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开放通道:“三不沿”变“三临近”

2018-06-20 06:47李思瑾
当代贵州 2018年19期
关键词:贵阳高铁贵州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李思瑾

曾经不沿江、不沿海、不沿边“三不沿”状态的贵州正在转变为近江、近海、近边发展优势,迎来更多的开放机遇。

4月20日上午,伴随着火车鸣笛,“一带一路”南向通道贵州段测试班列(贵州贵阳—广西钦州)从贵阳南车站改貌物流基地发车,满载货物,一路向南,17小时后到达750公里外的钦州港,再通过海运将出口货物运往海外各国。

从“山阻水隔”到“连接世界”

中国贸促会副会长张伟说:“南向通道构建了中国西部地区与东盟国家新通道的格局,形成了‘一带’和‘一路’的有机衔接。”而贵州,作为南向通道关键节点之一,正发挥着“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接点的重要作用。

早在2017年8月,贵州就与重庆、广西、甘肃签署了《合作共建南向通道框架协议》与通关合作备忘录,明确了以重庆为运营中心,以广西、贵州、甘肃为关键节点,中国西部相关省区市与新加坡等东盟国家通过区域联动、国际合作,打造“一带一路”的复合型国际贸易物流通道。

物流通道建立起来,推动“黔货出山”势在必行。遵义交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目前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西安、重庆建立贵州绿色农产品分销中心,并正在省内布点建设40个农商旅互联综合体项目,同步规划建设80万吨冷库(物流新城30万吨,各县区点50万吨)。

“看得到”的货物在贵州搭建好的对外通道上“奔跑”,而“看不见”的信息也在贵州大地上加速“奔走”。

黔东南州丹寨县龙泉镇卡拉村村民们将自己生产的工艺鸟笼搬上互联网出售,不仅广销全国各地,还走出国门,畅销东南亚近10个国家,卡拉村也由“救济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村”“信息村”。

近五年来,贵州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不断加大,信息基础设施三年会战、“满格贵州”“小康讯”等建设使贵州信息通信呈现出“出省宽、省内联、覆盖广、资费低”的特点。

信息,已成为贵州连接世界的“窗口”。截至2017年年底,贵州全省通信光缆达90万公里,建成贵阳·贵安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行政村实现100%通4G网络、98%通光纤。华为、苹果、腾讯等众多知名企业相继落户贵州,助力贵州数据行业形成良性循环的发展生态。

从“地理枢纽”到“交通枢纽”

“以前我们的‘普安红’茶叶用班车带往浙江,3天时间才能到,现在从兴义上飞机4个小时就到了。时间和成本减少了,销量更好了。”普安县江西坡镇益民茶业专业合作社技术负责人孔麒超说,合作社已有90户人家入股,建有2000亩茶叶基地,今年已采收4000多斤明前茶,畅销浙江一带。

过去运输与出行以“天”计数,现在以“小时”计数,千里山川一日往返。这得益于贵州几条高铁、快铁线路的开通。

时间回溯到4年前,2014年12月,贵广高铁把贵州带入了高铁时代;全国最长横向铁路客运专线——沪昆高铁的开通,更加延伸了贵州的触角:东到长三角经济圈,西至昆明,无疑使贵州更加具备了对接经济发达区域的条件;今年年初渝贵铁路的开通,将贵阳至重庆的时间缩短至2小时。

今年下半年,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将建成通车,只需5小时,就可从香港到贵阳;

2019年,被称为“世界第一条山区高速铁路”成贵高铁将建成通车,届时贵阳到成都只需3小时;

2022年底,从贵州高原“斜切”进入广西的喀斯特山区的贵南高铁将建成通车,贵阳至南宁只需2小时......

贵州地处西南五省地理中心区位,现正从“地理枢纽”逐渐成为“交通枢纽”。未来将呈现贵阳至周边省会城市3小时交通圈、贵阳至全国主要城市8小时交通圈、贵阳至各市州中心城市1小时交通圈。

从“飞鸟不通”到“上天下海”

“连峰际天兮,飞鸟不通。”在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贵州省,经历交通网络从无到有、从有到全的追赶,从高速公路时代到迈进高铁时代,如今正朝立体交通时代迈进。

贵州地处中国西南地理中心区位,现已从“地理枢纽”逐渐成为“交通枢纽”。图为和谐号列车在渝贵铁路上奔驰。(娄伦权/摄)

贵州黔西南州兴义市到浙江省宁波市约2100公里的路途,过去需要一天一夜的车程,2014年10月开始,宁波至兴义的直飞航班开通,只需2小时35分钟的航程。

两地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因交通条件的改善得到了提升,双向交流进程加快。农产品的流通也渐渐提速,黔西南新鲜蔬菜、水果进驻宁波10余家大型超市。

贵州省机场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勇说,近年来贵州民航业快速发展,贵州已实现了民航运输机场9个市(州)全覆盖。机场直线距离100公里范围内民航运输覆盖80%以上的县级行政单位和90%以上人口。按机场数量与国土面积占比计算,贵州省每万平方公里有约0.62个机场,是西南地区机场分布密度最高的省份,超出了全国水平的1.6倍。

2017年2月,威宁、黔北、盘县、天柱、罗甸、都匀等一批新建支线机场纳入了国务院批准的规划。

2017年6月,省政府批准《贵州省通用机场布局规划(2016—2030年)》,规划构建以省会贵阳为中心的全省1小时空中交通圈、以各市(州)首府为中心的全市(州)半小时空中交通圈、以及以县城为中心至县域重点乡镇15分钟空中交通圈。实现17个运输机场(一枢纽十六支)兼顾通用航空功能、17个A1级通用机场、54个A2级通用机场的布局。

在中国西部12个省份中率先实现了“县县通高速”的贵州,未来还将“县县通飞机”。

在水运建设方面,贵州省已累计建设项目35个,基本建成13个,还建成国内首个内河航运专题博物馆——贵州航运博物馆。新增四级航道851公里,改写了我省无高等级航道的历史,全省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4012公里。水陆空立体交通正使贵州喀斯特山区从“孤岛”走向交通圈、经济圈的集群发展。

【我眼中的开放】

威宁自治县斗古镇中关村党支部书记

宫少永

我们村在牛栏江边上,有200多户人家,四分之一居住在峡谷里,其余则居住在数百米高的峡谷顶部缓坡地带。绝壁之下,还有一个岔河组,以前,村民们只能沿峡谷中的羊肠小道,步行大半天,才能抵达镇政府所在地。

如今,有了一条在峭壁上凿出的简易公路。路通了,4G网络也通了。手机网络信号还不错,成了牛栏江峡谷连接世界的桥梁。

有了网络,村里人与外界联系更多了,大家对未来充满希望。我们这里纬度低、海拔高、光照强、温差大,适宜苹果生长,村民们种植的苹果,可以借助网络平台销售,不愁卖不出去。

猜你喜欢
贵阳高铁贵州
中国高铁再创世界纪录
中秋节:62万人坐着高铁游云南
高速通到我的家
“学”字的意义
找朋友
白居易写诗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贵州制造”的前世今生
第一次坐高铁
贵州古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