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行语的理性与任性

2018-06-13 09:29马恩来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流行语语言

马恩来

【新闻背景】

网络语言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在网络交际领域中使用的语言形式。20世纪90年代诞生初,网虫们为了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或诙谐、逗乐等特定需要而采取的方式,久而久之就形成特定语言。尽管它一面世,就充满争议,却始终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偏爱。进入21世纪,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革新,这种语言形式在互联网媒介的传播中有了极快的发展。自2004年起由猫扑网和天涯网发起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的评选,随后新浪网、网易等知名网站,特别是人民日报、《咬文嚼字》杂志社、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教育部等官方媒体和机构加入年度流行语的评选,流行语的评选本身也成为一种流行。

網络语言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产物,它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或是侧面来反映社会文化以及人们的心理。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更能直接反映这个网络虚拟世界中人们的精神面貌,价值取向等问题。“十大”流行语,尽管不同的媒体机构评选的标准未必一致,但当是网络上最流行,使用率、点击率较高的语词。关注研究年度网络流行语,有助于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网络语言和网络文化,挖掘这种语言背后更深层次的社会以及文化因素,以便使它能沿着健康、良性的道路去发展,更好地为人们的生活服务。之于中学生而言,理性思考辩证看待网络流行语,辨析其利弊,吸纳丰富语言词汇,并通过年度流行语的解读,把握时代脉搏,关注关切网民喜怒哀乐,以及网络语言文化生态,当是大语文观背景下语文学习的不可忽略的重要内容。

【媒体声音】

一、近年年度网络十大流行语解读维度

(一)2017年度十大流行语

1. 打call

常用于“为××打call”这样的句式,意思是为××加油、呐喊。该词并不是指打电话,而是一种应援文化,即台下的粉丝在演唱会上跟随音乐的节奏,按一定的规律,用呼喊、挥动荧光棒等方式,与台上的表演者自发互动。随着某选秀节目的播出,打call一词大火,一般用来表示对某个人、某件事的赞同和支持。

2. 尬聊

尴尬的聊天,气氛陷入冰点。该词由“尬舞”一词衍生而来,有强行聊天的意思。对于有些人来说,好好聊天实在太难,碰到一个不会聊天的,分分钟把天聊死,但情景所需又必须聊天。这一般是因其中一方不太会交流,或者谈话时心不在焉,而造成双方交流不畅。

3. 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杜甫一生为李白写了十五首诗,但李白回应他的诗作甚少,却写了一首《赠汪伦》。于是,很多网友责问道“李白,你的良心不会痛吗”。此语后来随着“鹦鹉兄弟”系列表情包迅速走红,一般用于嘲讽和吐槽别人。

4.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该词语最早出自香港电影《家有喜事1992》中两位主人公间的一段经典对白,意思是事情发生了意想不到的转折,常常用来调侃一些比较具有戏剧化反转的剧情。

5. 皮皮虾,我们走

该说法源于某游戏中玩家之间的聊天惯用语,2017年被网友们改造成“皮皮虾,我们走”,后又衍生出“皮皮虾,我们回来”“皮皮虾,我们倒走”等说法,并因令人捧腹的配图表情而在网络上走红,多用于论坛、聊天等场景。

6. 扎心了,老铁

该说法最早出现于某直播平台的弹幕当中。“老铁”在中国北方方言中是“哥们儿”一词的别称,而“扎心”则是指内心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和刺激。该词语的主要意思是向朋友诉苦或抱怨自己内心受到的伤害。

7. 还有这种操作?

该说法最初出现在电竞游戏圈,用于吐槽或赞扬一些让人大跌眼镜的游戏操作方式。后用来形容一些让人无法理解、不按常理出牌的处理事情的方式。

8. 怼

表示心里抵触、对抗,《新华字典》中的解释为怨恨。现在网络上使用,表示用言语回应或行动反击等含义。这从侧面反映出新一代年轻人勇于表达想法、敢于说出不满的人生态度,也说明我们的社会变得越来越包容和多元。

9. 你有freestyle吗?

freestyle是即兴表演的意思,比如在嘻哈音乐比赛中选手常常会临场发挥,作词表演一段说唱。此语因吴亦凡在说唱综艺节目《中国有嘻哈》中屡次提起而火遍网络。

10. 油腻

“油腻”是对某些中年男子特征的概括描述,这些特征包括不注重身材保养、不修边幅、谈吐粗鲁等。该词语最早来源于微博,后因作家冯唐撰写的《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猥琐男》一文大火,并引发各种讨论。该词语现多被网友用来自嘲。

