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插水稻叠盘暗出苗育供秧模式示范成效初报

2018-06-22 02:43寿建尧黄淑浩浙江省诸暨市大唐镇农技站80浙江省诸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800浙江省诸暨市直埠镇农技站87
上海农业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单季诸暨市晚稻

冯 伟 寿建尧 黄淑浩 (浙江省诸暨市大唐镇农技站 80;浙江省诸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800;浙江省诸暨市直埠镇农技站 87)

水稻叠盘暗出苗育供秧技术是由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诸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专家多年来联合攻关共同研发的水稻育供秧新模式,是指由育秧中心完成育秧床土(或基质)准备、种子浸种消毒、催芽处理、流水线播种、温室叠盘、保温保湿出苗等过程后,将针状秧苗连盘提供给用秧户,再由用秧户在炼苗大棚或秧田完成后续育秧过程的一种“1个育秧中心+N个育秧点”的育供秧模式。笔者于2015—2017年在诸暨市开展了该技术模式的示范。现将水稻叠盘暗出苗育供秧模式的主要优点和示范成效介绍如下,以促进该技术模式的推广应用。

1 主要优点

1.1 提高育秧技术到位率

水稻叠盘暗出苗育供秧技术由专业育秧中心完成叠盘出苗,全面落实选用优良品种、进行种子处理、应用育秧基质,并选择适宜播种期和播种量,出苗前合理调控温度和水分等措施,育出的秧苗出苗整齐、出苗率高,且可减少或避免小规模分散育秧容易出现的播种期偏迟、播种量偏高、烂芽死苗、秧苗瘦弱等现象。

1.2 大幅提高供秧服务能力和供秧范围

水稻叠盘暗出苗育供秧与玻璃温室育供秧相比,空间置盘量可增加6倍以上,室内出苗时间由5~7 d缩短到2.0~2.5 d,供秧能力提高12倍以上。在秧苗运输环节,由于出苗秧盘可叠盘运输,运输成本降低,运输距离也可加长,因此供秧范围大幅扩大。

1.3 降低育秧成本

水稻叠盘暗出苗育供秧不仅使设备利用率、劳动效率、秧苗质量、成秧率等指标有所提高,还可节省种子用量25%左右,从而使育秧总成本下降15%。

1.4 避免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和投入

水稻叠盘暗出苗育供秧可大大提高现有育秧中心的育供秧能力和服务范围,中小规模的种粮大户和合作社不用重复建设育秧中心、购买育秧设备,可直接从育秧中心购买秧苗,这不仅可以减少育秧设备投入,还可节约农业设施用地。

1.5 促进水稻增产增收

水稻叠盘暗出苗育供秧由于提高了育秧能力、降低了育秧成本,且水稻产量增加了5%左右,因此水稻增产增收效果十分显著。

1.6 促进机插水稻稳步发展

水稻叠盘暗出苗育供秧是现代农业生产的新模式,对促进机插水稻稳步发展有积极作用,该技术模式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机插育秧难的问题,实行集中育供秧还可大幅拓展供秧规模,提升服务能力,实现水稻机插育秧规模化、专业化和集约化,从而进一步促进机插水稻的稳定发展。

2 示范成效

2.1 示范情况

2015年在诸暨市山下湖、江藻、枫桥、陶朱、王家井等9个乡镇开展了水稻叠盘暗出苗育供秧模式示范试验,示范面积为1845.33 hm2,其中早稻示范面积504 hm2、单季晚稻示范面积853.33 hm2、连作晚稻示范面积488 hm2。2016年参加水稻叠盘暗出苗育供秧示范的乡镇增加到22个,供秧面积3870.67 hm2,其中早稻示范面积1220.67 hm2、单季晚稻示范面积1450.67 hm2、连作晚稻示范面积1199.33 hm2。2017年参加水稻叠盘暗出苗育供秧示范的乡镇增加至25个,供秧面积7504.07 hm2,其中早稻示范面积2088.13 hm2、单季晚稻示范面积3416.67 hm2、连作晚稻示范面积1999.27 hm2。

2.2 示范成效

2.2.1 秧苗素质好,缺空率低

示范结果表明,采用水稻叠盘暗出苗育供秧技术的秧苗素质好,秧盘内秧苗分布均匀,移栽到大田后空缺率低,基本苗数足。以“中早39”为例,叠盘暗出苗育秧比对照移栽时叶龄增加0.2叶、苗高增加3.7 cm、单株总根数增加0.8根、单株白根数增加2根、单株茎基宽增加0.1 mm、每盘成苗数增加1022株、成秧率增加17.94%、移栽到大田后空缺率减少12.90%,见表1。

表1 “中早39”不同育秧方式秧苗素质和大田空缺率比较

2.2.2 穗多粒多,产量高

由表2可知,采用水稻叠盘暗出苗育供秧技术的水稻有效穗多、每穗粒数多、结实率高,最终产量高。以“中早39”为例,叠盘暗出苗育秧比对照每667 m2有效穗数增加0.81万穗、每穗总粒数增加10.4粒、每穗实粒数增加15.5粒、结实率增加4.84%、千粒重增加0.2 g、产量增加6.65%。

表2 “中早39”不同育秧方式产量及其结构比较

另据2016年统计,采用叠盘暗出苗育供秧技术的超级早稻“中早39”攻关田,每667 m2最高产量达747.85 kg,百亩丰产方平均每667 m2产量为713.84 kg,创造了浙江省早稻产量2项纪录。采用叠盘暗出苗育供秧技术的单季常规晚粳稻新品种“浙粳99”攻关田,每667 m2最高产量达778.3 kg,百亩丰产方平均每667 m2产量为750.0 kg,创造了浙江省单季常规晚粳稻产量2项纪录。据2017年统计,采用叠盘暗出苗育供秧技术的单季晚稻新品种“春优927”“浙粳优1578”其百亩方丰产平均每667 m2产量分别为916.8、856.6 kg,均超过了农业部超级稻认定的目标产量。

猜你喜欢
单季诸暨市晚稻
晚稻帖(外一首)
浅谈施用镁肥对晚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再生稻与晚稻常规米质及RVA 谱特征的对比研究
籼粳杂交稻甬优538单季不同栽培方式比较试验
广西乐土成功召开“乐土肥地龙2015晚稻销售启动会”
诸暨市学勉中学
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增(减)幅前50家公司
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同比增(减)幅前50家公司
诸暨市浣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