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的护理

2018-06-20 03:47苗青青
当代临床医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心肌梗死资料常规

苗青青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022)

老年人心肌梗死患者是多发症状,采取系统的、合理的护理干预可加快其有效恢复[1]。本文对护理干预的应用及效果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到治疗的100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根据住院先后分成对照、实验组,各50例。两者患者在一般线性资料方面,如年龄、性别、病程等,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式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辅助治疗措施。(1)心理护理。对于恢复期老年患者来说,内心比较敏感,在心理方面会存在一定问题。例如,对住院花费的担心等。因此,对于老年患者开展心理辅导,十分必要。护理人员要做好与患者的交流,及时发现并了解患者问题,开展有针对性减压措施,消除他们心理焦虑。同时,还需要把康复信息及时的向患者提供,相应治疗结果给予告知,引导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基础护理。指导患者正确用药,给患者提供良好的住院条件。对血压等基础指标进行观察,出现并发症发生。同时把疾病的特点告知患者,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开展康复运动指导,对患者情绪变化,进行细致观察,积极听取患者所提出的意见。(3)饮食护理。要对患者饮食进行指导,避免患者食用三高类食物,食用清淡的、维生素高的食物[2]。

1.3 评价标准 治疗后,用症状自量表对患者的情绪等进行实测。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1.0软件包,对计量资料使用t值计算,计数资料使用x2计算,使用Spearman’s相关性并分析法进行相关性分析,多变量分析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标准为α=0.05.当P<0.05.视为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从两组患者比较可知,对照组运用提常规护理前后,差异并不明显。实验组患者采用鼓励干预措施前、后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意义。实验组患者临床效果,明显高出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意义。见表1

表1 2组干预前后症状自评量表得分对比

3 讨论

从研究可看出,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前后,差异并不明显。实验组患者采用鼓励干预措施前后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异,临床效果明显高出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综上,针对老年心肌梗死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对其恢复期有效提升,同时增加患者治疗信心,在临床上得到了良好的运用。

[参 考 文 献]

[1]魏颖,陈晓丽,张辉.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的护理干预效果[J].当代医学,2017,07:169-170.

[2]殷梅,李双双,黄静.分析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的护理[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7,03:67-68.

猜你喜欢
心肌梗死资料常规
常规之外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别受限于常规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