(二)2016年度十大流行语

1. 洪荒之力

“洪荒”本指混沌、蒙昧的状态,借指远古时代。在2015年热播的仙侠剧《花千骨》中“洪荒之力”频频出现,指的是法力无边且无法控制的妖神之力。2016年8月8日,在里约奥运会女子100米仰泳半决赛中,中国选手傅园慧晋级决赛。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已经用了洪荒之力啦。”“洪荒之力”一夜走红,多用来形容超乎想象的巨大能量。

2. 吃瓜群众

现实生活中,人们常一边嗑着瓜子,一边听人闲聊。在网络论坛中,人们发帖讨论问题,后面往往有一堆人排队跟帖,或发表意见,或不着边际地闲扯。如果只看热闹,不发言,便称“吃瓜子”。为了加快输入速度,“吃瓜子”后被简称为“吃瓜”。“群众”即普通人。不发言只围观的普通网民,则被称为“吃瓜群众”。现在使用范围扩大,凡是对某议题不了解或有意保持沉默的围观者,都可称“吃瓜群众”,不限于网络论坛中的网民。

3. 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本指手艺工人对产品精雕细琢、追求极致的理念,即对生产的每道工序,对产品的每个细节,都精益求精,力求完美。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一词迅速流行开来,成为制造行业的热词。随后,不仅制造行业,各行各业都提倡“工匠精神”。于是,使用范围扩展,任何行业、任何人“精益求精,力求完美”的精神,都可称“工匠精神”。

4. 小目标

现在流行的“小目标”出自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之口。他在《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中谈到“很多年轻人想当首富”的话题时表示:“想做世界首富,这个奋斗的方向是对的,但是最好先定一个能达到的小目标,比如我先挣它1个亿。”

就“世界首富”这个“大目标”来说,“1个亿”确实是一个“小目标”,王健林的话并无不妥;对普通人来说,“1个亿”几乎是遥不可及的“天文数字”,于是网友纷纷吐槽:“这个目标确实有点小”(反语)……“小目标”立马在网上走红,其意思正好与本义相反,指的是普通人难以达到的“大目标”,多含讥讽和自嘲的意味。

5.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意思是朋友之间的友谊很脆弱,随时都有打碎的可能。2016年3月31日,一个叫“喃东尼”的画师在其微博上贴出了一组名为《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的漫画,内容为:两个生动可爱的小企鹅是对好朋友,坐在同一条小船上,因为一个小原因(如一方变瘦),小船立马弄翻。这组漫画很快受到追捧,网民纷纷配上新的文字,掀起了一场“翻船体”造句大赛,如:“你要吃重庆火锅吗?我怕辣。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稍后,“说翻就翻”的搭配对象进一步拓展,凡是“搞砸”的事情都可以搭配,如“油价的小船,说翻就翻”“婚姻的小船,说翻就翻”“师生关系的小船,说翻就翻”等等。有人说,“友谊的小船”可能来自“友谊”的英文单词friendship,将其中的词缀ship作“船”解,friendship就可以理解成“友谊的船”。经典美剧《老友记》的台词中就有这种用法:“什么船是永不沉没的?友谊的船(a friendship)。”

6. 一言不合就××

汉语中一直有“一言不合”的说法,义为一句话说得不投机,后面紧跟由此造成的后果,如“一言不合就翻脸”。现在流行的“一言不合就××”,和2015年末举行的世界电子竞技大赛有关。这次大赛主办方的办赛态度极其粗疏,引起广大观众的强烈不满。一些网民便在其百度贴吧中贴出低俗内容以表示愤怒,导致贴吧被封。于是有人评论道:“现在的年轻人,一言不合就开车。”网络上把传播低俗内容的行为叫作“开车”。“一言不合就××”,便在网上流行开来。随着使用的泛化,“一言不合”和后面的xx失去了语义上的逻辑联系,仅仅表示“突然”“任性”“动不动”的意思,如“老师一言不合就表扬学生”“单位一言不合就发奖金”“投资房地产,一言不合就赚得钵满盆满”“股市一言不合就下跌”等等。

7. 供给侧

2015年11月10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在2016年“两会”上,“供给侧改革”又被反复提及,成为新闻媒体中的高频词。

“供給”与“需求”相对;“供给侧”与“需求侧”犹如一枚硬币的两个面。“供给侧”即“供给一边”。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光靠“需求侧”拉动,难以实现经济的平稳增长,必须在“供给侧”改革发力。“供给侧”改革指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已在各行各业展开,前景令人期待。

