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维塔斯,俄罗斯音乐你了解吗?

2018-06-22 04:14吴鞑靼莫兰
北京青年周刊 2018年23期
关键词:流行音乐俄罗斯音乐

吴鞑靼 莫兰

5月23日,国际足联在官网发布消息,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官方主题曲确定为《Live It Up》(《放飞自我》)。美国演员和嘻哈歌手威尔·史密斯、美国西语说唱天王尼基·詹姆、阿尔巴尼亚歌手埃拉·伊斯特莱菲等三位明星加盟并献唱。歌曲中并未出现俄罗斯本土歌手的身影,而此前,俄罗斯就曾发布另一版由俄罗斯当红音乐人Di Smash作词作曲,波琳娜·加加林娜以及说唱歌手伊戈尔·克里德联手打造的主题曲《Команда》,中文名为《俄罗斯,前进》,俄罗斯国家足球队德米特里·孔巴罗夫等12名球员参与了MV的拍摄。

可能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为世界杯演唱歌曲的俄罗斯歌手们是何方神圣,而中国人对俄罗斯音乐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柴可夫斯基的古典音乐、《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又或是维塔斯的《opera2》里……实际上,俄罗斯音乐同样有着自己丰富的类型,我们也请“苏俄转播”公众号创始人吴鞑靼聊了聊其中有意思的故事。

《俄罗斯,前进》MV截图

TIPS

誰唱出了《俄罗斯,前进》

波琳娜·加加林娜:1987年3月27日出生于莫斯科。俄罗斯歌手,作曲家,演员,模特。曾代表俄罗斯参加音乐比赛“欧洲电视歌唱大赛2015”获得第二名,两次获得俄罗斯音乐金色留声机奖。

2015年,加加林娜为电影《女狙击手》演唱配乐《布谷鸟》,这首歌一经播放便迅速走红,也成为了加加林娜的代表作之一。同年3月她参加第60届欧洲电视歌唱大赛获得亚军。但是这次代表国家荣誉的比赛也成为了她里程碑式的演出。此后,她分别在2018年世界杯预选赛抽签和世界水上运动锦标赛上演出,并且成为《俄罗斯好声音》导师。DJ Smash:原名安德烈·列昂尼多维奇·史尔曼,1982年5月23日出生于俄罗斯彼尔姆,是一位俄罗斯知名DJ,曲风大多为电子音乐以及house music。DJ Smash主要在莫斯科的VIP夜吧舞厅表演,2006年他还赢得了俄罗斯“The Night Life Awards”最佳舞曲DJ殊荣。他不只在俄罗斯本地发展,也去到法国巴黎演出。

流行

流行音乐和意识形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就好像土库曼斯坦总统邀请詹妮弗·洛佩兹来自己的生日派对上表演一样——政治总是在不停地主动发起跟流行音乐的密切互动。去影响、组织、领导,甚至完全支配它。苏联的流行乐历史就是理解这种关系的好例子。

1960年之前,因为整体的大环境,爵士乐虽然生长了很多年,但一直没有机会抬头。直到“解冻时期”来临,行吟诗音乐和民谣,以及早期苏联摇滚,才蓬勃起来,并能够和官方主导的VIA音乐分庭抗礼(苏联时期,规定“乐队”的官方称呼为“人声器乐合唱团”,VIA就是它的缩写)。

1970年-1990年代的摇滚乐、电子乐、迪斯科的兴盛,都得益于政治环境的日益宽松(尤其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2000年之后的时期,俄语流行音乐的地域特性,被极大弱化了。高度商业化的流行歌,被美式文化和全球消费主义浪潮,洗刷得非常不“俄味”了。

在中俄流行音乐互相传播的历史上,有一个极其不对等的事儿。这就是大约在2005年左右,俄罗斯歌星Vitas(维塔斯)在中国掀起的俄罗斯流行乐浪潮。熟悉Vitas和他的嗓音的人非常之多,但是关于Vitas在俄罗斯的真实地位又是如何,这个话题其实有很大的争议。到底是幕后推手的成功造星,还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一次爆发,还真有点说不准。

在很多中文官方宣传语境中,他是一个低调神秘的音乐奇人,功勋艺术家和深受爱戴的歌手。在Vitas进入中国前,他就发表了自己最重要的几张专辑,和最红的单曲《Onepa No 2》(《歌剧2》)。不过,主打歌推出的2001、2002、2003俄罗斯最受欢迎歌手的榜单里面,Vitas都没有进入前十名。2001年的第一名是苏俄流行乐女沙皇阿拉·普加乔娃;2002年是俄罗斯摇滚名团Lube乐队(跟第二次车臣战争的爆发很有关系);2003年则是迅速蹿红的流行女星Valariya。列举这个数据,并不是为了证明“Vitas在俄罗斯不红”这么一个简单且未免偏颇的观点。Vitas在俄国有很多听众,只不过受众群体跟中国差别太多。

我其实是想说,2000年之后的流行音乐,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很强的“标签化”和“符号化”。正是得益于这些直接、好理解、容易引起噱头的标签,Vitas才在中国有了很大的市场。

