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力理论指导下的社区教育课程开发探究

2018-06-11 08:16孙干
教育与职业(下) 2018年12期
关键词:社区教育课程开发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多元智力理论的含义。然后分析了社区教育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课程目标模糊、评价机制欠缺、师资队伍薄弱、环境支持不足。最后提出以多元智力理论为依托提升社区教育课程开发质量:转变社区教育课程目标,构建多元化的社区教育课程评价机制,建设专业化的社区教育师资队伍,营造优质的社区教育发展环境。

[关键词]多元智力理论 社区教育 课程开发

[作者简介]孙干(1978- ),女,江苏盐城人,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员,硕士。(江苏 盐城 224005)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6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M-learning的社区教育体系策略研究与构建”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6SJB880116)

[中图分类号]G7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8)24-0073-03

一、多元智力理论

多元智力理论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是美国指导教育改革的重要思想。多元智力理论于2000年开始被我国教育学家所关注,并逐渐对我国教育事业产生影响。当前,多元智力理论主要应用于幼儿教育和中小学教育,对于类似社区教育的非传统学校教育等领域涉足较浅,影响较小。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社区教育,有关单位应吸取多元智力理论的优点,促进社区教育课程开发。

1983年,著名的发展和认知心理学家加德纳对“智力”一词提出了全新的定义:个体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或创造与文化背景相呼应的产品的能力,以及个体认识、理解、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被统称为智力。这一定义表明,智力主要由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能力和创造有价值产品能力这两种能力组成,而不能简单地由语言能力和逻辑能力的强弱来判断某一个体智商的高低。对于智力的理解要从社会大环境出发,不同的社會环境和时代背景会使“智力”的定义产生变化,智力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社会文化性。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加德纳还在“智力”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多元智力”这一新理论。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智力由多种能力组成,每个生存于世界的人类主体都是多元智力的集合体,每个人都同时拥有着不同的能力。加德纳还认为,人类除了具有语言能力和逻辑能力外,还具有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肢体运作智力、内省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然探索智力以及生存智力。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的智力种类有增多或减少的可能。

二、社区教育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

1.课程目标模糊。社区教育应以明确的课程目标为前提,以积极的课程目标为动力,以良好的课程目标为方向。课程目标对于落实素质教育要求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社区教育在课程目标制定方面存在很大不足,如目标制定得过于宏观,过于强调课程的理想效果,缺少与实际课程的紧密联系。很多时候,我国社区课程制定课程目标的目的在于使课程开发的过程更具有序性,而忽略了课程目标的真正内涵,导致课程目标缺少教育参考价值,缺乏对课程教育过程的指导作用,容易使课堂教学陷入随意性。

2.评价机制欠缺。课程评价是社区教育的反馈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帮助教育者更新教育理念,完善教育体系,丰富教育内容。建立健全课程评价机制对于课程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我国的教育评估工作存在很多不足,甚至在很多地区缺少社区教育评估这一重要环节。有关部门要端正态度,提高重视程度,使我国的社区教育课程评价更具科学性、客观性。教师、学生和第三方机构都要担负起自己应尽的责任,共同完善社区教育课程评价机制。

3.师资队伍薄弱。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他们直接面对学生,是教育系统里最重要的角色。教师的授课质量直接决定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决定了教育的质量。当前,社区教师、社区教育管理者的数量不足和质量不高已经成为严重的问题。在调查了一部分社区后我们发现,大多数社区教育工作者都是拥有相关工作经验的退休人员,其授课方式就是利用大家的闲散时间进行无偿教学。社区教育机构缺少专业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也缺少教育管理者。

4.环境支持不足。社区教育是有组织、有目的的教育活动,具有一定的区域性、整体性、协调性。有效开展社区教育工作需要多个部门密切配合,及时沟通。然而,目前我国社区教育的物质基础得不到保障,社区教育体系的完善工作、社区教育课程的开发工作因经费短缺而受到限制。与社区教育相关的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不能及时沟通解决问题,资源利用率有待提升。

