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留左大鼓对留左吹打乐的传承与发展

2018-06-21 16:26铃凯
艺术评鉴 2018年7期
关键词:传承发展

铃凯

摘要:留左吹打乐的起源地——南京市六合区长芦街道留左社区,距今约1000多年的隋唐时期,后由基层文化工作者即留左吹打乐第六代传承人曾先文进行多年的挖掘整理后,由中国民族打击乐学会副会长裴德义老师进行乐曲上的重新编配,于2002年形成了展现在世人眼前的留左大鼓——普天乐,有着千年历史的留左吹打乐在2007年被江苏省政府列入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希望通过对留左大鼓——普天乐的研究,能更深层次的了解其对留左吹打乐的历史以及是如何在传承的基础上加以发展的。

关键词:留左吹打乐 民族打击乐 传承 发展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07-0013-03

一、留左吹打乐历史起源

留左吹打乐发源于南京市六合区长芦地区,它的产生和发展与古代军旅战争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民族打击乐史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是军风、民俗互相融合发展的历史记忆,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早在汉唐时期,留左的土地上就曾驻守过各个朝代的将领,也是重要的古代战场,平坦的地形和发达的水路使它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相传距今在1300多年的隋唐时期,百万罗家军安营扎寨在现在的南京市六合区留左、留中、留右的地界内,长久的驻军使罗家军避免了征战野营军队的流动性,军队休战时常为百姓提供帮助,日积月累与当地的老百姓结成了深厚的军民情谊,当地后人为了纪念罗家军,在留左地界内建有“罗家庙”。由于罗家军爱民善战,每每胜仗凯旋,百姓们便杀猪宰羊,玩着各式提灯吹吹打打地到军营中犒劳将士,这时军营中也鸣响大小战鼓,以示谢意。长年累月,军乐民乐相互揉合,形成了流传至今具有独特风格的“留左吹打乐”。

二、从留左吹打乐到留左大鼓的演变

地方百姓与长时间驻扎的军队关系融洽,情感深厚,军营凡出征、凯旋、调防及节日庆喜,老百姓们便自发组织为军队送来慰问品,奏响锣鼓,舞提灯,到军营进行欢庆,军营为了向百姓致谢,也擂鼓鸣金,奏响军乐。久而久之,军乐、民乐揉合,逐步形成具有固定乐律和风格的留左吹打乐。留左吹打乐的传统曲目与乐队编制基本上可分为“大曲”和“小曲”两种体系。

其中,“大曲”是在清朝年间由留左吹打乐原生态打击曲谱《杀四门》《点将上位》《单枪》《双枪》《迎军归》等古谱浓缩而成,无论是从曲名到曲风还是乐器使用等,均有古代“军乐”之仪仗、行进的缩影。通常,传统“大曲”主要运用于节日盛会类的大型风俗活动场合,表演形式有行进的“过街”和驻足的“大场”两种,并常与民间提灯表演相结合,场面气氛热烈,风格粗犷,气势磅礴。其形态结构属于曲牌体套曲,其中连接成套的各个锣鼓段演奏顺序和锣鼓点相对固定,程式性强。乐器配置方面,起初大曲以锣鼓等打击乐器为主,后经过历史传承,不断变革,已成为纯民间鼓舞民乐,将历史传承的“忠勇曲”演变为“忠孝曲”。

留左吹打乐在古时长芦寺庙会中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节目。随着时间的推移,后人为了满足演奏过程中巡游移动便捷,传承人们制作出了抬轿式与肩背式“留左锣鼓架”,曲谱中又增添了“小曲”,即辅以丝竹管弦乐器,形成“轻吹重打”的乐队组合,常用乐器有大鼓、堂鼓、小鼓、抄锣、大锣、小锣、大拔、小拔、吱呐、二胡、笛、笙等。

随着时代的进程与历史的变迁,到了改革开放以后,留左吹打乐文化艺术几近失传,原生态曲谱已经基本消失,后经基层文化工作者、留左吹打乐第六代传人曾先文同志多年的挖掘、整理、复原,编排出的留左大鼓展现出了《大曲》《小曲》的原貌,演奏者均是当地农民或下岗职工中的文艺爱好者。表演时略微简单、粗糙,但很有原生态的活力,承袭了当年的原模原样。后再由中国民族打击乐学会副会长裴德义先生在保留精华和打击乐风格的基础上改编创作,在大小曲的基础上加入了中国传统鼓谱,调整表演时的演出场面,多番修改后形成当今展现于世人眼前的留左大鼓——《普天乐》。

三、留左大鼓的传承

从第一代可以追溯到的传承人张有洲起,下续传承人共有六代,其中规模较大的是第六代传承人曾先文的“留左大鼓”。“留左大鼓”,全称南京留左大鼓表演團,是在流传至今的留左吹打乐的基础上进行复原、提高、创新而形成的民间特色表演团队,在曾先文等人的不断努力下,2007年留左大鼓申遗成功,留左吹打乐被列入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随着时代的变迁,改革开放后留左吹打乐几近失传,大部分宝贵的古时曲谱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丢失,“罗家庙”也遭到了损毁。这一时期后的传承只能凭借着老传承人们的口口相传,后经基层文化工作者、留左吹打乐第六代传人曾先文同志多年的挖掘、整理、复原,才使这其中的核心表演曲目《大曲》《小曲》得以重现。再由中国民族打击乐学会副会长裴德义先生在保留精华和打击乐风格的基础上改编创作,丰富配器,形成了由南京留左大鼓表演团排演出的留左大鼓——《普天乐》。

