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鞑靼,苏俄文化的供奉者

2018-06-22 04:14王雅静
北京青年周刊 2018年23期
关键词:喀山俄罗斯文化

王雅静

吴鞑靼

一位热爱酒和美食的文化研究者,“苏俄转播”公众号的经营者,也曾是DJ,从事艺术创作。

在北京老胡同旁边一个半地下的艺术小空间中,冷气很足,灯光昏黄,一面白墙上投影着老电影宣传画,这是吴鞑靼惯常出没的地方。他来时特地带了他最喜欢的一款冰岛小批产量的伏特加雷卡(Reyka),穿着一件印有俄语“Keep fake”(保持假冒)的黑色T恤,字母后面是一张老照片,照片的拍摄时间是1991年,当时有人在苏联第一家麦当劳旁边搭了一个前苏联最后一任总统戈尔巴乔夫的人形牌,图案十分特别。他说这是他自己众筹制作的,“这是一个特别微妙的嘲讽吧,在众筹发布之后就没有再生产了,我希望告诉大家,正好碰巧能赶趟,你就会得到,否则,就会失去。”吴鞑靼说。

吴鞑靼是在2007年的大学期间第一次以交换生的身份踏上俄罗斯的土地,“我对俄罗斯这个国家的认知可以用“复杂”两个字形容,当时一起留学的很多同学都被警告‘天黑不要出门,我却偏偏喜欢到处去走,也正是因此,才形成了我对这个国家更加不同的认知。”吴鞑靼回忆说。

假期时间,吴鞑靼成为了一名背包客,看到了俄罗斯热情的一面。2007年除夕那一晚,吴鞑靼本来在一个火车站过夜,偶然碰到了一位俄罗斯老人,邀请他去自己的家里过节,到了家中后,他发现这位老人家喜欢太极拳,提供食物与美酒的一晚后,第二天给他现金,带他认识新朋友。

之所以说俄罗斯复杂,在于他还有危险的一面,白天走在大街上,可能会遇到有人忽然冒犯你,街上的警察看到外国人都带有一种“你是罪犯”的眼神盯着你。吴鞑靼回忆说:“这个国家的确会有它野蛮粗鲁的一面。有个美国同学,因为在公车上大声说英语,被一个俄罗斯的老大妈拍头,警告他在俄罗斯就要说俄语。”

俄罗斯北边的摩尔曼斯克、白海,南边的黑海,西伯利亚等地方,大大小小十多个城市都有他背包走过的足迹。

“在你的生活半径之内,你可能碰到往上数三代是一个俄罗斯贵族,也可能碰到从高加索进城务工的所谓的‘俄罗斯农民工。有的人有很强的游牧民族的气息,很友善很开放;有的老人家还会对中国人特别友好,没准能喊出‘中苏友谊万古长青。”吴鞑靼说,“我认识到了形形色色的人,碰到过危险,遇到过各种问题,最后自己摸索加开拓出了一些与众不同的认知,我發现了另一个世界中,色彩斑斓的生活。这段旅行影响了我人生的很多选择,让我们明白,探索未知是我个性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

他的长辈曾经在解放后当过苏联专家翻译,这没准是影响他与俄罗斯结缘的一个伏笔。而后在众多的小语种中,吴鞑靼选择了俄语,本科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硕士期间在英国做东欧与俄罗斯社会研究,之后便顺理成章的从事与俄罗斯及其文化相关的一系列活动。

在英国学习生活的四年让吴鞑靼接触到了来自俄国东欧的精英阶层,给了他另外一个视角看待俄罗斯。“在英国期间,我发现英语是一种十分有效的交流媒介,我更倾向于与俄罗斯人用英语聊天,有时候用俄语聊天,他们会有所保留,用英语的时候,他会很愿意去跟你分享,会产生奇妙的沟通感觉。我建议学俄语专业的人可以到欧美留学的,选择西方世界的俄罗斯研究,会有非常不一样的视野。”

目前,吴鞑靼在经营一个“苏俄转播”的公众号,他希望通过这个公众号汇集一群对苏俄文化感兴趣的人,“我并不觉得自己是一个公众号的经营者或是内容创业者,我反而觉得这个公众号是一个信仰所在,每一个了解它背后含义的人,都像是供奉一座庙一样,我也是供奉者之一。仅此而已。”

Q&A;

Q:《北京青年》周刊

A:吴鞑靼

Q大众认为俄罗斯是个“战斗民族”,是真的吗?