8. 葛优躺

2016年7月25日,一组“葛优躺”表情包开始出现在网络上。其图片源自曾热播的大型家庭情景剧《我爱我家》,葛优饰演的“二混子”去别人家蹭吃蹭喝,像一摊烂泥瘫坐在沙发上,神态“妙趣横生”。随着表情包的走红,网民们便把极其懒散的瘫坐姿势称作“葛优躺”。

有人说,如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内心累积了越来越多的“负面情绪”,“葛优躺”式的“颓废”迎合了人们放空一切、降低焦虑、释放压力的心理需求。这正是“葛优躺”一词流行的心理背景。

9. 套路

汉语中本有“套路”一词,指编制成套的武术动作,如少林拳套路;也指成系统的技术、方式、方法等,如改革新套路。2016年网络流行语中的“套路”旧瓶装新酒,其“套”不是“成套”“成系统”的意思,而是指“圈套”“老套”。“套路”泛指经过精心编制的、用来迷惑人的说法或做法,甚至诡计、陷阱等,如“骗子行骗的套路就是恐吓,让人心生恐惧,从而听其摆布”。有时也指人们早已习惯的约定俗成的处理各种事情的手段、方式、方法等,如“记者采访的套路大家都很熟悉”。

10. 蓝瘦,香菇

“蓝瘦,香菇”是“难受,想哭”的谐音。2016年10月,广西南宁一小哥失恋后录了一视频:“难受,想哭,本来今天高高兴兴,你为什么要说这种话?难受,想哭……”由于带有浓厚的当地口音,“难受,想哭”听上去成了“蓝瘦,香菇”。这一谐音既有调侃味又有形象感,立马受到年轻人的追捧,频频出现在微博、公众号中。一些大学的食堂,还跟风推出了“蓝瘦香菇”炒菜(合炒西蓝花、瘦肉、香菇)。随后还有人抢注了蓝瘦香菇实业有限公司。“蓝瘦,香菇”的流行,迎合了年轻人在表达上的游戏化心理。

(三)2015年度十大流行语

1.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事件起因:最早应该是某房地产网站的电台广告语:“走直线,走直线,走直线,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此广告一经推出,迅速火遍各大电台。随后该广告语升级成:“别拐弯,别拐弯,别拐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至此,其他广告纷纷跟进。还有网友脑洞大开,说分明是出自于骆宾王的《咏鹅》,“鹅,鹅,鹅……”重要的事说三遍。

2.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2015年4月14日,一封辞职信引发热评,辞职的理由仅有10个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网友评这是“史上最具情怀的辞职信,没有之一”。网友调侃“上联: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下联:钱包这么小,哪都去不了;横批:好好上班”。

3. 你们城里人真会玩

说法一:早些时候,前EXO成员吴亦凡在上海某所大学拍摄电影,结果有人假扮吴亦凡让那些狗仔以为是吴亦凡本人,并且狗仔把照片上传到微博上,然后才发现并不是吴亦凡本人,之后就出来了这句——你们城里人真会玩。

说法二:戛纳红毯后,“披着东北花被”的张馨予在微博上发照片,说自己是农村小媳妇,还称你们城里人真会闹。

自此,这句话成为网络最经常互相调侃的一句话。

4. 为国护盘

2015年5月、6月到7月初,中国股市集体蒸发上万亿。7月3日,据香港文汇报报道,内地连串救市措施未能阻止A股跌势,沪深A股昨日再跌3.48%和5.32%。上证综指由6月12日至昨日,在三个星期的14个交易天内大泻24%。统计显示,沪深两市已蒸发16.43万亿元,平均每个账户缩水32万元。

5. 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偏偏要靠才华

一张贾玲昔日的清秀照片被网友翻出来后,大家惊讶地发现,自嘲经常跟男生“掰腕子”的贾玲竟也曾经“女神”过!而贾玲在微博上回应道“我深情地演绎了: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偏偏要靠才华”。引发众多网友热议和“共鸣”。

6. 我想静静

原意是“让我静一静”,在网络中多半被(故意)曲解为“我想念静静”。“静静”一般是指动漫作品《无头骑士异闻录》中的平和岛静雄。网友争相引用,“别找我,我想静静,别问我静静是谁”。

7. 吓死宝宝了

至于吓死宝宝了是什么梗?它背后的说法可就更多了。说法一:奔跑吧兄弟中王宝强说的吓死宝宝了。说法二:原话吓死爹了,吓死爸爸了后来改成吓死宝宝了。说法三:这是卖萌的话语,YY歌手东方宝宝的口头禅。调侃装萌的意思。然后可能网友听多了,觉得有点意思,也会借用。大多女生喜欢用这句。显示自己是萌货。说法四:这是《喜羊羊与灰太狼》中懒羊羊在被蛋蛋吓到说出卖萌的话语,后来被网友疯传。说法五:……

