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尽生前有限杯

2018-06-13 09:29黄碧宇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密州豪气清酒

黄碧宇

酒,古诗中常见的意象,亦是古人居不可少的饮品。它是诗人经历的寄托,含蓄地体现出诗人的心情与志向。“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一壶酒,承载了诗人的希冀与诉求,一口饮下,流入心中的是难以分辨的酸甜苦辣,是难以言表的五味杂陈。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别即将远行的朋友,千言万语涌上心头,却又无一字可出,只得劝友人再多喝一杯酒。饯别清酒,酒味薄而情谊厚。别离之不忍,往昔之追忆,前路之担忧,交融在一杯酒中,饮得满腹酸楚,一点点在心中泛起层层涟漪,逐层荡漾。阳关之内,大唐盛世,一眼繁华;阳关之外,千里大漠,萧瑟悄寂,怎能不激起诗人对友人的无限牵挂?塞北苦寒,鸿雁难至,此一去,音信全无,消息难通,又怎能不引起诗人难以忘怀的忧虑。饮罢,作别,一人一马一孤影,只余淡淡酒香作伴。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洞庭湖畔,举觞而歌。李白,这个天性不羁超凡脱俗之人正在船中饮酒赏月,月光洒落于洞庭湖上。李白的世界里,樽盏之外,更无他物,无愧于“酒中仙”的雅号。李白与酒有着不解之缘,“今朝有酒今朝醉”是李白一世为人的格言,显示出他内心的豪气与不羁。“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盛唐之际,李白仗剑而走天涯,侠、士都不是他的身份,他执笔似持剑,属文于天下。这一盛世,留下了李白的名字,他的身份是诗人。因这诗人,文坛更添色彩;因这诗人,政坛又多新秀;因这诗人,盛世再抒华章。而李白仍坚持远游,丝毫不屑于当时权贵对他的招纳,不愿摧眉事权贵,对身外之事毫不计较。独身客于洞庭之上,吟风赏月,斟酒自酌,将自身融于茫茫洞庭之中。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密州太守出猎,千骑随之。苏轼偷得半日之闲,在密州郊野打猎,引得倾城相随,千骑护拥。猎罢,设宴庆功,苏轼看见酒杯中的倒影,才发现自己鬓有微霜。“又何妨?”他借酒酣之际向世人宣告自己不服老,不怕老,一扫往日人们对时光蹉跎的兴叹。胸中豪气仍在,凌云壮志仍存,忠肝义胆仍有,他老了吗?他不老!只恨杨意不逢,圣主难遇;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他为一小小太守之职所羁绊,困于密州,案牍之外,只能以狩猎为乐,心中愁闷难宣,只得借酒消之。可又有谁不知“借酒消愁愁更愁”之理。可苏轼不服,困我也罢,愁我也好,我自安然处之。借着酒力,他将面朝天狼星,射出手中之箭。

“莫思身外無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前路崎岖,福祸未知,苦难是因为我们畏惧它们才使它们成为苦难。思量无益,不如珍惜眼前每一次遇到困难的机会,亲友别离之苦,无奈避世之苦,怀才不遇之苦,战胜困难是因为我们无惧于困难才可能战胜困难。诗人直面生活中的困境与苦难,珍惜短促的人生时光,以清酒聊作宽慰,砥砺前行,永不言弃,为自己的人生留下动人的篇章。

游历山川,寻访古迹,酌酒自饮,以诗言志,不亦快哉?

猜你喜欢
密州豪气清酒
密州在哪
叉尾鮰应该怎么养?有饲料厂豪气“官宣”:跟我合作保你赚钱
苏轼密州诗文研究的新成果
——评《苏轼密州诗文编年》
中田英寿:从足球运动员到清酒老板
“钦州大蚝”豪气崛起
清酒的米水传奇
豪气的老板
净月有感
《江城子·密州出猎》课例分析
供奉清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