逐渐向文化层面扩展,进而建立文化引领经济的高度自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和中华民族灵魂的集中体现。而中华体育精神又是体育领域中“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和发展,准确地诠释中华体育精神,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已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必然选择,也是体育界在习近平总书记体育强国思想指导下的工作新方向。

1 中华体育精神概述

中华体育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和体育精神的结晶。是中国人民在体育活动中形成了思想观念和价值观。1997年,时任国家体委主任的伍绍祖针对对中国体育代表团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的出色表現,提出“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为基本内容的“中华体育精神”。中华体育精神的核心是为祖国的荣誉而奋斗的爱国精神,其表现的是一种英雄气概,是不怕挫折勇于拼搏的,反映体育超越自我,追求卓越,自强奋斗的精神价值。中华体育精神不仅注重个人的独特价值,还倡导信任、宽容、合作、互助的团队精神,追求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团结,密切合作的价值。

2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推进中华体育精神培育的必要性

2.1 弘扬和培养中华体育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精神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角度来看,是实现中华民族在近代中国伟大复兴的梦想。中华体育精神吸收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精髓,它也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内部和中国文化,体现了我们民族的时代特征,确保中国民众团结一致的实现美好中国梦想。实现中国梦必须依靠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团结的意志,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从国家的宏观角度和个人的微观角度都符合现阶段发展的实际,促进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内在动力,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持。

2.2 弘扬和培养中华体育精神为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供必要支持

文化交流是大国崛起的主要动力,它是一个在文化和意识形态中增加吸引力和亲和力的过程。要实现在全球文化具有影响力,就必须在世界领域的传播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相对而言,我国的文化输出则较为薄弱,但随着中国与世界融合的深入,特别是奥运会、冬运会等世界性体育盛会在中国的举办,刷新了中国在世界的形象,让世界了解到一个新的中国,更让世界对中华体育精神有了清晰的了解。一个全新的中国形象,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树立了中国在世界人民眼中的新地位,这与中华体育精神是分不开的。

2.3 弘扬和培养中国体育精神是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必然选择

面对“全球化”进程下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华体育精神必须依靠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源头,在全国人民中树立一种认同感和发展观。在中华体育精神的凝聚力之下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体育文化发扬光大,利用我国特有的体育体系强化体育特色、推动体育产业发展,在体育文化的争鸣中站住脚、放光彩,形成为大众所接受和认可的中国风格。在全球化多元文化的状态中有显示自己独特的文化,我们才在这个文化争锋的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才能应对新形势下的全球化挑战。

3 是“一带一路”背景下弘扬和培育中国体育精神的途径

3.1 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的构建

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将培育中华体育精神作为切入点,构建以国家、社会、人民三个层面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基本价值体系,利用中华体育精神激励人民群众对共同事业的强烈认同,巩固人民的精神力量,建立强大的精神支柱。弘扬与培育中华体育精神可以通过体育社会活动,凝聚和整合社会各个阶层、不同群体的力量,以爱国主义精神旗帜为核心,在促进和凝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发挥着作用。遵循中国体育发展规律,借鉴中国体育崛起的实践经验,弘扬中华体育精神的体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3.2 加强体育文化建设

弘扬和培育中华体育精神,必然与体育文化的发展和建设密不可分。虚有的精神形态需要通过体育文化这种实有的物质形态才得以保存和传承。中华体育精神和体育文化的形成虽然存在于意识领域,但是它们又具有自然属性,是不以某个人的意识而改变的。中华体育精神天然存在于体育文化当中,它是客观存在后为人们所总结和提升出来的精神核心。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体育文化因素,有选择地吸收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精髓,加强自身软实力建设;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创新,弘扬传统文化中的体育精神,创新体育科学。

3.3 拓展中国体育精神的国际交流渠道

中华民族的精神不仅要在国内得到推动和传承,还要走向世界,在全球化的潮流中形成自己的形象和风格,将中华体育精神登上“一带一路”这列快车,也是中华民族精神传播使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中华民族精神,找寻自身的特色,同时结合体育文化生产和体育传播形式,促进中华体育精神的现代化转变。加强传播学科建设,促进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播;推行传统体育赛事的品牌效应研究,拓展中华体育精神国际传播的空间;畅通国际传播营销渠道,将民族文化与世界普世价值相结合,与沿途各国相文化融合、交流,使其更好的接受我们的文化。

4 结语

面对西方体育文化的强势地位和“西强我弱”的国际交流模式,“一带一路”战略提供了为中国体育的国际交流提供了绝佳的机会的实施,在重视传统文化弘扬和传承的基础上,努力提升自身的“软实力”适应越来越深入的“全球化”国际大环境,随着中国体育强国对体育强国的崛起,中华体育精神以“一带一路”为国际交流的起点。必将把中国体育的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实现提升中国声音和影响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谢琼桓.中华体育精神是全民族的精神财富[J].求是杂志,2000(21):11-13.

[2] 郝登峰.现代社会精神动力研究[D].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

[3] (法)柏特兰·杜林.体育精神、体育文化及教育[J].海外文摘,1999(4):50-52.

猜你喜欢
弘扬一带一路
延安精神和三线精神的共性特性与继承弘扬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
On the Application of CLT in Teaching of Listening & Speaking in Rural Middle Schools of China
弘扬国学文化 畅游艺术天地
弘扬雷锋精神 塑造美好形象
保护历史遗产 弘扬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