当时作为长芦文化站站长的曾先文退休后,并没有意想中的失落,因为曾经在职时无法分身达成的梦想,现在有了大把的时间去实现。单人独干,虽然各个方面的条件都很欠缺,但曾先文凭着他对这一民间文艺的热爱和坚持不懈的行动使这一艺术瑰宝重新呈现于世人眼前。现如今在留左大鼓表演中所使用的中国大鼓里,最大的一面鼓直径2.2米,高1.8米,重340公斤,它和三面直径一米的铜锣以及高、中、低音打击乐器,相辅相成,气势磅礴,震撼人心,后被誉为“金陵第一鼓”。

四、留左大鼓的发展

新编创的留左大鼓是对留左吹打乐的彻底的革新,摒弃原先所有的民族管弦乐器的伴奏,并在全曲开头引子部分新添加了一些号角类氛围乐器,其余全部采用有音高和无音高的民族打击乐器构成全曲,气势磅礴,震撼人心。

引子部分由四只召军筒,四只长尖号吹奏开场,悠扬深沉,再由打击乐声部建鼓引入,左右手交替大力度敲击的节奏由慢渐快,立刻把观众带入远古时期军队凯旋回营,以军中鼓乐向百姓传递得胜讯息的激动情境。

随后118件打击乐器在一曲、二曲、三曲、四曲中轮番演奏。演奏时时而摧枯拉朽万马厮杀,时而清耳悦心、轻快愉悦,既有鼓、锣、钹齐奏和鼓棒相击及击边的民族打击乐演奏技法表演,又有婉约动听象征南京市市花的48面梅花锣敲打演奏出的六合民歌《茉莉花》旋律,层次递进分明,故四个部分又分别称为《出征鼓》《得胜鼓》《欢庆鼓》与《茉莉颂》。

在演奏中的26只中国大鼓中,最大的一面鼓直径2.2米,高1.8米,重340公斤,它和三面直径一米的铜锣以及高、中、低音打击乐器,相辅相成,被誉为“金陵第一鼓”。“金陵第一鼓”音色浑厚低沉,演奏时带给听众为之震撼的低音,大铜锣与大鼓同为低音声部,但节奏较为简单,金属音色却起到了重要的气氛烘托作用,演奏时给听众眼前呈现出气势强大,铠甲装备精良的军队形象。罕见的大尺寸鼓、锣在带来浑厚低音的同时,视觉上给观众带来冲击,神威磅礴,震撼人心。

较之初期与中期的留左吹打乐,留左大鼓更加注重乐曲的演奏布阵与阵型变换方式以及添加了更加丰富的打击乐器种类,以复原古代战场的恢弘气势,得以呈现出震撼人心的演出效果,编创者对留左吹打乐原先表演阵势进行复原与扩充,并以示意图的形式将其体系化、规范化。演出服装历经了多次变革,现在在表演时穿着的的古代将士服装,就是按照留左吹打乐历史记忆,使罗家军威武轩昂的盛装得以再现。“留左大鼓”将原先“留左吹打乐”的听觉艺术发展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视觉效果的呈现。

五、结语

作为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的“留左大鼓”能够走到今天,并非偶然,它的成功经验首先是得益于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据史书记载“留左大鼓”已經流传了1300多年,而且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里“留左大鼓”经历了军营文化、佛教文化、民族民间文化三大文化基因的演变和发展。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民族民间文艺看似技法简单,却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受一个或多个时代背景影响,具有强烈的地域文化生活色彩,是一个地域千百年历史的缩影。有“根”的文艺,才是耐得住世人反复寻味,禁得起时间长久打磨的。

其次,在城乡建设大力度推进的发展中,留左大鼓逐渐改变了“土生土长原生态”的传播环境,表演场地由乡村推往城市,在繁华的都市广场进行展示演绎,让来自五湖四海的人群接触,感受到这一来自千百年民间文艺历史精髓震撼人心的视听效果。

最后,最不能忘记的是对这一逐渐流失,挖掘困难的民俗瑰宝抱着高度的热情,不惜一切保持着坚守精神的基层文化工作者——曾先文。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得到更多人的了解、关注、保护和传承,他作为群文战线上的一名老兵,为此一直努力,奉献了他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这份坚持是值得人们尊重与敬佩的。

参考文献:

[1]长芦镇志编纂委员会.长芦镇志[M].北京:中国工商出版社,2006.

[2]张可.“留左大鼓”的成功之处[J].艺术百家,2009,(02):72-74.

[3]胡行岗.城镇化背景下“留左吹打乐”的文化传承与保护[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3,(03).

猜你喜欢
传承发展
区域发展篇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我们究竟来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