想想看当初用“惊为天人”、“来自外星的歌手”、“世界最高音”等标签和符号来传播Vitas的历史吧。不光是国人,全世界在面对Vitas的音乐时,都会用这种很野蛮的方式来拆解他的音乐。

如果你在Youtube上面搜“Russian singer/俄国歌手”,第一个出来的视频,不出意外,肯定是Vitas。

摇滚

苏联第一支摇滚乐队Revengers,组建于1961年的拉脱维亚首都里加。这应该可以算是有史可考的苏联摇滚史的开端了。这群来自波罗的海的摇滚娃们用捷克斯洛伐克弄来的电吉他,家庭作坊式钢琴弦组装的贝斯,以及破烂的架子鼓,开始了一个新声音时代。

以Alexander Gradsky为领导的小团体开始慢慢地意识到,应该用俄语开始创作摇滚歌曲,用歌词去引领歌曲的精神,于是在1967年,他参与创立了第一支俄语原创摇滚乐队。他被比拟为东欧世界的Bob Dylan。

随之而来的严格审查,带来了苏联摇滚乐的大幅度萎缩。在外部环境的压缩之下,一种叫做Samizdat/Magnitizdat(自出版物/自出版音像制品)的东西开始疯狂地在地下渠道流行,与此相关的,最著名的音乐上的现象就是骨碟(一种刻录在X光片上的黑胶音乐)的传播。

这个时期影响最深远的事情,应该算是一个乐队的成立和一个未来的超级老炮的横空出世。1972年,列宁格勒摇滚圈,吉他手和唱作人Boris Grebenshikov和他的摇滚乐队Akvarium出现了,直到今天,他们都被捧为苏俄时代殿堂级的元老乐队。

80年代,首屈一指的就是Kino乐队。他们曾被视为俄罗斯摇滚的象征,新生代力量和叛逆势力当之无愧的代言人。

说唱

1984年,在远离政治中心莫斯科和文化中心彼得堡的伏尔加河港口城市——萨马拉,一个名叫“ЧасПик”(Peak-Hours)的团体用留声机录制了一个25分钟长的唱片。这,或许就是苏俄说唱的最早尝试。上世纪90年代初,俄罗斯本土说唱大佬Bad Balance的出现,带动了Hip-Hop文化潮流在解体后的俄罗斯兴起。政治、民生、社会问题,是当年说唱歌词所主要表达的主题,说唱音乐也成为了一种特别具有现实指向性的音乐。

最近若干年,俄语说唱世界内被讨论和关注最多的,是一种被称为知识分子说唱的东西。2017年8月6日,两个Rapper在圣彼得堡的一个地下酒吧做了一场Battle,这是俄罗斯地下饶舌Battle平台做的一项热门活动,已经举办了有些年头了,形式和内容就跟我们所了解的那些最underground说唱对决差不多。到8月29日,原视频的播放量已经突破了2000万,加上其他形式的转发,这场Battle的Youtube播放量差不多超过了2500万次——几乎17%的俄罗斯人看了这场比赛(俄罗斯人口1.4亿)。Battle的双方,一个是已经在俄罗斯说唱界名声大噪的Oxxymiron。他的对手是MC Gnoynii,又名Slava KPSS,地下说唱圈里的Battle常胜将军长得像个好孩子但嘴特别毒,引经据典也是信手拈来。

TIPS

不知道Vitas也得知道她

說到俄罗斯的流行音乐就离不开第一流行歌后阿拉·普加乔娃。1949年她出生在莫斯科,从音乐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马戏团唱歌,在她参加工作的那个年代,苏联还没有流行音乐。1975年,普加乔娃在保加利亚参加世界音乐节,一举夺得大赛金奖,由此奠定了她在歌坛的地位,普加乔娃一下成了俄罗斯人的偶像,有人把这段时间称为“普加乔娃时代”。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的流行歌手雨后春笋般涌现,但她受欢迎的程度仍不减当年。俄罗斯第一任总统叶利钦很喜欢听普加乔娃唱歌,1999年4月15日她50岁生日时,叶利钦专门把她请到克里姆林宫,为这位俄罗斯的歌坛老将颁发二级祖国勋章。

TIPS

官方主题曲《放飞自我》

此次主题曲由国际足联与索尼音乐合作出品,美国著名唱片制作人迪波洛创作。这首歌邀请了威尔·史密斯、尼基-贾姆和伊拉·斯特拉菲共同演唱。“世界杯是一个能将全世界的人们聚集到一起共同欢笑、庆祝的盛会,是一次魔幻般的体验。在世界杯开始时,我只想看到全世界在起舞狂欢。”威尔·史密斯说。

猜你喜欢
流行音乐俄罗斯音乐
流行音乐里的新国潮
创新精神对流行音乐的作用
多棱镜中的流行音乐——两岸四地“流行音乐文化高层论坛”述略
和流行音乐有个约会
另辟蹊径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同舟共济
音乐
欲盖弥彰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