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核心素养,启迪语文思维

2018-06-13 09:01李文静
学周刊·上旬刊 2018年18期
关键词:语文思维语文教学核心素养

李文静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教学基础知识的过程中,要注重优化教学,利用精心设计的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通过思考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阅读中感悟课文深意。在教学巩固环节,教师要设计趣味性的作业,使学生在练习中获得提高和发展,通过作业环节使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得到延伸,在主动学习中发展语文思维,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核心素养;语文思维;趣味作业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8-012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8.079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要从发现学生的语文思维入手,引导他们深入分析课文内容,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思考,体会课文中的情感和深意,加深学习体验,提高他们的语文探究能力。在教学环节,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发现问题促进思维的积极运转,通过联系上下文内容解决疑问,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实现高效的素质教学。

一、设计游戏导入,在玩中产生学习动机

把小学语文教学和游戏结合起来,设计趣味性的游戏导入,能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体会到快乐,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在设计游戏内容时,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精心设计游戏,使游戏能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让他们自然的进入到探究和思考过程中,掌握课文的主旨。例如,在教学《翠鸟》时,教师可以利用“模仿小鸟”的游戏进行导入,让学生模仿自己喜欢小鸟的声音和飞行动作。在趣味性的游戏中,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高涨,他们都参与到了模仿游戏中,课堂氛围活跃。此时,教师引出新课的内容:“大家知道翠鸟是什么样的吗?”在活跃思维状态下进入到课文的学习中,能让学生深入思考,拓宽思维面,了解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掌握翠鸟的外形特点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字里行间的情感体会作者翠鸟的喜爱之情。

二、以疑促思,掌握课文深意

在学习过程中善于质疑能够促进学生语文思维的发展,在发现问题后,学生能有效调动掌握的语文知识进行深入分析,结合课文题目和课文的重要段落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答案,有效发展他们的分析能力,促进思维的深入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让学生自主学习时要给他们提供轻松的学习环境,使他们能大胆地提出疑问,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创造性的思考,挖掘他们的语文潜力,让他们的学习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在语文课堂上,通过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凸显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他们运用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发现、探索、思考的学习过程掌握语文知识,理解课文的深意。例如,在教学《鸟的天堂》时,在教学环节,教师先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内容,并让他们提出有疑问的地方。通过阅读和思考,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句话中的两个“鸟的天堂”含义一样吗?为什么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色不一样呢?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有选择地进行指导。對于简单的问题,教师要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内容,在独立思考下解决;对于较难的问题,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启发,给他们指导思考的方向。通过提问和解决问题,学生深刻感受到了“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 设计阅读环节,加深阅读体验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阅读环节,设计阅读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通过阅读加深理解,体会作者写作的真正意图,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阅读方法进行指导,使他们通过在阅读中能从课文中提取关键信息,加快对课文的理解,能够从整体上理解课文,深刻感知课文中的内容和情感。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初读、再读、抓住重点段落研读的方式进行阅读。在初读过程中,学生可以解决课文中的生字、生词,把句子读通顺。在再读过程中,学生在理解课文题目的基础上进行深入阅读,一边阅读一边思考,掌握课文内容和题目之间的关系,找出重点段落。在研读过程中,学生认真分析重点段落,体会重点段落在课文中的作用。通过阅读教学指导,学生能够在阅读中读出情感,读出深意,获得深刻的阅读体验。

四、设计趣味性的作业内容,使学习兴趣得到延伸

作业环节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能够让学生运用新学到的知识完成作业题目,巩固所学知识,解决课堂上没有理解的内容,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在设计作业时,教师可以运用以下方式。

(一)设计趣味性的作业

在设计作业题目时,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设计趣味性的作业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能把作业环节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学到的生字和词语编写故事,把所学的词语都用到故事中。新颖有趣的作业形式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他们通过积极思考和大胆想象完成作业,有效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设计实践性的作业

作业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反馈,是教学活动的延伸。在设计作业时,教师可以设计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后,教师可以布置绘画的作业,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描写创作一幅画;在教学《爬山虎的脚》后,教师可以布置观察植物的作业,让学生认真观察一种植物,并把它的形状、特点描写出来。

五、结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让他们产生学习动力,在丰富的教学环节发挥语文创新思维,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发展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他们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中的情境以及文字中蕴含的情感。在主动学习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得到发展,使课堂教学在他们的深入探究中高效进行。

参考文献:

[1] 姚秉含.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D].聊城大学,2014.

[2] 徐碧良.小学语文中核心素养教学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35).

猜你喜欢
语文思维语文教学核心素养
试论在高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探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推论策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