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病原学调查

2018-06-21 08:44娟,曾
西南国防医药 2018年6期
关键词:性肺炎病原菌呼吸机

张 娟,曾 娟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包括通气>48 h后肺部感染、原有肺部感染者通气后新发感染或撤机拔管<48 h出现肺部感染,为典型医院获得性肺炎[1]。VAP不仅会增加脱机困难度,延长通气时间,而且严重时可能导致患者死亡[2]。冠心病监护病房(CCU)收治的患者病情严重、年龄多较大(多合并基础疾病、机体抵抗能力及生理功能显著下降),为VAP发生高危对象。因此,了解CCU患者VAP发生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对指导VAP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医院CCU收治的240例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均≥48 h)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VAP发生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特点,为临床VAP防治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收集2016年1月~2017年8月医院CCU收治的240例患者临床资料,纳入条件:(1)入住CCU;(2)接受机械通气治疗,且通气时间≥48 h;(3)年龄 18~86 岁;(4)相关资料完整。 排除合并肺结核、肺部肿瘤、急性呼吸综合征、凝血功能障碍、精神异常等患者。其中男148例,女92例;平均年龄(64.28±5.02)岁,年龄>60 岁 168 例,≤60 岁 72例;原发病:急性心肌梗死伴肺水肿136例,急性左心衰96例,重症心肌炎8例。根据VAP发生与否将患者分为VAP组与非VAP组。

1.2 VAP诊断标准[3](1)胸部X线片显示进展性或新发浸润性阴影,肺部湿性啰音;(2)体温>38℃或<36 ℃;(3)白细胞计数>10×109/L 或<4×109/L;(4)支气管有脓性分泌物,对分泌物行痰培养,发现新的病原菌。

1.3 方法 对入选240例的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包括基本信息(年龄、性别、疾病基础疾病、吸烟史、疾病类型)、机械通气时间、侵入性操作、误吸、多种抗生素合用、抑酸剂使用、CCU入住时间、留置胃管与否等。

痰液病原学检测方法:采集VAP患者痰液标本:一次性无菌吸痰管吸取患者深部痰液,或者借助纤维支气管镜经人工气道内采集,保存痰液后及时送检,对标本常规培养、分离及鉴定。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例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对VAP发生危险因素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VAP发生情况 240例中,发生VAP 95例(39.58%),未发生 VAP 145例(60.42%)。

2.2 VAP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 VAP组年龄>60岁、合并基础疾病、有吸烟史、侵入性操作、误吸、留置胃管、多种抗生素合用比例均明显高于非VAP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CCU入住时间均明显长于非VAP组(P<0.05)。见表1。

2.3 VAP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侵入性操作、误吸、多种抗生素合用、机械通气时间长是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表 2)。

2.4 病原学检测结果 95例VAP患者中,共检出病原菌 130株(表3),其中革兰阴性菌89株(68.46%),革兰阳性菌 34株(26.15%),真菌 7株(5.38%)。

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表3 VAP患者病原菌分布

3 讨论

相关报道称[4-5],行机械通气的患者VAP发生率15%~60%,病死率高达25%~50%,因此,防治VAP至关重要。本研究CCU收治的240例患者中,VAP发生率为39.58%,比陆朝强等[6]报道的重症医学科(ICU)老年重症患者的45.33%低。

陈雪梅等[7]研究表明,VAP发生危险因素较多,年龄>65岁、机械通气时间>5 d、糖皮质激素应用、抑酸剂使用等均为VAP发生高危因子。罗林城等[8]研究还发现,误吸、再次气管插管、胃食管反流是老年患者VAP发生的高危因子。本研究发现,CUU患者VAP发生独立危险因素包括:(1)年龄>60岁。老年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明显下降,营养状况较差,为VAP易感对象。此外,老年患者相关组织器官功能有所衰竭,多合并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尤其是有吸烟史的患者,会增加其呼吸道感染易感性[9]。(2)侵入性操作。气管插管操作可能将口咽处细菌直接接种到下呼吸道,增加肺部感染概率;留置胃管会增加口咽细菌定植风险,造成患者口咽处分泌物留滞,增加反流误吸风险。同时气管插管等侵入性操作对气道黏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致使气道纤毛功能有所下降,可能导致气道分泌物难以及时排出,增加坠积性肺炎发生危险性。(3)误吸。误吸易导致消化道细菌定植,进而诱发感染[10]。(4)多种抗生素合用。抗生素在CCU感染控制中应用较多,但多种抗生素使用易导致机体菌群失衡及耐药菌株产生。一旦耐药菌进入呼吸道,则易诱发VAP。(5)机械通气时间长。临床发现机械通气时间越长,VAP发生风险可能越大[11]。这是因为机械通气时间长者需多次插管,进一步导致气道防御功能下降,且会损伤气道黏膜,增加细菌定植风险,进而导致VAP发生[12]。

另外,本研究还对VAP患者进行痰液标本检测,结果显示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8.46%,常见的为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真菌占5.38%。对此建议临床一旦发现VAP,需及时行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依据结果针对性地给药,以提高疗效[13]。

综上所述,CCU患者VAP发生率较高,其发生危险因素较多,建议从以下几方面防治:(1)严格无菌操作。严格执行洗手及其他规范标准,定期消毒医疗器械;同时做好病房内环境管理工作,保持室温22~24℃,湿度55%~65%;控制探视人员,且入室时需穿戴隔离衣、佩戴口罩。(2)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操作时需动作轻柔且准确。(3)预防误吸、反流。对机械通气患者,需抬高床头30-45°,鼻饲后调整为半卧位,15或30 min内勿吸痰或根据病情确定,以减少误吸。口咽分泌物采取间断吸取法。(4)尽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时有效清理气管内分泌物,呼吸机管路7 d更换1次,若被污染则需随时更换。吸痰时保持合适负压,吸痰时间需<15 s,动作轻柔。另外还应加强患者呼吸道管理、口腔护理、体位管理等,以预防或减少VAP发生。

[1] 李丽萍.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分析及集束化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估[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2):41-43.

[2] 吕沛华,曲淼,王忠东,等.重症医学科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防控措施[J].西部医学,2015,27(7):1116-1118.

[3]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预防和治疗指南(2013)[J].中华内科杂志,2013,52(6):524-543.

[4] Frohlich MR,Meier MT,Staudacher D, et al.Prevention of vent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at the University of Zurich intensive care unit.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an intensive problem[J].Krankenpfl Soins Infirm,2014,107(9):30-31.

[5] 张之阳,王光英,赵浩天,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流行病学[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7):1677-1680.

[6] 陆朝强.重症医学科老年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2014,43(17):2213-2215.

[7] 陈雪梅,杨宁.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和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J].中国药房,2015,26(20):2777-2779.

[8] 罗林城,段永建,游曼清,等.老年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及病原菌研究[J].四川医学,2017,38(5):564-567.

[9] 袁烁,张威威.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措施[J].医学临床研究,2016,33(6):1069-1072.

[10] 王龙梅,俞兴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分析[J].安徽医学,2017,38(3):301-303.

[11] 符春花,周保娇,李珍美,等.综合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J].现代预防医学,2017,44(8):1528-1531.

[12] 吕雪.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5,44(21):2482-2484.

[13] 鲁召欣,宋永欣,解建,等.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2014,21(18):2819-2821.

猜你喜欢
性肺炎病原菌呼吸机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杧果采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研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多重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6种常见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应用美罗培南治疗的临床观察
人感染H7N9禽流感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
盆腔炎性疾病病原菌的分布特征与治疗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