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2018-06-21 08:44韩兴玲王惠玲
西南国防医药 2018年6期
关键词:氨磺利培精神分裂症

韩兴玲,王惠玲

精神分裂症(SP)是临床的常见病,随着社会压力增加,发病率逐年增长,患者主要表现为思维、情感、行为分裂[1]。研究指出,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可有效改善SP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是精神病药物对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是临床医生选择药物治疗的关键所在。据统计,女性SP患者比男性多,主要由于女性的情感脆弱,遇到突发事件打击时心理承受力较低,所以,精神分裂症更容易困扰女性[2]。为探讨临床治疗SP的合适药物治疗方案,本研究单独选择90例女性SP患者,分别给予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比较二者治疗女性SP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为临床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0月在医院就诊的女性SP患者90例,根据患者入组顺序编号,采用奇偶数法分为两组,各45例。观察组年龄 28~65(46.89±6.12)岁,病程 1~5(3.10±0.56)年;对照组年龄 27~66(45.88±5.98)岁,病程 1~6(25.00±0.78)年。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在监护人陪同下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3]:(1)符合 SP 诊断标准;(2)无酒精或药物依赖史;(3)对本研究药物无过敏史。排除标准:(1)伴有严重焦虑、抑郁;(2)精神发育迟滞;(3)处于哺乳期或妊娠期妇女;(4)有自杀或暴力倾向;(5)不能完成本研究过程。

1.2 治疗方法 (1)对照组:给予利培酮(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309)治疗,起始剂量为2 mg/d,然后根据患者的病情逐步增加药量,总量范围在 5~10 mg/d,分两次口服。(2)观察组:给予氨磺必利(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231)治疗,起始剂量为0.6 g/d,随后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调整药量,最大剂量0.8 g/d。两组均连续治疗4 w,在治疗期间均停止服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物。

1.3 观察指标 (1)糖脂代谢指标: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 w,抽取患者晨间空腹静脉血2 ml,离心分离血清,-80℃待检。采用AU58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贝克曼库尔特商贸(中国)有限公司]测定三酰甘油、胆固醇及空腹血糖水平。(2)PANSS评分[4]: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 w,采用PANSS对患者病情进行估价,评分越低,表明症状越轻,病情控制越好。(3)不良反应:记录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体质指数变化。

1.4 疗效评定标准[5]显效:治疗后,患者的PANSS评分减少≥80%,症状缓解;有效:患者的PANSS评分减少59%~79%;无效:治疗后,患者的PANSS评分减少<59%,或病情加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体质指数比较 治疗后,两组体质指数均有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表 2)。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体质指数比较(kg/cm )

2.3 两组治疗前后糖脂代谢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空腹血糖、胆固醇以及三酰甘油等脂代谢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两组血脂水平均有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见表 3。

2.4 两组治疗前后PANS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PANS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PANSS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表 4)。

2.5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期间,两组均有出现恶心、嗜睡、便秘等不良反应,观察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表 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糖脂代谢指标比较(n=45)

表4 两组治疗前后PANSS评分比较(n=45)

表5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n(%)]

3 讨论

女性SP疾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患病后,会导致机体各个器官功能减退,影响药物在机体内的吸收和分布,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虽然临床治疗SP的药物种类较多,但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选择合适的药物,其中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的药物应该作为首要选择[6]。

利培酮属于新一代的抗精神病药物,对改善患者阳性症状有显著效果。但治疗中,可引起患者的运动抑制,产生负面影响,影响治疗效果[7]。氨磺必利属于甲苯酰胺类衍生物,可选择性与边缘系统的D2、D3等多巴胺能受体结合,并且能够双重阻断多巴胺受体:低剂量时能够消除突触前体抑制,增加前额皮质多巴胺功能活动,缓解阳性症状;而高剂量时能够阻断突触后体,减少多巴胺结合位点,改善阳性症状。资料表明,氨磺必利是一种有效的5-HT7受体拮抗剂,与其他分子靶点没有相互作用,对改善SP患者病情具有显著疗效[8]。

空腹血糖主要用来反映胰岛β细胞功能,代表胰岛素的分泌功能,血糖过高或过低均会导致机体失衡,造成不良影响。胆固醇是组织细胞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其低水平表达,细胞则无法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三酰甘油为脂质的组成部分,具有供给和储存能源的作用,在正常情况下,血浆中的三酰甘油保持着动态平衡[10]。本研究发现,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氨磺必利与利培酮对于机体的糖代谢影响差异不大,且有利于患者控制血糖。但是,治疗后两组血脂水平均有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氨磺必利与利培酮对机体的脂代谢有一定的影响,且氨磺必利的影响更大。同时,治疗后,两组体质指数均有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也证实氨磺必利可能存在导致脂代谢异常的副作用,需要引起临床用药的关注。

本研究证实,采用氨磺必利治疗的总有效率(95.56%)高于采用利培酮(75.56%),且治疗后患者的PANSS评分明显低于采用利培酮治疗女性SP患者。由此说明,氨磺必利治疗女性SP患者的效果优于利培酮,可更有效改善患者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促进患者认知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情感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发现,治疗期间,两组均有恶心、嗜睡、便秘等不良反应,但氨磺必利治疗患者的发生率(8.89%)低于利培酮(26.67%)。由此提示,氨磺必利治疗女性SP患者安全性更高。

综上所述,氨磺必利治疗女性SP的疗效好于利培酮,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但是氨磺必利对脂代谢的影响大于利培酮,在治疗过程中,应该加强血脂的监测和控制。

[1] 蒋鹏.阿立哌唑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对糖脂代谢影响的对比研究[J].重庆医学,2014,45(1):96-98.

[2] 吕爽,罗春霞.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对糖脂代谢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4):908-909.

[3] 陈方斌,陈琪,潘园园,等.奥氮平对首次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肝脏脂肪含量的影响[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4,47(4):237-241.

[4] 邹卿,孙伟铭,袁也丰,等.阿立哌唑与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血脂影响的Meta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6,26(7):78-83.

[5] 汪莉,隋云川,徐乐平,等.二甲双胍对奥氮平致体重增加精神分裂症患者肝脏脂肪含量的影响[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6,49(1):36-41.

[6] 陈方斌,孙剑,阎同军,等.奥氮平、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后肝脏脂肪含量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5,18(11):646-650.

[7] 张卫华,陈兴阳,汪晓静,等.阿立哌唑对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患者体质量增加的临床效果[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37(3):201-203,206.

[8] Lalande D,Thériault L,Kalinova E,et al.The effect of exercise on sleep quality and psychological,physiological,and biological correlates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a pilot study[J].Schizophrenia Research 2016,171(1-3):235-236.

[9] 孙梦夕,马骏,王潇,等.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早期反应情况及相关因素的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7,97(31):2425-2430.

[10] 周为,谢维爵,胡耀之,等.奥氮平合并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伴攻击行为的男性精神分裂症临床观察[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4,10(3):194-195.

猜你喜欢
氨磺利培精神分裂症
无抽搐电休克(MECT)、氨磺必利联合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的有效性、安全性观察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二维液相色谱测定氨磺必利血药浓度的临床应用分析
氨磺必利临床研究进展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认知行为与利培酮联合治疗精神分裂症残留型的临床疗效分析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22例临床观察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