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的对外传播研究:以《中国日报》为例

2018-06-22 09:41吴艺琳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11期
关键词:中国日报倡议数量

吴艺琳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近年来提出的一项重要国际倡议。自提出以来,该倡议一直备受关注,而对其评价却褒贬不一。沿线多数国家如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等积极响应并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而一些与中国既有合作又存在竞争关系的国家,在肯定“一带一路”倡议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又对其存有误解和疑虑。要消除其他国家的疑虑和偏见,使世界真正理解“一带一路”的内涵,使其为沿线国家以及国际社会带来机遇,“一带一路”对外传播便成为当下中国的一项重要命题。本文以《中国日报》为研究对象,对其2017年有关“一带一路”报道进行量化处理。通过统计和分析,探讨其对“一带一路”报道的特点,以期为“一带一路”后续报道提供借鉴。

1 《中国日报》“一带一路”的相关报道

1.1 数据收集与整理

以“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为关键词在《中国日报》官网上进行搜索。由于2017年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一带一路”也在过去一年收获颇丰,因此,日期检索时间为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剔除重复样本及其他无关报道,获得有效样本共239个。按照需要将数据按照报道数量、情感倾向、内容主题、方式、来源、角度等进行分类,以直观展示数据分析结果。

1.2 报道数据分析

第一,报道数量。将239个有效样本按照发布时间进行排列,得到报道数量分布统计。由图1可以看出,《中国日报》2017全年12个月都对“一带一路”进行了报道,但报道数量在时间分布上起伏较大。其中,3-5月报道尤为集中,报道数量共达133则,超过总量一半。而5月为报道高峰期,报道数量占总量的29.3%,平均每天有超过2则关于“一带一路”的报道。除3-5月外,其他月份报道数量相对均衡,波动较小。

图1 《中国日报》2017年“一带一路”报道数量分布

第二,报道情感倾向。由于报道数量基数大,通过报道正文对其进行情感倾向分析任务繁重且难度大。鉴于新闻标题是对新闻内容的概括,因此,本研究从获取的239个有效样本的标题出发,根据标题用词对报道进行情感倾向划分,其中,使用积极色彩或褒义词的报道归于正面报道(共70则),使用消极词汇或贬义词的归为负面报道(无),剩余报道则为中性报道(共169则)。报道的情感倾向结果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在《中国日报》对“一带一路”的报道中,中性报道居多,占比67%,其次为正面报道,占比33%,负面报道数量为0。在正面报道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为“boost”,其次是“benefit”,其他如“promote”“contribute”“reshape” 等积极词汇的使用也相对较多。整体说来,《中国日报》倾向于对“一带一路”进行客观报道,但同时也热衷于向国际社会展示“一带一路”带来的积极成果和影响。

图2 《中国日报》2017年“一带一路”报道情感倾向分析

第三,报道内容主题。同样从新闻标题出发,按照标题中关键词对报道进行主题划分,结果如图3。2017年《中国日报》对“一带一路”的报道主题丰富多样,涵盖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层面,关注到“一带一路”框架下诸如经贸、金融、民生、医疗等因素。抛开报道中的其他内容,可以看出,《中国日报》主要聚焦于经济方面,其次为综合报道。对“一带一路”的介绍、文化、社会等方面稍有涉及但力度不够,而在国外媒体较为关注的政治、军事方面几乎未曾提及。

图3 《中国日报》2017年“一带一路”报道主题

第四,报道方式。图4显示,《中国日报》2017年对“一带一路”报道的方式以文本式为主,共221篇,占总量的92.5%。此外,《中国日报》还充分发挥并结合了静态媒介与动态媒介的特点,利用图片(包括静态图片和动图)、视频(纯视频以及视频+文字)等方式进行报道,虽然数量不多,仅18篇,但这也是《中国日报》创新报道方式的一步。

图4 《中国日报》2017年“一带一路”报道方式

第五,报道来源。统计分析发现,《中国日报》2017年对“一带一路”的报道近一半来源于本报记者,原创力度高。同时也要看到,《中国日报》对“一带一路”的报道并非是“闭门造车”、自说自话,除本报记者稿件外,部分报道还转载自新华社、人民日报、国家外国专家局官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官网等,可见其新闻采集力之突出,与各传播平台合作之密切。

第六,报道角度。《中国日报》对2017年“一带一路”的报道视角主要可分为外部视角与内部视角。“外部视角”主要指其他国家或地区人员对“一带一路”的评价与看法,用“他国之声”讲述“中国故事”。“内部视角”则主要指以中国人视角对“一带一路”进行报道。在2017年《中国日报》对“一带一路”的报道中,以外部视角切入的报道有40篇,其余为内部视角下的报道,共199篇。可以看到,《中国日报》在创新报道方式的同时也注重报道角度的创新,尽量做到报道角度的多样化,避免自说自话,以尽可能客观、全面的方式进行相关报道,但内部视角仍然占主导地位。