8. 内心几乎是崩溃的

“内心几乎是崩溃的”即“我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来源于2015年国内一名漫画作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的一句“我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被网友们争相使用。

9. 我妈是我妈

来源于市民陈先生“如何证明我妈是我妈”的奇葩遭遇——陈先生一家三口准备出境游,却被要求出具陈先生和紧急联络人的母子关系证明。

除了证明“我妈是我妈”,各种各样“无法自证的清白”让人们四处跑腿、无语凝噎:应聘、考试要出具品行端正证明,不懂事的小孙女在家撕碎了钱、去银行兑换残币要求社区开证明,引产要到社区开具“自愿”证明……

10. 主要看气质

主要看气质是指王心凌在新专辑《敢要敢不要》中的一套吃汉堡专辑造型,被网友评为“主要看气质”。并在短时间登顶热搜第一,引爆全民跟风晒气质图。

二、对网络流行语认识评价维度

(一)正面认识评价

1. 流行用语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流行语”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它以简洁生动的形式甫一诞生就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偏爱,发展神速。这些“流行语”不但语言生动形象,富有幽默感,使汉语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一个时期内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而“网络流行语”,顾名思义就是在网络上流行的语言,是网民们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反映出社会的变化,是一种进步的表现。

——《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新网)

2. 网络流行语正在成为网络民意表达的另类形式和便捷通道

网络流行语简洁,易上口,常常以跟帖、签名等形式出现,成为人们表达意见和想法的便捷通道。网络流行语作为网络民意的另类表达形式,间接反映了网友的态度与心声,特别是在一些重大事件发生时。无论它的作用是否积极,所传达的民意都是不容忽视的。网络流行语的使用有网民恶搞和新奇从众的成分,但正如网评所说,“使用网络流行语,并不是跟风和时髦之举,这代表了一种思想的萌芽,一种民众积极参与社会公众事件的态度”。比如,“艳照门”事件之后,某受访者接受电视台记者采访时回答:“关我什么事,我是出来打酱油的?”由此,网民对许多事件的留言都成了“我是出来打酱油的”。“打酱油”一个侧面反映出網民不愿就某事发表意见,用一个简单词汇代表漠不关心、高高挂起的心态,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网民对现实无奈的“舆论暗流”。

——《网络流行语的文化解析》(百度文库)

3. 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一种另类的丰富

现今的社会是一个网络社会,随着网络越来越普及,网络文化已经成为社会文化一个不可忽视的分支,网络语言便是网络文化最直观的表达形式。在网络语言中,以网络流行语的影响为甚,如:调侃的,幽默的,搞怪的,深思的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都是一种另类的丰富,并极大地影响着21世纪信息社会中人们的生活。特别要提到的是“给力”这个网络热词出现在严肃的人民日报上,透过这个标志性事件可以看到,网络已经多方位地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工作中。这些灵动、鲜活的词语,为中国传统语言带来了活力,让人们看到了网络的强大力量,同时也看到了网络流行语对现代汉语发展的影响。

——《浅析网络流行语及其对现代汉语发展的影响》(中国论文网)

4. 理性的成分多了,任性的现象少了

网络流行语是网络热点的晴雨表,网络舆情的风向标,网络生态的检测计,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网友智慧、网民素质和网络互动状况的综合反映。从新十大网络流行语不难看出,理性的成分多了,任性的现象少了;含蓄的表达多了,粗陋的表述少了,草根阶层也越来越讲究内涵啦。

文章“出轨门”引发网民热烈围观,大家一改往日对演艺明星、红人绯闻的调侃、起哄、嗤之以鼻甚或幸灾乐祸,而对马伊琍“恋爱虽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的微博回应报以热烈的共鸣,“且行且珍惜”受到的热捧,不仅表达出对名人离合的善意关注,而且流露出对情感、机缘、生活的深度思考和感悟。

“么么哒”演变为“萌萌哒”,从“该吃药了”的体贴、关爱,到自我萌化的自信,洋溢着浓浓的亲切、友善意味;拿“也是醉了”来表达无法理喻的纠结和无语无奈的心境,少了昔日毫不掩饰的不屑和轻蔑情绪,吐槽原来也可以变得“高大上”;“有钱就这么任性”的调侃,更侧漏出批评的机智。

猜你喜欢
流行语语言
流行语大盘点
看古人如何玩转流行语
论新闻报道中的流行语
巧借 流行语
用古诗文翻译2017年流行语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多向度交往对语言磨蚀的补正之道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论语言的“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