三、以多元智力理论为依托提升社区教育课程开发质量

社区教育课程的开发工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会有很多困难和挑战。对此,相关人员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工作中的问题,加强教学管理,全面掌握学生情况,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完善课程体系,从而为社区教育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转变社区教育课程目标。在课程目标的设置过程中,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现代化社区教育的课程目标应由三部分组成:第一是认知目标,包括提升学习者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等。对于认知目标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具体的课程来设定。第二是情感目标,包括加深学习者的认识程度和提升学习者的自省能力。第三是交往目标。通过采取小组学习、团队学习、头脑风暴、思考沙龙等形式,提升学习者的交互能力,促进学习者创新思维的迸发。

2.构建多元化的社区教育课程评价机制。多元化的课程评价机制包括对学生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以及对课程的评价。第一,对学生进行评价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对已学课程的掌握程度,方便开展下一步的教学工作。第二,对教师进行评价的目的在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对教师的评价应由学生或教育专家给出,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促进教师端正教育态度,吸取经验教训,及时改进自身不足,使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第三,对课程的评价是以对学生的评价和对教师的评价为前提的综合评价。在以上提到的三种评价中,最为重要的是对学生的评价。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详细的了解,有助于课程的开发和完善。

在构建多元化的社区教育课程评价机制时,要注意评价的情境性和发展空间。首先,在评价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真实的学习环境以及具体的生活场景,而不仅仅是停留在笔试阶段。要以真实场景为背景进行课程教学测试,从而获得更为有效的课程评价。其次,对学生的评价要以发展为前提,对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行动态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最后,评价要尊重个体的认知方式差异和学习方式差异,实现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多样化。

3.建设专业化的社区教育师资队伍。社区教育课程开发依赖于强大的开发团队。只有组建高素质、专业化的课程开发团队,才能保证社区教育稳步向前发展。我国社区教育起步晚、发展慢,存在很多问题,如课程开发者能力较差、教学队伍专业化水平较低等。因此,教育主管部门需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对社区教育师资队伍进行定期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增强教师的服务意识,使教师积极有效地参与社区教育课程的开发与教学工作。首先,加强社区教育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不断深化教师对课程开发工作的理解,促进教师提升课程开发质量。其次,提高對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认识,使教师做到因材施教。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不同个性,采取不同的授课方式、授课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学以致用。最后,要求社区教育教师创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教师应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专业性,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4.营造优质的社区教育发展环境。社区教育工作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支持。首先,政府要承担起自己分内的责任,总体把握社区教育发展的大方向,对社区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例如,提供给社区足够的经费开展教育活动。其次,社区教育要以促进社区发展、满足居民需要为前提。社区教育具有一定的区域性,每个社区都有不同的特点,每个社区的居民也都有不同的需要和追求。社区教育应以人为本,根据社区居民的学习需要和工作需要来组织课程。最后,加强社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学习资源。

[参考文献]

[1]杨瑞.教育服务均等化视域下社区教育资源优化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17(15).

[2]郭玲.社区教育: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有效途径——美国社区学院对农民工继续教育的启示[J].成人教育,2013(4).

[3]刘少伟,国海英,韩光伟.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社区教育学院运行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8(2).

[4]陈水平.面向农村社区教育的成人教育运行机制浅议——基于苏中次发达地区农村成人教育转型的视角[J].成人教育,2012,32(3).

[5]卢玉娟.社区教育专职教师职业发展研究——基于上海市社区教育专职教师队伍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8(1).

[6]沈光辉.社区教育是一种区域全民终身教育——社区教育与终身教育、成人教育、学习型组织的关系[J].中国成人教育,2011(7).

[7]鲁昕.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大力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在全国社区教育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J].中国成人教育,2011(1).

[8]丁红玲.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社区教育推进策略——中国新型城镇化与社区教育研究报告[J].职教论坛,2014(6).

[9]蔡云改.论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影响[J].新课程:下,2016(4).

[10]袁红英.多元智力理论对我国成人教育课程开发的启示[J].当代继续教育,2015(4).

猜你喜欢
社区教育课程开发
社区弱势群体教育保障机制现状研究
高职院校数控技术专业英语课程开发
大连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数字化阅读:社区教育的创新
《电子商务网站实务》精品课程建设探讨
台北市社区大学的办学特色与启示
论高等继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互动合作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
少年儿童社区教育的对策分析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