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全运会男子皮艇1000m战术运用的比对研究

2018-06-11 06:30沈恒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29期
关键词:皮划艇全运会战术

沈恒

摘 要:分析第十三届全运会男子1000m皮划艇的比赛战术运用特点,总结出更适合我国皮划艇运动员的战术应用规律。研究方法:通过对第十三届全运会男子1000m皮划艇27支运动队的真实比赛成绩进行技术分析,通过一定形式的换算得出速度系数,用速度系数的大小来反映运动员的比赛战术运用特点。分析不同战术运用的比例以及和成绩之间相关性结果:第十三届男子双人皮艇1000m项目比赛中,1-4-3-2型战术运用最多,有4支运动队采用,比赛成绩也较好。单人皮艇1000m项目比赛中,1-4-2-3型战术运用较多,有2支运动队采用。四人皮艇1000m项目比赛中,1-4-3-2型战术运用较多,有4支运动队采用。我国男子皮划艇1000m项目比赛中,双人艇和四人艇比赛中应用1-4-3-2型战术最为普遍,单人艇中1-4-3-2型战术运用较多。这种取得好成绩的常用战术,可为目前我国皮划艇训练方式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指导,为备战奥运会队伍制定参赛方案和战术模型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全运会 男子皮艇 1000m 速度系数 战术运用

中图分类号:G8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10(b)-0255-02

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通过分析第十三届全运会男子1000m皮划艇的比赛战术运用特点,总结出更适合为我国皮划艇运动员的战术应用规律,可为目前我国皮划艇训练方式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指导,为备战奥运队伍制定参赛方案和战术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第十三届全运会男子皮划艇1000m项目为研究对象,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战术运用对教学训练的相关作用。皮艇1000m战术运用在训练比赛中存在的问题。皮划艇项目1000m运动员比赛战术方法,符合我国该项目规律的战术应用方法。

2.2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速度系数分析皮艇的战术应用的问题,研究战术运用对比赛的相关性。通过对第十三届全运会男子皮艇1000m三个项目中运动员的真实成绩进行一定形式的换算得出速度系数,按照皮划艇比赛距离分为4阶段,分别为准备阶段、途中阶段、调正阶段和冲刺阶段,根据速度的快慢用数字1、2、3、4表示:1表示在此阶段速度最快,2表示在此阶段速度第二,以此类推。用速度系数的大小来反映运动员比赛战术运用特点,总结出更适合我国男子皮艇1000m项目的战术应用规律。

2.2.1 文献资料法

针对本文的研究目的,笔者阅读了大量有关技战术训练理论及运动训练学、运动心理学、教育学、皮划艇等专业的书籍。并充分地利用中国数字图书馆万方数字资源等数据库网这一便利工具,大量检索和搜集与自我效能相关文献及资料,为做好本课题做好了理论准备。

2.2.2 逻辑分析法

在分析文献、分析实验结果(比赛成绩)、分析统计结果以及论文撰写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归纳、对比等逻辑学方法。

从理论上讲,速度系数只是时间之比,且是不涉及到距离的时间,在同一距离上可比性较强,更为准确。同时,速度系数也是涉及到能量之间差异的参数,因此,采用无因次系数来排除绝对成绩的干扰,可综合反映出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技术、战术、体能、心理各方面的运用情况。为此,定义一个速度系数指标,即:

公式中各符号的含义如下,ES为速度系数;VA为全程比赛的平均速度;VS为分段的平均速度。为了分析的科学和简便,我们将全程平均分为四个分段,可以用VS1、VS2、VS3、VS4指标表示每个分段的平均速度,那么,ES1、ES2、ES3、ES4分别表示相应分段的速度系数,ESh1、ESh2分别表示前后半程的速度系数,当速度系数为负数时说明该段速度较全程平均速度慢。另外,前后两个半程的时间差和速度变化也是反映战术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ESh1减去ESh2表示前后半程速度系数的差,前后半程差越大则前后半程的体力分配越不均衡,反之亦然。对于运动员的各分段的速度快慢即战术模式,使用1-2-3-4的模式来表示,1为第一分段最快,2为第二分段次快,3为第三分段慢,4为第四分段最慢,依此类推。

