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海南特区决策回顾

2018-06-20 08:20北京
党史纵览 2018年6期
关键词:海南岛经济特区特区

○袁 成(北京)

2018年,我国的改革开放迎来了第40个年头,也恰逢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40年以来,特别是海南建省办特区以来,海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事业蒸蒸日上,生机勃发。今日海南,已发展成为改革开放的热土和美丽宜人的国际旅游岛。抚今追昔,饮水思源,当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的大决策是怎样作出的?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雏形:建立海南行政区

1980年5月下旬,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的习仲勋到海南岛检查工作。回广州后,他给邓小平打电话建议,认为几十年过去了,整个国家和世界形势发生了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加强防卫,巩固海南”的方针应进行相应的调整。海南不仅是国防建设的前哨,也应当是经济建设的前沿,应当加快海南的开发和发展。

邓小平采纳了习仲勋的意见。在邓小平的关心重视下,海南岛揭开了综合开发的新篇章。

1980年6月30日至7月11日,海南岛问题座谈会在北京召开。7月24日,国务院批转《海南岛问题座谈会纪要》,决定加速海南岛的建设。

1983年4月1日,党中央和国务院以中发[1983]11号文件批发《加快海南岛开发建设问题讨论纪要(送审稿)》,决定以对外开放促进海南岛的开发,发展进出口贸易和旅游事业。海南岛暂不作为特区,但在对外经济合作方面可以大体比照实行特区的有关政策。

1984年2月24日,邓小平在视察了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后同几位中央领导同志谈话,提到了海南岛的开发问题:“我们还要开发海南岛,如果能把海南岛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那就是很大的胜利。”

4月29日,邓小平会见由董事长阿曼德·哈默博士率领的美国西方石油公司和美国基威特公司代表团,在谈到开采南海石油时再次强调:“我们决定开发海南岛。”

按照邓小平的谈话精神,1984年5月3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国务院关于撤销广东省海南行政公署、成立海南行政区人民政府的建议。

共识:将整个海南岛办成经济特区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东南沿海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初见成效之后,邓小平开始筹划海南建省办特区的问题。

1985年7月11日,邓小平和中央有关领导兴致勃勃地谈到4个经济特区的建设问题,他说,当初试办经济特区就有不同意见,但是我们没有争论,下决心干,不干,就闯不出路来嘛!现在看,这个决心下对了。4个特区办得好,为今后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如果说有不足,是没有把海南岛也列入特区。

1986年8月,国务院发出通知,赋予海南行政区以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实行计划单列。

1987年4月,香港有几位华商巨子曾建议:将海南岛辟为特别行政区,采取自由港的办法管理,由港商投资开发。国务院认为,这基本上是“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模式,缺乏可行性,并责成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分管经济工作的谷牧进一步研究提出新方案。

5月,谷牧专程前往广东,与有关人员共同商讨。大家认为,香港几位人士所提办法,一是国内难以接受,二是海南经济技术底子薄,基础设施不健全,也不具备办自由港的条件,而比较赞成国务院几位领导同志酝酿过的意见,即:将海南岛及所辖南海诸岛从广东划出,单独建省,省直接领导县;撤销自治州,设立若干个民族自治县;将整个海南岛办成经济特区;赋予更加开放的政策、更多的经济自主管理权限。

根据这个思路,谷牧写成报告,送请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领导同志审阅指示。在酝酿过程中,虽然大多数人赞同海南办特区的构想,但也有一些人认为,不如把办海南特区的投入放到沿海条件更好的其他地区,产生的效益可能要快些、多些和好些。

邓小平则完全赞同谷牧报告中关于海南建省办特区的思路,要求抓紧组织实施。邓小平的重要意见,对加快海南改革开放和开发建设的步伐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使持不同意见者很快达成了共识:海南不加快开发步伐,发展慢了,对内对外的影响都不好。特区的实践已向人们显示了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威力,如果对海南岛实行特殊政策,就有可能在较短时间内改变整个海南的面貌,使海南迎头赶上台湾。这对祖国的统一大业,将产生深远影响。

定音:中国最大经济特区诞生

1987年6月12日,邓小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南共联盟中央主席团委员斯特凡·科罗舍茨。会谈中,邓小平公开提出了创立海南经济特区的思想,他说:“我们正在搞一个更大的特区,这就是海南岛经济特区。”

邓小平难忘20多年前视察海南时宝岛上的资源优势给他留下的深刻印象。他向南斯拉夫客人介绍海南时如数家珍:“海南岛和台湾的面积差不多,那里有许多资源,有富铁矿,有石油天然气,还有橡胶和别的热带亚热带作物。”他进而向客人乐观地预言:“海南岛好好发展起来,是很了不起的。”

海南岛创办特区在此次会谈中第一次被公之于众。邓小平的这次谈话不但表明了其对中国改革开放政策推行的决心,也体现了其对海南岛开发的重视与期望。

8月,中央在北戴河开会,讨论海南建省开发建设的可能性。会议认为:海南要实行比经济特区更特殊的政策,才能吸引外资,加快建设;海南建省,势在必行!

会后,时任国务院秘书长的陈俊生南下海南,传达了邓小平和党中央的重要指示。

中共海南省委挂牌成立

9月5日,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关于设立海南省的议案》,并授权国务院成立海南建省筹备组,全面负责海南特区建设的筹备工作。

9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建立海南省及其筹建工作的通知》,对海南建省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初步规划。海南大特区建设获得实质性进展。

邓小平对此一直高度关注,积极推进。1988年1月23日,在一份关于加快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报告上,他批示:“完全赞成。特别是放胆地干,加速步伐,千万不要贻误时机。”

1988年4月13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决定,批准设立海南省,划定海南岛为海南经济特区。1988年4月26日,海南省委省政府正式挂牌。

从此,海南以一个独立省份、大特区的新形象出现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之中,揭开了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新篇章。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诞生了!

从此,海南这个祖国美丽的海岛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国防前线一跃而成为全国改革开放的前沿。

猜你喜欢
海南岛经济特区特区
海南人为什么说福建话
临港新片区的法治期待
“早春茶”开采
DC炫特区
论经济特区在我国非均衡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陈云不赞成发行特区货币
试论朝鲜对外经济关系现状及其发展策略
海南岛橡胶树风害坡度的影响特征
俄开设新赌场
阅读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