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对膀胱全切术后永久性造口患者的效果

2018-06-21 08:44宋媛媛
西南国防医药 2018年6期
关键词:腹壁造口出院

宋媛媛

膀胱癌的发病率居我国男性泌尿系统恶性肿瘤首位,全球每年约30万新发病例,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膀胱癌患者多数需要进行全膀胱切除术,术后患者需行回肠代膀胱皮肤造口术或输尿管皮肤造口术,永久性佩戴造口袋,并且需要患者自行护理,对患者术后的心理及生活造成诸多负面影响[1]。近年来,膀胱肿瘤的发病率有所上升,接受膀胱全切术后永久造口的患者也在增加,对患者的自护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也成为关注的焦点,以往的护理方式已不能完全满足患者需求。医院从2016年开始,在以往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个性化护理方式,显著提高了膀胱全切术后永久造口患者的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选择2014年3月~2017年3月在医院行膀胱全切术后永久性腹壁造口的患者76例。肿瘤病理类别:膀胱移行细胞癌59例,膀胱鳞癌9例,膀胱腺癌8例;TNM分期:T2N1M0期35例,T2N0M0期41例。纳入标准:行膀胱全切术后永久性腹壁造口;住院15~34 d;无贫血及恶病质。排除标准:器官功能衰竭;水肿、腹腔或胸腔积液;术后并发严重合并症。按入院时间段分组,2014年3月~2015年12月为对照组(38例),男35例,女3例,平均年龄(52.13±6.35)岁;2016 年 1月~2017 年 3 月为观察组(38 例),男 33 例,女 5 例,平均年龄(53.51±7.59)岁。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按照膀胱全切术后永久性腹壁造口患者的护理方式实施常规护理,包括简单的疾病相关知识宣教、造口自我护理指导、术后饮食指导、注意事项嘱咐及出院后随访等。

1.2.2 观察组 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同时进行个性化护理。(1)入院第1 d:采用由 Kearney和Fleische设计的自我护理能力测量量表(ESCA),对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进行评估;采用面对面交谈的方式,与患者共同探讨目前最主要的问题,达到个性化评估的目的。(2)术后住院期间:根据对患者自护能力的评估情况,引导患者发散思维,提出问题并与护士进行探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可行的个性化计划目标,责任护士指导计划的实施。在计划实施过程中,责任护士组织同类疾病患者间进行小组讨论,并引导患者分享心得体会、提出问题和护理建议。同时总结经验,对于成功解决的问题进行分享,对于没有达到目标的进行原因分析,以提高个性化护理效果。除小组讨论外,还采取专题讲座、观看多媒体视频、发放问题解决手册等方式,帮助患者提高自护能力。其中,小组讨论、专题讲座、观看多媒体视频为 1 次/w,30~40 min/次。 (3)出院后:每周电话随访1次,对于患者存在的问题给予电话解答。

1.3 评估方法 入院第1 d和出院6个月后,分别用ESCA评估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用中文版的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ESCA分为4大部分共43个条目,包括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自我责任、健康知识水平。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的自护能力越强。SF-36量表包括8个维度(0~100分)和1个健康变化自评,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4]。量表调查由患者独立完成或患者口述家属填写完成,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和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假设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自护能力比较 入院第1 d,两组自护能力总分及各维度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出院6个月后,两组的自护能力评分均高于入院第1 d(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入院第1 d的SF-36各维度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出院6个月后,两组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 2。

表1 两组自护能力评分比较(n=38)

表2 两组SF-36量表评分比较(n=42)

3 讨论

膀胱全切术后永久腹壁造口改变了患者原有的排泄方式,并将伴随患者一生,患者需要学会自我护理。但是,传统护理对患者自护能力不够重视,造成许多患者在出院后自我护理水平较低,部分患者甚至只能由家属帮助[2]。本研究中,医护人员针对膀胱全切术后永久性腹壁造口患者特定的心理及生理特点,在以往常规护理基础上,在观察组患者入院后,首先评估其自我护理能力,鼓励患者开发思维、提出问题,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提高膀胱全切术后永久造口患者的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显示,出院6个月后,两组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入院第1 d,且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实施个性化护理之后,患者相关知识水平得到了提高,有利于患者自信心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建立。从表2数据可见,观察组的社交能力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个性化护理后患者愿意参与社交活动,有助于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与王海燕等[3]的研究结论一致。

笔者体会,个性化护理方式通过针对患者的自护能力进行评估,可以发现患者存在的问题,并通过与患者相互交流形成共识,帮助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解决方案,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地个性化护理,并通过组织患者间小组讨论,不断地总结分析,提高个性化护理效果[4]。同时出院后定期进行电话随访和家访,延伸了个性化护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个性化护理不仅能帮助患者提高自我护理能力,还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生理状态,提高社交能力及出院后的生活质量,使膀胱全切术后永久性腹壁造口患者尽可能恢复正常生活。

[1] 杨金儿,王卫红,费素定,等.膀胱全切腹壁造口患者的术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1):1017-1018.

[2] 王蓓.激励式护理干预对弥漫性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变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5,36(9):1065-1066.

[3] 王海燕,宋秀玲.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膀胱癌术后膀胱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22):11-14.

[4] 张双,张志茹,潘翠柳.ADOPT护理模式对结肠造口病人护理知识和适应水平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6,30(9):3244-3246.

猜你喜欢
腹壁造口出院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鱼刺致不典型小肠腹壁瘘并脓肿形成1例
皮桥造口在预防性回肠造口临床中的应用及观察
微信授权式教育在尿路造口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延伸护理在出院糖尿病患者中的实践研究
第五回 痊愈出院
结肠造口并发症类型分析及预防措施
“第九届全国疝和腹壁外科学术大会”通知
再次剖宫产腹壁横纵切口150例分析
不同支撑方式对袢式回肠造口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