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融合应急卫勤指挥决策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2018-06-21 08:44谢嵩源张新颜
西南国防医药 2018年6期
关键词:移动信息卫勤终端

颜 励,谢嵩源,张新颜,陈 华

作者单位:572000海南 三亚,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颜 励);成都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科(谢嵩源,陈 华);成都军区总医院信息科(张新颜)

作者单位:572000海南 三亚,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颜 励);成都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科(谢嵩源,陈 华);成都军区总医院信息科(张新颜)

通信作者:谢嵩源,E-mail:21492382@qq.com

近年来,自然灾害、重大事故及公共卫生事件等发生后,军、地医学救援力量形成军民融合应急医学救援体系,共同展开营救。为了实现军民融合、优势互补、双向转移、相互开放、共同促进发展的新机制,达到军地医疗信息共享、卫勤资源同享的目的,提高应急医学救援效率与能力,本研究提出军民融合应急卫勤指挥决策平台(以下简称平台)的设计构想,并通过程序开发得以实现。

1 需求分析

该平台需解决以下问题:一是信息共享:军地救援力量通过各自的信息平台进行救援信息的搜集和汇总,军地之间没有有效的沟通“桥梁”,难以以最快的速度建立起医学救援信息汇总渠道和机制,影响了信息共享的速度[1];二是协同指挥:军地救援力量多且来自不同单位,救援力量的情况及部署互不了解,缺少统一的指挥平台,导致卫勤指挥效率低;三是信息安全:军队救援力量部分信息涉密,对信息的传输、共享等安全技术手段要求更高[2]。

2 平台的总体设计方案

2.1 组成部分 平台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应急卫勤指挥决策系统、移动信息采集终端以及应急卫勤信息数据库(图1)。应急卫勤指挥决策系统是平台的核心,可与移动信息采集终端进行通信,实现数据的收集、整理、管理工作,为指挥决策部门提供实时数据资料;可支持应急预案生成、形成应急部署方案、物资调度方法;可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形成应急卫勤救援态势图,实时获取军地医院、医护等救援力量信息,联合指挥军、地卫生应急力量进行应急医学救援;可实时获取军地药材、血站等保障资源信息,统一调度,实现联合保障。

移动信息采集终端的设计应轻便、坚固、防水、防尘、防震,兼容多种通信技术,如卫星通信、移动通信及互联网等,采用军用级数据和通信加密技术,以保证设备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采用Android系统的智能手机,并基于Android系统开发移动信息采集软件,可通过GPS或北斗卫星导航模块,实时获取灾情的变化、医疗救治情况、医学救援力量及医疗物资分布等数据信息,为应急医疗指挥决策提供依据;可以通过蓝牙模块与远程生命体征与环境感知装备相连,获取人体基本生命体征与相关环境参数,并传输给应急卫勤指挥决策系统。

应急卫勤信息数据库存储了应急卫勤指挥决策所需的全部数据,包括电子地图、应急预案、医院、医生等应急医学救援力量、药材、血站等保障资源信息,以及通过移动信息采集终端采集到的灾情信息、医疗救治情况、救治人员与医疗物资分布信息等数据。应急卫勤信息数据库设计上要求采用安全性高、兼容性强的数据库软件,可通过数据接口与各系统交换数据,方便信息共享;具备数据实时与异地备份、恢复及灾难恢复等安全措施;表单设计紧贴实际需求。

2.2 网络环境 平台采用有线与无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组网,有线方式依托互联网进行数据传输,并建立虚拟专网(VPN),无线方式依托地方移动通信网络,并进行基站加密。平台的网络拓扑结构见图2,平台可通过互联网与军地各级卫勤指挥机构(战区卫勤处、省卫计委、市卫计委等)、军地各级医疗救治机构以及军地应急医学救援资源保障机构(血站、药材库等)相连,实现卫勤指挥、信息共享和资源调度等。移动信息采集终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与应急卫勤指挥决策系统相连,进行数据传输。如此设计既方便平台部署、军地共用,又能保证数据传输的保密性、安全性。

图1 军民融合应急卫勤指挥决策平台框架

2.3 设计结构 平台采用浏览器/服务器(B/S)结构和客户端/服务器(C/S)结构混合设计。应急卫勤指挥决策系统要求按B/S结构设计,核心系统部署在卫勤指挥中心的服务器上,方便系统的开发、维护和使用;各级指挥机构、救治机构、资源保障机构可通过连接到平台网络的终端(计算机、平板电脑、移动终端)使用系统的功能,方便协同指挥和信息共享;移动信息采集终端的信息采集软件要求按C/S结构设计,将任务合理分配到客户端和服务器端进行处理,降低系统的通讯开销[3]。在网络通信不畅的情况下,移动信息采集终端可独立完成信息采集、存储工作,待通信恢复后,及时向应急卫勤指挥决策系统传输采集信息。

3 功能模块设计

3.1 应急卫勤指挥决策系统

3.1.1 信息收集与处理 全方位、及时、准确地获取灾情、医疗救治等数据信息,是保障整个医疗卫生救援工作迅速、高效、有序进行的基础[4]。信息的收集与处理模块接收移动信息采集终端的传来的数据包,进行解析,存储到应急卫勤信息数据库,结合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分析,获取灾情、医疗救治情况、医学救援力量与医疗物资分布等数据信息。通过数据接口与外部系统相连,可查看受灾地域的卫勤力量、药材存储、血液存储等情况。