2.2.3 技术路线

查阅文献资料—确定和建立研究的整体方案—提出皮划艇战术理论应用的研究及指导思想—对比分析比赛相关数据(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2.2.4 统计分析

(1)图书馆电子图书资源可为本研究提供大量相关的文献资料。

(2)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其他学科对技战术训练研究的成果,能给予本研究很多的启示和借鉴。

(3)对比2016年第十三届全运会国内优秀男子皮艇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和分段成绩资料,利用Excel 2006和SPSS 16.0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通过对第十三届全运会男子双人皮艇1000m决赛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

第十三届男子双人皮艇1000m项目比赛中,战术模式应用的最多的是1-4-3-2战术模式,第一名的山东队和第二名的军粤队都采用的是此战术模式并取得一二名的好成绩,其中第五名的江西队,和第八名的陕西队也应用此战术模式取得不错的成绩。除此以外,值得一提的是第三名的浙鲁队和第四名冀闽队与第七名的贵州队应用的是4-1-3-2战术模式,第六名的鲁川队1-2-3-4战术模式,第九名的北京队4-3-1-2战术模式(见表1)。

3.2 通过对第十三届全运会男子单人皮艇1000m决赛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

通过对第十三届全运会男子单人皮艇1000m决赛速度系数的分析,共有9队参加单人1000m决赛,且都采用不同的战术模式,分别为获得第一名的山东队的张冬采用的是4-1-2-3战术模式,唯有第二名的解放军队的庄水彬与获得第六名的个人张宽采用的是1-4-2-3相同的战术模式,第三名四川队的商永康采用的是2-3-4-1战术模式,第四名福建黄志鹏采用的3-2-4-1战术模式,第五名浙江队的叶冠宏采用的3-1-4-2战术模式,第七名陕西队的杨清玉采用的是4-1-3-2战术模式,第八名广东队的李振雨采用的是1-4-3-2战术模式,第九名的江西队黎松采用的是1-2-3-4战术模式(见表2)。

3.3 通过对第十三届全运会男子四人皮艇1000m决赛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

第十三届男子四人皮艇1000m项目比赛中,只出现两种战术模式,采用战术模式应用最多的是1-4-3-2战术模式,分别是获得第二名的浙鲁队,第三名的广东队第四名的江西队第七名的辽宁队第八名的河南队与第九名的鲁川队。其次是1-3-4-2战术模式,第一名的山东队和第五名的冀闽豫队第六名的山西都采用的是此战术模式并取得一五六名的好成绩(见表3)。

4 结语

我国男子皮划艇1000m项目比赛中,双人艇和四人艇比赛中应用1-4-3-2型战术最为普遍,单人艇中1-4-3-2型战术运用较多。这种取得好成绩的常用战术,可为目前我国皮划艇训练方式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指导,为备战奥运会队伍制定参赛方案和战术模型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许志娟,徐春霞,高平,等.中国男子皮划艇集训队员备战2016奥运会核心力量训练的实验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9):76-80.

[2] 李晓浦,魏文仪,裘艺.优秀运动员皮艇K1-500m加速阶段的速度构成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6,42(1):62-64.

[3] 傅莉,裘艺.国内外女子皮艇战术应用的比较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29(3):54-59.

[4] 裘艺,魏文仪,刘爱杰,等.国际大赛中男女皮艇运动员划桨节奏的比较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39(11):74-78.

[5] 张晓光.皮划艇竞速结构与竞赛策略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12):255-256.

[6] 徐银,杜更,高平,等.中国女子皮艇冬训负荷特征与成效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6(4):117-118.

[7] 楊军.皮划艇运动项目特征与训练规律的探究[J].中国科技博览,2018(7):90-91.

猜你喜欢
皮划艇全运会战术
战术引导模式在乒乓球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有惊无险皮划艇
2016年里约奥运会跆拳道比赛女运动员主要战术应用特征分析
全运会日程表
全运会日程表
全运会近千名医护人员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皮划艇上的小帐篷
完美闭幕
透明划艇
如何对抗毛球!全方位战术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