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的临床观察

2018-06-20 03:47季爱华朱习海
当代临床医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缺铁性符合率贫血

季爱华 朱习海 王 刚

(响水县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 响水 224600)

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血液内科疾病,其临床多表现为头痛、头昏、记忆力衰退等[1]。该疾病主要是指人体中的外周血红细胞容量逐渐减少甚至低于正常下限,继而导致患者出现贫血症状[2]。诱发贫血的因素较多,其中失血、溶血以及红细胞生成减少是最常见的诱发因素。目前,贫血分类有多种,如可分为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缺铁性贫血等,由于贫血种类不同,因而临床上多以血液指标作为贫血诊断的检测依据[3]。如何采取一种行之有效的检验方法对患者的贫血状况进行诊断,进而为患者的疾病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其意义重大。为了探究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我院将74例贫血患者分为了两组进行研究,现将其总结以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74例贫血患者(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入院)按贫血类型的不同进行分组研究:分别为A组(缺铁性贫血组)和B组(地中海贫血组),每组患者各37例。A组中有20例女性,17例男性;年龄最小为10岁,最大为58岁,平均年龄33.42±2.61岁;其中,病程在1年以上、3年以下的患者有15例,病程在3年以上的患者有22例。B组中有21例女性,16例男性;年龄最小为11岁,最大为58岁,平均年龄33.47±2.59岁;其中,病程在1年以上、3年以下的患者有16例,病程在3年以上的患者有21例。比较两组贫血患者的一般资料发现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对比。

1.2 方法 2组患者均于早晨进行空腹抽血检测,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操作,真空采血时所有患者均使用血常规专用管,静脉血抽取量为2毫升。血液样本采集完毕后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血液检测分析,所有操作步骤均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最后,对检测结果进行科学性分析评估。

1.3 观察指标 分析对比2组患者的Hb(血红蛋白)、RDW(红细胞分布宽度)、RBC(红血细胞)以及RBC/MCV(红细胞计数和平均红细胞容积比值)等各项血液指标水平状况以及检测结果状况。

2 结果

2.1 对比2组患者的Hb、RDW、RBC以及RBC/MCV等各项血液指标水平状况 2组患者经血液检测后,B组患者的Hb、RBC、RBC/MCV血液指标水平比A组患者高,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的RDW血液指标水平比B组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Hb、RDW、RBC以及RBC/MCV等各项血液指标状况对比

2.2 对比2组患者的灵敏度、特异性以及符合率状况 A组患者的灵敏度、特异性以及符合率分别为94.59%、67.57%和78.38%;B组患者的灵敏度、特异性以及符合率分别为97.30%、70.27%和81.0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患者的灵敏度、特异性以及符合率状况对比(n/%)

3 讨论

贫血是目前最为常见的血液性疾病,造成人体贫血的原因比较多,比如造血功能障碍、缺铁、溶血等均可导致贫血的发生。缺铁性贫血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一系列因素造成患者体内储铁量低,进而导致血红素合成作用出现障碍,最终导致贫血产生[4]。根据贫血病因和症状的不同可将贫血分为多种类型,其中最为常见的有: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当前,临床对贫血诊断的重视度仍不够,针对贫血的治疗,往往只是按其贫血类型来制定治疗方案。当下,使用较多的贫血鉴别、诊断方法为血液细胞检测。通过采用血液检验的方法进行贫血分类诊断,同时辅以基因检测等专业检验技术进行鉴别、诊断,该检测手段可以较好地提高诊断的准确率。但是,由于基因检测技术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它要求操作人员有较高的实践操作技能和专业理论知识,加之该检测技术较为复杂,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检测方案的推广和应用[5]。如当下许多中小型县级、社区医院以及基层医疗机构均不具有该检验方案的成熟环境和条件,因而当下的大多数基层医院其贫血鉴别诊断方法仍以分析观察血液检验结果为主。血液检验方法其技术设备的整体要求没有基因检测等专业检测技术的要求高,因而其医疗设备的开支成本相对较低,进而可以较好地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因此血液检验在基层社区医院、医疗机构贫血鉴别诊断中具有更高的实用性。

当前,我院运用血液检验的方法对不同类型的贫血患者进行贫血鉴别诊断。本次研究结果显示,B组患者即地中海贫血患者经血液检验后的Hb、RBC、RBC/MCV血液指标水平明显比A组患者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患者即缺铁性贫血患者的RDW血液指标水平明显比B组患者高,且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相关研究文献指出,由于RDW血液指标水平是经过血液分析仪进行检验的,因此可将其对红细胞的分析观察作为红细胞特异性的参考指数,为此可将其视为血常规检测的指标之一。而本文研究中的检测结果与研究文献观点相符合。MCV、RDW在缺铁性贫血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因此可以将其作为辅助指标用于鉴别、诊断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患者。在本文研究中,A组患者的灵敏度、特异性以及符合率分别为94.59%、67.57%和78.38%;B组患者的灵敏度、特异性以及符合率分别为97.30%、70.27%和81.08%。由表2结果可知,血液检验可以鉴别、诊断贫血类型,且该检验技术更方便、经济、安全。最后,综上可知,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高,可有效鉴别、诊断贫血类型,且诊断准确率高,使用方便、安全,值得推广。

[参 考 文 献]

[1]朱燕忠,宋成.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3):31-32.DOI: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3.020.

[2]王文新,陈红芸.探讨综合性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与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3):89-89.

[3]蒋刚健.贫血鉴别诊断中采用血液检验的临床效果探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1):73-74.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1.047.

[4]向小云.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探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9):144-145.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6.19.098.

[5]吴丽琴.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探究[J].医学信息,2016,29(29):72-73.

猜你喜欢
缺铁性符合率贫血
蹲久了站起来眼前发黑就是贫血?
中医怎么防治贫血
春困需防贫血因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人不能“只靠吃米活着”——没有精神就是“贫血”
CT与MRI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CT、MRI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与眼眶神经鞘瘤影像学鉴别诊断中的研究
严鲁萍教授治疗老年缺铁性贫血的经验
仔猪缺铁性贫血的综合防治
新生仔猪缺铁性贫血的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