2 《中国日报》“一带一路”报道特点

2.1 报道时间延续,突出重要时间节点

《中国日报》2017年全年12个月都对“一带一路”进行了追踪报道,以“润物无声”之势不断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之声,展示“一带一路”建设的最新成果,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国外民众及时获取“一带一路”有关信息,增进其对“一带一路”的认知与了解,从而为其接受并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奠定基础。

从时间点上看,5月14日,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京举行。该论坛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活动,对于“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有着重大意义。《中国日报》在3-4月份逐步增加“一带一路”报道数量实质上是对“论坛”的预热,从而吸引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及其论坛的关注。而在论坛举办期间对其进行全面报道,既即时为国际社会提供新鲜资讯,为其掌握“一带一路”建设最新动向提供基础,又展示了作为主流外宣媒体对中国主场外交活动报道的主动性与话语权。

2.2 报道客观积极,易于读者接受

从报道情感倾向看,《中国日报》对“一带一路”的报道偏向于中性报道;从报道角度看,《中国日报》2017年近20%的报道采用外部视角进行“一带一路”建设报道。中性报道与外部视角相结合,使报道显得客观真实,不偏不倚,具有可信性。同时,《中国日报》还积极向世界展示“一带一路”所取得之成就,为沿线国家及地区带来福利,这种“中国机遇论”的传播在一定程度能消除“中国威胁论”的论调,有助于提高国外民众对“一带一路”的接受度。

2.3 主题丰富多样,避免单一枯燥

《中国日报》对“一带一路”的报道包罗万象,覆盖经贸、金融、医疗、教育、民生等多个方面,能满足读者对各类咨询的需求。虽然报道多以文本式呈现,但《中国日报》不断创新报道方式,利用图片、动图、视频等进行新闻报道,避免了读者阅读纯文字新闻的枯燥,同时又能激起读者兴趣,从而提高“一带一路”传播效率与效度。

3 讨论与结论

“一带一路”理念包含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内涵,但《中国日报》在对外宣传时着重传播了“一带一路”倡议给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的利益,而较少谈及中国从中所获之益。虽然这样宣传在一定程度上有益于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发展理念的接受,但如果避谈自身收益可能会让其他国家心生警惕,以为中国有某些不可告人的意图,从而给中国国际形象带来负面影响。因此,《中国日报》在对外宣传“一带一路”时不仅要强调“一带一路”为他国带来的好处,也要说明中国从中所获之益。

“一带一路”首先作为经济发展战略提出,因此将关注点放在经济层面上进行报道自然无可厚非,但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内涵的不断发展,原来的经济发展理念已延展为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之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之理念,这意味着其所包含的政治层面、文化层面等理应受到同样的关注,这也是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倡议担忧较多的几点,而《中国日报》对其关注度不高,甚至没有论及军事等方面。在后续报道中,《中国日报》应加强对政治、军事的关注,尽可能公开全面地对“一带一路”进行报道,提高信息透明度。

虽然《中国日报》转载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其他传播平台的报道,也引入外部视角对“一带一路”进行评价,从而使整个报道显得客观公正,但其转引国外主流媒体有关“一带一路”报道的案例却寥寥无几。这虽然显示了作为主流外宣媒体的话语权和比较优势,但若能增加外媒的报道及评价,那么《中国日报》有关“一带一路”的报道则会更具说服力。

自提出以来,“一带一路”倡议已取得重要建设成果,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与参与,成为最受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和前景最好的国际合作平台,在“一带一路”对外传播中,《中国日报》凭借其时间延续、内容多样、报道客观等优点,在增进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认知与了解、提高“一带一路”国际接受度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后续“一带一路”对外传播中,中国媒体要尽可能弥补现有报道的不足,改变思路,创新方式,做好“一带一路”对外传播工作,为“一带一路”建设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氛围。

[1]张继洲.如何让世界更加了解“一带一路”:以英国媒体的报道为例[J].科技新闻传播,2017(11):39-41.

猜你喜欢
中国日报倡议数量
全球发展倡议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浙江向全行业发起廉洁自律倡议
漫画
统一数量再比较
概念隐喻视域下汉语新词英译策略
——以近期《中国日报》新词为例
A Dialogue about Innovation in Global Economy Governance in Chongqing
“一带一路”倡议需人才护航
头发的数量
我国博物馆数量达4510家
《中国日报》欧洲版荣获英国“最佳国际报纸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