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职工生活方式及体质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2018-06-11 06:30郑伟东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29期
关键词:生活方式调查

郑伟东

摘 要:人类生活方式会直接对体质健康状况造成影响,良好的生活方式会让人形成一个较高的体质健康水平,反之,不良的生活方式则很容易引发各种疾病的产生和恶化。本文主要是对高校教职工生活方式及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在调查过程中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来进行调查统计,希望以此来更好地改善高校教职工生活方式以及体质健康水平。

关键词:高校教职工 生活方式 体质健康状况 调查

中图分类号:G8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10(b)-0250-02

体质健康是人类生产以及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高校教职工作为学校教学工作实施的主体,其自身体质健康状况会直接影响教职工工作能力水平的发挥。尤其是在近年来,社会的不断发展促使我国高校规模以及数量也在不断的扩大,而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更是促使学校办学水平日益提升;与此同时,很多高校教师因为岗位竞争较为激烈等多方面因素,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高校教职工体质健康水平也因此而出现了下降等情况,从而直接影响了学校教学工作的实施。针对这一现象,笔者也就高校教职工生活方式与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了如下调查分析。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本次研究调查过程中使用了文献资料法来进行调查分析,主要是对某高校图书馆文献进行了检索,同时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查询了有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生活方式以及体质健康情况等多方面的研究论文与资料,以此来为本次调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1]。

1.2 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也属于本次研究调查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种调查方式,主要是在某校采用了分层抽样调查的方式进行了调查,随机抽取了180人作为调查研究对象,抽样比例为30%,一共发放调查问卷180份,回收了175分,回收率为97.22%,有效问卷为170份,有效回收率为94.44%;其中男性调查数量为51%,女性数量占据49%;高级职称在总数中占6.5%,副高职称在总数中占28.6%,中级职称在总数中占35.4%,初级职称在总数中占29.5%。调查内容主要包含了教职工生活习惯、健身习惯、健身动机、健身内容、健身频率、健身消费等多方面内容。

1.3 数理统计法

在本次研究调查过程中,还使用了数理统计法对所得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主要是借助于Excel 2003对部分数据处理以及统计分析,同时还对统计结果进行百分率、平均值、相关系数及显著性检验等运算。

2 高校教职工生活方式及体质健康状况分析

2.1 调查结果分析

在对高校教职工生活方式及体制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我院教职工生活方式及体质健康状况都不尽如人意,具体如下。

(1)生活方式分析。就调查结果显示,高校教职工男性生活方式不良情况明显的要高于女性教职工,而且还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越发的严重。而不良的生活方式主要表现为抽烟、饮食不规律、酗酒、缺乏锻炼等方面,而在这其中男性教职工抽烟与酗酒的比例较高,而女性则在缺乏锻炼上的比例较高,可以说是影响教职工体质健康水平低下的重要原因。

(2)体质健康状况分析。本次研究调查结果显示,高校教职工体质健康水平并不理想,在研究中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笑话系统以及外伤等疾病都是高校教职工常见疾病,而在这其中女性教职工经常出现消化、呼吸系统等疾病;而男性教职工除了消化、呼吸系统疾病之外,外伤疾病患者也较多[2]。

2.2 原因分析

在上述分析结果中我们能够发现,高校教职工生活方式以及体质健康状况都不够理想,而之所以会如此主要还是因为以下几点原因。

(1)工作学习压力较大。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与进步的环境下,教师上课时间也变得越来越长,部分教师每周课时已经达到了20多节课,再加上备课、修改作业等大量时间,以及激烈的职称竞争等现象,教职工所面临的工作学习压力也就明显提升,在繁重的压力下教职工也就越发的心力交瘁,很容易会养成不良的生活方式,进而出现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等问题。

(2)不注重健身。部分教師虽然也具备一定的健身意识,可是很少有教师将其作为一种必要的生活方式,再加上繁重的课业人物,他们也就只会在闲暇之余进行锻炼,更有甚者在休息的时候也不会参与到任何健身锻炼之中,只是进行正常的休息亦或者是其他娱乐活动,长期下去教师整个体质健康也就很容易处在亚健康的状态之下。

(3)男女教职工锻炼差异明显,锻炼时长较短。高校教职工男女锻炼差异还是十分显著的,在很多学校中都有所体现,虽然在近年来人们体育意识已经得到了提升,男女教职工锻炼数量也比之前又增加,可是大部分人参加的户外运动以及有氧运动都十分有限,平均每个教师只有半个小时左右的坚持,这也就无法实现锻炼的意义。

3 改善高校教职工生活方式与体质健康水平的措施

3.1 学校要积极创设良好的改善环境

要想有效地改善高校教职工生活方式与体质健康水平,学校部分一定要积极为教职工创设出较为良好的改善环境,在发展过程中积极为教职工组织有利于形成良好生活方式、提高体质健康状况的活动。比如说,可以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日”活动,活动每星期在学校体育馆实施一次,让学校教职工能够真正参与到锻炼之中;其次,也可以每个月进行一天固定的问题活动,这样也就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师课外锻炼的时间,让其能够被丰富多样且健康有益的活动所吸引,从而也就能够起到改善高校教职工生活方式的效果,促进教职工体质健康水平得以提升[3]。

3.2 做好健康教育引导与宣传

高校教职工生活方式与体质健康水平要想得到有效改善,还是要发挥出学校工会的作用,正确引导各工会来加强健康教育引导与宣传,通过有效的宣传让教职工意识到养成良好生活方式与保持高水平体质健康的价值,让那些很少锻炼、饮食不规律的教职工能够真正参与到自我规范与改善之中,毕竟科学正确的引导和宣传,能够进一步提高高校教职工健康意识。为此,学校工会在工作过程中,一定要意识到网络、公告栏以及传媒的价值,积极借助于这些媒介来向教职工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知识,有目的地对教职工进行正确引导,帮助教职工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促进教职工体质健康水平得以提升。

3.3 教职工自身要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高校教职工生活方式与体质健康水平要想得到有效改善,除了上述几点之外,关键还是在于教职工自己,因为只有其自身具备较为良好的意识,才能养成正确且科学的生活方式,从而才能在正确的生活方式下进行锻炼、运动、规避不良行为习惯,最终提高自身体质健康水平。

4 结语

综上所述,生活方式就是人们常说的行为方式,好的生活方式会直接对人体质健康造成影响,本文在对高校教职工生活方式及体质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发现教职工因为工作压力较大养成了不良的生活方式,在身体锻炼上也十分的匮乏,从而导致体质健康状况较低。而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认为学校一定要加强对教职工体质健康的重视,积极帮助教职工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让其体质健康状况能够得以有效提升,从而才能促进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 张昕.大连市高校大学生体质与健康生活方式现状调查与分析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09,30(6):118-122.

[2] 纳冬侠.宁夏地区高校教职工生活方式及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32):155-156.

[3] 王国昆,张建军,高琪.高等学校教职工体质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 8(2):85-87.

猜你喜欢
生活方式调查
我国奢侈品市场营销策略
社会生活方式变迁对散打运动发展影响研究
高职学生志愿填报取向及满意度调查研究
营口市典型区土壤现状调查与污染土壤的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