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织出千里锦,妙思点点曲自成
——《我和祖父的园子》(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与评析

2018-06-13 08:12执教高爱红评析孙永生
小学教学(语文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呼兰河疼爱园子

◇执教/高爱红 评析/孙永生

一 初入“园子”,概览园中景

师:同学们已经默读了课文,老师检查一下大家的学习情况。

(出示)

蜂子 蝴蝶 蜻蜓 蚂蚱

谷穗 玉米 黄瓜 倭瓜 韭菜

栽花 拔草 下种 铲地 浇菜

样样都有 新鲜漂亮 无限自由

师:这几组词语和园子里的景物有什么关系?

生:第一组词语都是昆虫。

生:第二组词语是蔬菜。

师:都是蔬菜吗?

生:第二组词语都是农作物。

生:第三组词语是对园子里农活的描述。

生:第四组词语是园子的特点。

师:作者是抓住什么来写园子里样样都有的特点呢?

生:作者是抓住小昆虫来写的。

生:作者是抓住小昆虫的种类来写的。

师:作者又是抓住花园里的什么来表现它的新鲜漂亮呢?

生:色彩。

(出示)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师:这么多颜色,这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生:作者非常喜爱这个园子,喜爱园子里的一切。

师:作者抓住园子里景物的色彩和样子来表现“新鲜漂亮”的特点,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园子的喜爱之情。

(出示第19 自然段)

师:看看这个自然段写了哪几种景物,用笔迅速画出来。

生:这个自然段写了花、鸟、虫子、倭瓜、黄瓜、玉米、蝴蝶。

师:这几种景物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发现了吗?

生:都非常自由。

师:这个句子,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

生:拟人。

师:这三个短句结构相同,这叫——

生:排比。

师:作者运用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让我们感受到了园子里花鸟虫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我们来读一读吧。

(生读)

师:作者是通过什么句式把这些农作物的生长状态连起来的?

生:“愿意……就……”。

师:对!愿意怎样就怎样。同学们,你们记住倭瓜、黄瓜、玉米的生活状态了吗? 我来考考大家。

(出示)

倭(wō)瓜愿意______就______,愿意______就______。黄瓜愿意______,就______,愿意______,就 ______。若都不愿意,就是 ______,______,也______。玉米愿意 _______就 _______,它若愿意______,也______。

师:谁能挑战一下,自己看着大屏幕来读一遍?

(生尝试背诵)

二 品味“园子”,感悟园中情

师:同学们,萧红玩腻了去闹,闹累了去玩。祖父对她的捣乱、胡闹是怎样的态度呢? 自己出声读一读第8~15 自然段。

(生自由读)

师:祖父的一个动作非常明显,表现了他对萧红捣乱、胡闹的态度,你发现了吗?

生:笑。

师:“笑”出现了几次? 从祖父的“笑”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笑”出现了3 次,我感受到祖父对萧红非常疼爱,对萧红的捣乱很宽容。

师:是啊,祖父对“我”的胡闹是如此宽容。从祖父的宽容中,我们体会到祖父对“我”疼爱有加。还有一个词也写出了祖父对“我”的态度,是哪个词呢?

生:慢慢地。

师:是的,对闯祸的“我”,如此捣乱的“我”,祖父却是“慢慢地”把“我”叫过去,你由此体会到了什么?

生:祖父怕吓到“我”。

生:祖父没有要责怪“我”的意思。

生:祖父很有耐心。

师:是啊,祖父特别有耐心,由此也看出祖父对萧红的疼爱。作者之所以能在园子里任意胡闹,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位疼爱她的祖父,一位舐犊情深的祖父。

三 回归课题,探究园中意

师:因为祖父的疼爱,萧红在这个园子中度过了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也有了这篇文质兼美,趣味无穷的文章《我和祖父的园子》。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我”和祖父是一家人,为什么不用《我家的园子》作题目?

师:老师也有这个疑问,这其中有怎样的用意呢?

生:因为这里写的是“我”和祖父之间发生的事情。

生:因为萧红的妈妈死了,爸爸不管她,所以她从小跟祖父生活在一起。

师:萧红的母亲在她幼年时就去世了,她的父亲不喜欢女孩,只有祖父疼爱她。所以课题用了《我和祖父的园子》。萧红的童年是快乐的、幸福的、自由的。所以,萧红想到了用笔来记录她的童年,记录这些自由、快乐的往事。于是,她写就了一部小说,名字叫——

生:《呼兰河传》。

师:猜猜看,在这本书里,萧红还会写什么?

生:会写他们家乡的风景。

生:还会写她和祖父在园子里的生活。

生:还会写很多快乐的童年趣事。

师:一开始我也是这样想的。《我和祖父的园子》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景美、人乐、情深、意远的园子风光。在《呼兰河传》里也应该记录更多这样有趣的事吧?但是,有一位著名的作家,他读了这本书之后,是这样评价的——

(出示)

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茅盾)

师:你有什么疑惑吗?

生:不应该是有趣的吗? 为什么说它是一串凄婉的歌谣呢?

师:相信你们都有这样的疑惑,怎样才能解开心中的谜团呢?

生:去读读这本书。

师:对!无论是文字还是情感,《呼兰河传》都是一本值得读的书。

评析:

本节课,教师巧妙地运用课文内容,突出重点,化解难点,真正做到了用教材来教。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主导与主体并行。在这节课里,教师巧妙地运用引导语,化解课堂难点,巧妙运用生成,时刻引领教学方向,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主动,课堂变得有趣。

其二,内容与形式并重。语文教学就是在文本中走一个来回,走进去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走出来体会文章的表达形式。好的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文本的内容,也要注重文本的表达形式。本节课,教师内容与形式并重,引领学生很好地理解了课文的内容,认识了《我和祖父的园子》的特点,了解了我和祖父在园中活动的温馨画面,体会了我和祖父的深厚感情,让我们感受到萧红童年生活的有趣、快乐及自由。更重要的是,在文本内容学习的同时,时刻关注语言形式的训练。

其三,支点与重点一体。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优秀的教师,应该是善于在关键处给学生支点的人。这节课,高老师就给了学生一个个的支点。老师在关键词句的处理上不拘一格,根据学生的特点,抓住重点,设置坡度,降低难度。如词语检测的设计,既检测了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又对课文的内容进行了归类总结,从词语归类中找出园子的特点,然后找出相关句子,体会作者是抓住什么来写园子的这些特点的,降低了“找词”的难度,但提高了“感悟词句”的深度。

其四,文路与学路统一。有人说,语文是一大片,缺乏数学的清晰思路,而这节课弥漫着浓浓的语文味,语文基本功训练扎实,最重要的是教学思路清晰,将作者的文路与学生的学路紧紧联系在一起。将教学设为三个板块:首先引导学生初入“园子”,概览园中景,然后带领学生品味“园子”,由景及人,由事入情,层层推进,最后回归课题,质疑课题,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顺势引导学生阅读《呼兰河传》。

猜你喜欢
呼兰河疼爱园子
再没有如此疼爱我的人
疼爱
快乐的园子
树的野园子
母爱
梦游呼兰河(组诗)
我和祖母的园子
园子匠
浅谈《呼兰河传》中萧红的“赤子之心”
概念整合视阈下文学翻译创造性叛逆解读——以萧红《呼兰河传》英译本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