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刹那间的思维光亮
——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直觉思维的培养

2018-06-22 09:07江苏南京市长江路小学210000
小学教学参考 2018年17期
关键词:直觉小数平行四边形

江苏南京市长江路小学(210000)

【教学片段】

师:如图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4.8平方厘米,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图1

生1:用24.8除以4就能算出。

师:为什么?

生1(迟疑很久):△ABC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阴影部分和△ABC等底,而高是△ABC的一半,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又一半,因此除以4。

……

类似的场景不止一次出现过,我注意到这些学生大多都是数学学习的佼佼者,殊不知,他们能如此快地进行判断和论证,其实“数学直觉思维”功不可没。

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一直反复强调逻辑思维,总是追问“为什么?”,殊不知,这样却抑制了学生的直觉思维发展。还有一些教师对于直觉思维的认识也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直觉思维是那些创造者的特权,对学生直觉思维中的突发性和非逻辑性存在偏见,觉得没有严密的推理和思考的结果是不科学的。

直觉作为一种心理现象,贯穿于学习、研究和生活中,但是它更倾向于一种“感”,或是一种“悟”,所以直觉思维出现时,思维者对它也没有清晰的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容易被忽视,或者是被错过。

一、把握本质,走近数学直觉思维

关于数学直觉思维,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直觉是直接的了解或认知”,法国数学家彭加勒认为“数学直觉就是对于数学对象内在的和谐与关系的直接洞察”,我国心理学者朱智贤、林崇德认为“直觉思维是直接领悟的思维或认知”,郑毓信认为“数学直觉是一种直接反映数学对象结构关系的心智活动形式,是人脑对数学对象的某种直接的领悟或洞察”。

一般来说,可以将思维分为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直觉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于逻辑思维,直觉思维过程不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没有清晰的思维步骤。简单地说,直觉思维是没有严格的逻辑推理的,是直接而快速地理解、思考问题。

我认为,数学直觉思维就是在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时,能够快速检索自己的知识系统和经验储备,经过整体全面的观察,抓住问题本质,做出猜想并迅速判断和推理,一下子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从而非常快地解决问题。

一般来说,数学直觉思维会表现出如下一些特征。

其一,迅捷性。

面对一个问题,无须考虑和推理,根据自身的知识经验,结合具体情况,立刻做出判断,即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经过整体全面的判断,把握问题的本质。

【案例】“一看就知道。”

题目:31.8×1.31=( )。

A 4.1658 B 41.658 C 40.64 D 416.58

生1:选B。(其他学生惊讶于他的速度)

师:怎么想的?

生1:一看就知道。

生2:怎么一看就知道呢?

生1:答案显然是三位小数啊!其他就可以全部淘汰了。

师:如果答案里还有另一个三位小数,那该怎么办?

生1:末位肯定8,而且三位小数必须大于30小于100。

显然,这个学生能做出快速的判断,是因为他掌握了小数的乘法计算的本质,并且理解小数计算过程中估算的方法,所以整体观察之后就能迅速得到了正确的答案。这里体现的就是数学直觉思维的迅捷性。

其二,跳跃性。

数学直觉思维会带领思考者径直走向最后的定论,这种跳跃性主要表现在想问题时不按部就班地进行,而力求在问题中抓住某些信息就直接解决问题,具有一定的突然性。

【案例】“我有更简单的办法。”

题目:比较2/5和4/7的这两个分数的大小时,应该怎么比?

生1:通分。

生2:我有更简单的办法。拿它俩都和1/2比,得到一个比1/2大,一个比1/2小。

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学生找到了“1/2”这个思维的支撑点,主要运用的就是分数的数感,体现了数学直觉思维的跳跃性。

其三,偶然性。

【案例】“哎呀,不对!”

题目:商场进行抽奖活动,有3个箱子,如果允许去掉一个空箱子,得奖的可能性会变大吗?

生(齐):当然了!

师:商场进行抽奖活动,有3个箱子,你任意选一个箱子,然后打开剩下的2个箱子中空的那个,这时如果给你一次换箱子的机会,你换吗?

生1:我不换,因为剩下两个箱子选一个,选中的可能性都是1/2。

(其他学生表示同意)

师:真的不换吗?

生1:哎呀,不对!还是要换!第一次选的时候得奖的可能性是1/3,如果知道了哪个是空箱子并把它去掉,就相当于给你选了两个箱子,所以得奖的可能性是2/3!

数学直觉思维往往都是无意识发生的,有时如闪电一般突然产生,思维者也经常说不出为什么,无法阐述过程和原因。学生由于经验上的差异,会对事物产生不同的直觉,得到的结果也就会有差异,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错的,存在一定的偶然性,最终还是要经过逻辑论证或实践证明。因此,对待学生正确的数学直觉思维结论,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思考,找寻理论上的依据,而对于错误的数学直觉思维结论,则要给予恰当的解释,帮助学生分析原因。

其四,创造性。

直觉思维是对研究对象的整体把握,着眼于从整体上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联系,是非逻辑性的思维,它是丰富多彩的,是向外发散拓展的,因而有时候是独树一帜的,具有创造性。

【案例】“我知道!”