3.1.2 决策支持与指挥 系统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大数据处理,智能分析现场情况并匹配相应预案,为应急卫勤指挥提供决策支持,生成应急救治方案,包括医疗人员的分配方案及医疗物资的调配方案等。通过指挥平台的指挥通信模块,可向各级医疗救治机构、资源保障机构下达视频、语音和文字方式的指挥调度命令,从而展开军民融合的组织调配,包括对医学救援力量及医疗物资装备的运输调度,对伤员的分类、救治、后送的安排,以及后送医院的紧急床位调配。同时,可通过移动信息采集终端,实时获取医学救援的数据信息,包括灾区受损程度、人员伤亡程度、医学救援需求等,从而对应急卫勤指挥决策进行实时调整。

3.1.3 应急预案智能化处理 将历史发生的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灾情的应急救援方案进行预处理,根据灾情的类别、级别、发生时间、地域、环境、伤亡人数等元素进行模块化分析,通过大数据处理可估算出不同模块需要的救援力量、物资需求等元素。灾情发生时,根据所收集的信息,系统对灾情模块化分解后,通过智能分析形成相应的应急预案,为初步的救援救治行动提供依据。每次处理结束后,通过机器学习,系统不断增强对灾情的分析能力,从而提高应急预案的准确性。

3.1.4 应急资源融合性调度 军民融合的优势在于资源共享,充分发挥资源共享的优势在于资源调度,包括军地医学救援力量、救援物资、血站血液及物资储备等的调度规划。通过军地共享的数据资源,建立物资调度模型,以调度时间最短为优先选择目标,综合利用包括最短路径算法、层次分析法在内的多种处理方法,以得到最合理的应急物资调度策略。

3.2 移动信息采集终端 移动信息采集终端基于Android系统进行开发设计,Android系统拥有丰富的类库,同时开放性和兼容性好,利于系统之间的信息连接[5]。该终端系统包括用户管理、信息管理、应急医学救援资源实时分布管理、远程生命体征与环境感知(通过蓝牙连接外设)等功能模块,以及本机SQLite数据库。移动信息采集终端基于移动通信网络与应急卫勤指挥决策平台相连,实时共享灾情及救援信息。

3.3 应急卫勤信息数据库 数据库包含两类数据,一类数据为静态数据,即一次录入后短时间内不会有所变动,包括最新版电子地图、军地应急预案、军地医疗机构(医院、疗养院、疾控中心、药材库、血站、应急分队)的地域部署、联系方式、医护人员、卫生床位、保障资源等情况。另一类数据为实时采集数据,即在应急医学救援中采集的各类数据,包括医疗救治情况、药品使用情况、物资消耗情况等内容,结合应急卫勤指挥实际情况,实时更新以下几套统计表:一是已出动的应急卫勤力量统计表,包括医疗队、防疫队数量、人数、装备、部署等内容;二是医疗工作统计表:包括医疗队、医院接诊、收治、手术、前接、后送等内容;三是药品器材统计表:可包括品种、数量、价值等内容;四是卫生防疫及心理救援统计表:包括消杀面积、心理咨询人次、宣教资料等内容。根据需求不同可随时增加动态数据内容。

图2 军民融合应急卫勤指挥决策平台网络拓扑图

4 系统开发与平台部署

4.1 开发环境 开发平台为Java EE7 SDK Update 1,开发工具为Eclipse,数据库应用Oracle 11g,服务器操作系统为Windows Server 2008 R2,客户端操作系统为Windows XP/Windows 7。系统前台采用JSP网页模式,后台采用Oracle数据库,采用JDBC(Java Database Connectivity)来连接数据库。

移动应急统计上报系统采用(C/S)模式设计,开发平台为Java EE6(JDK)7u21,开发工具为Eclipse+ADT(Android Developer Tools),移动终端数据库为SQlite,移动终端操作系统为Android 4.0。

4.2 平台部署 由于此平台依托开放方式的网络环境和数据接口,所以在军队或地方的卫勤指挥机构均可部署此平台,通过网络实现军民融合的卫勤指挥。

图3 军民融合应急卫勤指挥决策平台应用效果图一

图4 军民融合应急卫勤指挥决策平台应用效果图二

5 应用效果及总结

本研究从平台组成、网络环境、设计结构方面提出军民融合应急卫勤指挥决策平台的总体设计方案,通过对指挥系统、移动信息采集终端和应急卫勤信息数据库的功能模块设计开发,初步形成了军民融合应急卫勤指挥决策平台,基本实现了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决策分析等功能(图3);在应急响应模块中可实时查看应急医学救援的人员、物资、车辆等分布(图4)。

总之,该系统有效解决了军民应急医疗资源共享,加强了军地联系,实现了军民融合的应急卫勤指挥及应急救援。

[1] 谢嵩源,谢孟,谢建福,等.军队地震医学救援应急卫勤统计平台研究与设计[J].医疗卫生装备,2014(3):39-41.

[2] 谢嵩源,谢孟,廖忠友,等.加强军队地震医学救援应急卫勤统计建设的思考[J].东南国防医药,2013(4):422-423.

[3] 百度百科.B/S与C/S软件设计结构[EB/OL].http://wapbaike.baidu.com./2015-4-20.

[4] 蒲卫,陈宇行,刘运成.军队应急医疗救治指挥信息系统研究与实现[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1,18(8):737-739.

[5] 杨丰盛.Android应用开发揭秘[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移动信息卫勤终端
X美术馆首届三年展:“终端〉_How Do We Begin?”
通信控制服务器(CCS)维护终端的设计与实现
GSM-R手持终端呼叫FAS失败案例分析
烧伤伤员综合救治卫勤保障经验
千里移防,卫勤保障不中断
微时代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创新
黄梅戏在数字媒体环境下的传播途径
某部抗洪抢险卫勤保障经验做法
提升抗震救灾部队卫勤保障能力的建议
ABB Elastimold 10kV电缆终端及中间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