A我认为俄罗斯人民是具有双面性的。跟你还不熟的时候可能会让你觉得很有距离感,不容易亲近,但是,在推杯换盏之后,他们所谓的“战斗民族”一面就会本能的表现出来,这好像是隐藏不住似的。一切神奇的事情都会在酒后发生。

目前,大多数的中国人都是通过社交媒方式去认识俄罗斯:读图,看视频,看段子。越来越少的年轻人是在通过俄罗斯的经典文学,芭蕾,绘画,古典乐等等去认识这个国家,所以,这中间就会有一个很强的分界线。通过碎片信息汇集出一个自己眼中的俄罗斯,那个认知包括了太多的标签、符号、刻板印象。除了“战斗民族”这个标签外,还是希望大家可以通过多方面的渠道去认识这个国家。尤其是现在俄罗斯的青年文化,希望大家多接触不同类型的俄罗斯年轻人,来了解这个社会。

Q你在背包客期间接触的人与在英国学习的时候接触的人应该是两个不同的人群吧?他们对你的认知有什么样的冲击吗?

A我觉得在背包客期间接触的是中下层的俄罗斯人,但觉得特别淳朴,而且真实,有时候与他们在一起,就是聚会、喝酒、享用美食、跳舞,心情惬意而且乐在其中。而在英国学习期间,接触的人基本都是俄罗斯的精英阶层,他们为人严谨,与他们的接触学习让我拥有了全局意识。我觉得,历史是属于少数人去创造的,后者的意识对于前者来说算是一个桥梁。

Q最喜欢俄罗斯的哪几个城市?

A我最喜欢的是圣彼得堡和喀山。在喀山,既有东正教的教堂、也有伊斯兰的清真寺。喀山位于欧洲最长的河流伏尔加河中游左岸,伏尔加河与喀山河交汇在喀山城东,城市被青山环抱。它也是俄罗斯中部的文化名城,城中的克里姆林宫遗址群是一处华丽的建筑群遗址。由于我之前在喀山上过一年学,所以对这个城市有着很特殊的感情。我与当地人一起去伏尔加河畔,去森林中打猎,野炊,去随乐队巡演,跟画家去写生,享受当地的生活。

除此之外,我也很喜欢圣彼得堡,它在俄罗斯的西北部,被称为“北方威尼斯”,是俄罗斯最欧洲化的城市,文化多元而丰富,景色好,购物方便,没有首都那么冷硬和忙碌,更加悠闲、怡人。

Q目前俄罗斯的青年文化是以怎样的方式存在呢?

A如果说俄罗斯青年文化,我觉得它是本地街头文化与网络文化的一种结合。随着几年前俄罗斯潮牌Gosha Rubchinskiy的红遍全球,俄罗斯街头文化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把苏联的文化遗产与新时代的潮流相结合,打造出了全新的,独一无二的风格。有人觉得这是一种昙花一现的爆红,不过如果你足够深入了解,就会发现这些青年文化其实更像是之前积累了几十年亚文化的爆炸式输出了。所以说,这种文化是有历史积淀的,加上青年们的不断推陈出新,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

Q俄罗斯是一个值得长期定居的国家吗?

A相比于欧美来说,俄罗斯确实不是移民的好去处。对我个人来说,我喜欢冷一些的地方,但不要像俄罗斯的冬天这样寒冷而漫长就好,冬天实在是折磨人。

但俄罗斯有很多融合性的美食,中亚、高加索、地中海菜与西欧菜的融合等等还是十分值得一试的。最令我留念的应该是酒,当地人大多喜欢纯饮用伏特加,我则喜欢兑一些新鲜的果汁、碳酸饮料,做出各种调酒,别有风味。那里还有品质很不错的葡萄酒,产自高加索地区,不到100人民币就能够品尝到品质很好的葡萄酒。所以,想不想要定居俄罗斯依据个人喜好而定吧。

TIPS

世界杯之城市

城市是“城”与“市”的组合。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同时,城市又因为有了不同的特质而给予城中人新的感觉。此次俄罗斯世界杯举办所在的11个城市都有哪些专属特性而光荣入选呢?

莫斯科:俄罗斯联邦首都、莫斯科州首府。俄罗斯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交通中心。

叶卡捷琳堡:始建于1723年,以女皇叶卡捷琳娜一世的名字命名。索契:俄罗斯最狭长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狭长的城市之一。

喀山:俄罗斯第8大城市,也是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名胜古迹众多。

加里宁格勒:由条顿骑士团北方十字军于1255年建立。

萨兰斯克:俄羅斯莫尔多瓦共和国首府和经济、文化中心。

下诺夫哥罗德:俄罗斯机械工业中心、文化中心。

顿河畔罗斯托夫:俄罗斯最大的州之一,气候宜人。

萨马拉:萨马拉州行政中心,曾是前苏联的第二首都。

圣彼得堡:俄罗斯西北地区中心城市,全俄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

伏尔加格勒:俄罗斯的“南部粮仓”。

猜你喜欢
喀山俄罗斯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千年喀山的独特韵味
喀山池—生态岸线之俄罗斯喀山伏尔加河湾滨水区设计国际竞赛方案
谁远谁近?
喀山——举办世界技能大赛的城市
伏尔加河畔的聚会——记喀山的第20届IAO
另辟蹊径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同舟共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