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患者血透过程中血压变化特点及护理对策

2018-06-20 03:46郭长策吴凤玲
当代临床医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低血压肾病饮食

唐 娟 郭长策 吴凤玲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安庆医院,安徽 安庆 246003)

糖尿病肾脏疾病是糖尿病常见而严重并发症,具有常见性与多发性,受人口老龄化,不良饮食、运动、作息习惯等因素影响,使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此疾病属于全身性病变,临床上以血液透析治疗为主,但因并发症较多,增加了治疗难度,降低了患者存活率。为了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其生存质量,临床护理干预得到了医护患高度关注,本文以我院收治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明确其血压变化特点后,给予了针对性护理干预,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患者,男32例,女28例,最小41岁、最大80岁,平均(58.6±1.5)岁。纳入标准(1)均符合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2)均给予血液透析治疗;(3)均签署知情同意书;(4)均无精神、语言、交流等障碍。将患者划分为糖尿病肾病组与非低血压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比较,差异不显著。

1.2 方法

1.2.1 原因分析 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治疗过程中会出现血压变化,其与低血压、低血糖、饮食及心理状态等有关。

1.2.2 护理方法 (1)低血压护理,治疗时,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血压情况,间隔1h,如果发现血压变化异常,则应缩短监测间隔时间,30min/次,并告知医师,以便于有效处理;如果为低温透析,其温度应保持在35℃左右,通过降低血液温度,使血压保持正常回流,以此达到升压目的;同时,护理人员应指导或协助患者摆放正确体位,即:平卧位,并降低血流速度、观察吸氧状况等。(2)导管护理,患者穿刺部位极易出现感染问题,此后,还可能造成血管通道堵塞,因此,护理人员应关注穿刺导管,利用双腔留置导管,并坚持无菌操作。实践中可使用安尔碘进行彻底消毒,其直径应超过5cm。(3)饮食指导,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为其提供个性化的饮食方案,其中蛋白质、脂肪与碳水化合物所占比重分别为25%、15%与60%,要求其定时、定量饮用高蛋白、低热量及粗纤维食物。(4)健康教育,围透析期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疾病、透析、饮食等相关知识,提高其治疗与护理依从性,使其逐渐养成良好的饮食、服药等习惯。(5)心理疏导,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急躁等不良情绪,而此类情绪影响着康复效果。护理人员应热情接待,并利用合适的语言与其交谈,在了解其身心状况后,给予针对性疏导,消除其消极情绪,使其树立战胜疾病信心。

1.3 观察指标 观察血压变化特点、治疗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等[2]备注:采用医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采取百分制,共20个条目,调查患者满意度;利用生活质量简表,共25个条目,分值与生存质量呈正相关,总分100分。

2 结果

2.1 血压变化情况 经统计发现,低血压发生率为20.00%(12/60),透析后两组基础血压平均值均低于透析前,非低血压组下降幅度大于低血压组,差异显著。见表1

表1非低血压组与低血压组血压变化特点比较

2.2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针对性护理干预后,患者治疗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97.5±2.1)分、(98.4±1.5)分均高于护理前的(83.5±2.8)分、(80.4±2.7)分,差异显著。

3 讨论

对于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而言,其受糖尿病患者广泛存在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的血管影响,透析前后患者血压变化幅度较大,增加了低血压发生几率。本文以我院收治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结果为:透析后1~3h血压变化,与低血压组相比,非低血压组下降幅度相对较大,差异显著。同时,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护理前。因此,医护人员应准确把握患者血压变化特点,并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3]。

根据调查可知,糖尿病肾病患者低血压发生率为25%~50%,与本研究的26.23%一致。同时,透析后1~3h,低血压组下降幅度相对较大,与非低血压组相比,差异显著。因此,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血压变化情况。

护理实践应落实各项基础护理,通过导管护理、饮食指导与心理疏导等,降低了感染发生率、提高了患者机体素质、改善了其心理状况,进而利于其早日康复。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加强并发症护理,如:高血压,护理人员应利用不同宣传资料,使患者及其家属了解遵医嘱服药的重要性,并给予其低钠透析法,同时利用有效的心理疏导,以此控制血压升高,使其保持正常值;低血糖,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及时补充含糖食物,借助科学的饮食指导与及时的血糖监测,以此降低并发症的出现。

由于糖尿病肾脏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及高病死率等特点,工作中血透护士以患者为中心,针对每位患者的特点,采取个体化护理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各种并发症。

综上所述,通过序贯透析模式、低温透析、可调钠模式、饮食指导与心理护理等,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低血压低血糖的发生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参 考 文 献]

[1]周凡力,邹贵勉.含糖透析液对糖尿病透析患者透析低血糖和低血压的影响[J].2010,9(2)291-93.

[2]韦冬霖.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的血压变化特点及护理体会[J].当代医药论丛,2014,02:206.

[3]孙爱慧,贾志英.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血压变化特点及护理探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4,21:114-115.

[4]王朵红,华卓君.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低血压的临床分析与护理干预[N].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01:133-135+138.

猜你喜欢
低血压肾病饮食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春节饮食有“三要”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低血压: 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大问题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肾病防治莫入误区
“重女轻男”的肾病
何为清淡饮食
健康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