题目: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和底分别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底是20厘米,高是12厘米,三角形的高是( )。

生1:20×12×2÷20。

生2:我知道!三角形的高是24厘米,是平行四边形的2倍。

这里,生2一反常规思路,根据公式和图形之间的联系,运用敏锐的直觉思维找到了具有创造性的、便捷的计算方法。

二、贴近儿童,走进数学直觉思维

徐利治教授指出:“数学直觉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实际上每个人的数学直觉也是不断提高的。”因此,教师要结合直觉思维的特点,关注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

其一,夯实知识储备。

扎实的知识基础是直觉思维产生的源泉,直觉思维并不会凭空产生,首先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经验方法。因此,教师要理解学生,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以此提升学生的认知理解水平,促进学生直觉思维的发展。

【案例】原来这么简单!

生1:0.237。

师:你怎么算得这么快?算式是分数,你的答案怎么是小数呢?

生1:换成小数算很简单(如图2)。

图2

在学习分数和小数的简算时,如果对它们之间的互化、定律、性质等不熟练,没有一定的简算模型,是不可能有如此的直觉思维。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基础练习,帮助学生积累学习经验,特别是将知识模块化、结构化。

其二,揭示思维过程。

多数的直觉思维让人短时间内说不出具体的原因和思考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指导学生还原直觉思维的过程,把思维跳跃的地方清晰地说出来,从而完善想法,因为好的直觉思维也不是天上掉下馅饼。

【案例】“可以这样想……”

师:怎样求长方体的体积呢?

图3

图4

生1:长×宽×高。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来铺满它,有几个正方体体积就是多少,只不过数起来有点麻烦。

生2:如果不是正好铺满,这种方法就不行。其实可以把长方体看成“底面积×高”,任意两边相乘都得到一个面,再乘另一条“高”就行。(如图3)

生3:我同意生2的想法,而且我觉得正方体和圆柱的体积也可以这样求。

生4:可以这样想,把那个底面看成小薄饼,高度非常非常小,然后一片一片累积起来,这样体积就是小薄饼的面积乘“高度”。(如图 4)

关于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生1仅仅停留在“事实性知识”的层面,生2则达到了“概念性水平”,生3进一步思考,在概念和已有经验之间建立联系,他的理解属于“方法性水平”,而生4所获得的知识已经达到“主体性水平”。在这个有层次的思考过程中,学生的直觉思维也不是无迹可寻的,教师只要坚持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就能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直觉思维的习惯。

其三,引导整体观察。

研究表明,借助图形特征解题对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有很大的帮助。

【案例】题目:求 1/2+1/4+1/8+1/16的值。由图5,数形结合可知1/2+1/4+1/8+1/16= 1-1/16 =15/16。

对于某些情况,由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得出图形规律或数量关系等,能帮助学生进行跳跃性的思维,提高数学直觉思维能力。对于一些特别复杂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转换思路,找到关键之处,那么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其四,鼓励猜想。

数学猜想是依据数学知识对未知知识或关系做出推理,是一种科学假设。教师应留给学生一些直觉思维的空间,不要急于说出答案,而是让学生在观察整体与局部中发现事物的规律,进而猜想判断。

例如:用转化的策略,能够计算很多平面图形的面积,那么圆形的面积公式是否也能通过转化的策略得出呢?转化成哪种图形最好?猜想并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由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的意义猜想三位或多位小数的意义……

图5

其五,提升开放空间。

【案例】“我还有办法!”

师:通过预习,我们知道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三角形面积=底×高÷2”,能想办法证明这个公式吗?请每个小组至少想出两种不同的办法。

生1:我们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就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这是把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

生2:我在书上看到古人把三角形转化成长方形。实际上就是“1/2底×高”。

生3:我觉得还可以用“1/2高×底”。

生4:我还有办法!可以这样画。(如图6)

师:面积怎么好像变小了呢?

生4:那边叠起来之后是2层,所以还要×2,就相当于“1/2高×1/2底×2”。

巧妙和求异的想法只有在一个宽松、开放的空间里才能得以释放。课堂上,多创设让学生数学直觉思维生长的空间,真正让数学直觉思维生根发芽!

总的来说,教师要及时捕捉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灵感,同时,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鼓励学生有自己的奇思妙想,保护学生刚刚萌芽的数学直觉思维。另外,教师应该顺学而教,让学生也能尝试“跟着感觉走”并获得成功的体验。最后,借用斯图尔特曾说过的一句话共勉:数学的所有力量就在于严格性和直觉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富有灵感的逻辑和控制的精神!

图6

[1]徐立治,王前.数学与思维[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

[2]郑毓信.数学思维与数学方法论[M].北京:教育出版社,2005.

[3]陈冬梅.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J].小学教学参考,2009(18).

[4]蒋桂兰.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索[J].江苏教育研究,2007(6).

[5]张宏政.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巧妙结合[J].数学教学通讯,2007(11).

[6]潘霖.如何在高中几何教学中培养直觉思维[M].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07.

[7]李铭伟,数学直觉思维在中学数学问题解决中的作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0(17).

[8]孙红丽.数学直觉思维的培养[J].新课程,2007(1).

[9]苏立云.论小学数学直觉思维及其培养[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6).

猜你喜欢
直觉小数平行四边形
小数加减“四不忘”
“好一个装不下”直觉引起的创新解法
拉马努金——天才的直觉
我国古代的小数
小数的认识
小数的认识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林文月 “人生是一场直觉”
一个“数学直觉”结论的思考
“平行四边形”创新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