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超声引导下微波治疗术和外科手术治疗早期肝癌的临床效果比照分析

2018-06-23 06:41徐俊海牡丹区小留镇中心卫生院山东菏泽274000
系统医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癌灶外科手术清除率

徐俊海牡丹区小留镇中心卫生院,山东菏泽 274000

作为恶性肿瘤之一,肝癌疾病的发生率以及死亡率均呈现出显著性特点,对于早期肝癌患者如果可以及时发现并且及时治疗,对于患者生存时间的显著延长可以做出充分保证[1-2]。当前针对早期肝癌患者在施治期间,以外科手术以及超声引导下微波治疗术的应用较为普遍,两种手术的实施于癌灶清除方面均可以获得显著效果,但是后者凭借微创的特点,于临床应用范围更为广泛[3-4]。该次研究将选择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104例早期肝癌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确定最佳术式对早期肝癌患者进行治疗,以此说明同外科手术比较,超声引导下微波治疗术的应用可行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104例早期肝癌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分组;对照组(52例):男31例,女21例;年龄分布范围为35~67岁,平均年龄为(51.35±5.19)岁;观察组(52 例):男 33 例,女 19 例;年龄分布范围为37~69岁,平均年龄为(51.39±5.22)岁;此次研究均通过伦理委员会同意,对于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同意签署;对两组早期肝癌患者性别以及年龄加以对比,结果呈现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早期肝癌患者在进入医院后,临床研究治疗方式期间,对照组:采用外科手术方式;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微波治疗术方式,具体为以下几点。

1.2.1 对照组方法 协助早期肝癌患者选择平卧位手术体位,之后通过气管插管,对所有早期肝癌患者完成全身麻醉操作。于患者右肋缘下方,合理进行手术切口(12 cm)制作,对患者皮下组织以及肌肉进行钝性分离后,确保患者肝脏得以充分暴露。之后对肝脏癌灶加以充分明确,将癌灶以及附近小于1 cm肝组织进行切除处理,完成后将所有早期肝癌患者手术切口进行缝合[5-6]。

1.2.2 观察组方法 针对早期肝癌患者肝部,利用超声仪展开扫描检查工作,以对患者癌灶位置加以充分明确,并且对其内部表现出的血管分布情况加以详细了解。利用利多卡因药物以及盐酸哌替定药物对早期肝癌患者展开局部麻醉操作,之后通过对超声检查结果加以分析,合理确定对应微波治疗方案展开疾病治疗。针对癌灶直径在3 cm以下患者,通过超声引导,于癌灶中心,准备微波天线针准确穿入后,展开微波治疗;针对癌灶直径不小于3 cm患者,通过超声引导,于癌灶上半部分,准备微波天线针准确穿入后,展开微波治疗;完成上半部分治疗后,依据相同理念展开下半部分微波治疗。在对早期肝癌患者施以微波治疗期间,对发射功率加以合理调节,确保在40~70 W范围内,控制患者微波治疗时间为6 min/次[7-8]。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早期肝癌患者病情复发率、癌灶清除率以及每项能力评分(心理能力、运动能力以及社会能力)。

1.4 判断标准

对于两组早期肝癌患者的心理能力、运动能力以及社会能力评价总分为45分,最终评分同对应状态表现为正比[9]。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早期肝癌患者手术结果展开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病情复发率以及癌灶清除率)组间对比以[n(%)]形式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心理能力、运动能力以及社会能力评分)组间对比以形式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情复发率以及癌灶清除率临床对比

同对照组早期肝癌患者病情复发率(7.69%)以及癌灶清除率(94.23%)比较,观察组(5.77%)、(10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95 5、 0.078 8,P>0.05),见表1。

表1 两组早期肝癌患者病情复发率以及癌灶清除率临床对比[n(%)]

2.2 心理能力、运动能力以及社会能力评分临床对比

同对照组早期肝癌患者心理能力、运动能力以及社会能力比较,观察组提升程度明显(P<0.05),见表2。

3 讨论

作为一种恶性肿瘤疾病,肝癌疾病呈现出发病率显著以及死亡率显著的特点,临床针对早期肝癌患者在施以临床治疗期间,手术方式主要包括两种,分别为外科手术以及超声引导下微波治疗术。对于外科手术而言,属于较为传统治疗方法,其对早期肝癌患者加以治疗后,可以彻底将患者表现出的系列癌灶进行清除,但是此种术式在应用后,对患者身体造成的损伤尤为显著,从而无法对早期肝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做出保证。在此种情形下选择超声引导下微波治疗术治疗,表现出微创特点,其主要通过微波热量将疾病癌灶进行消融处理,不仅表现出较高的癌灶清除率,还不会对患者造成严重身体损伤。

表2 两组早期肝癌患者心理能力、运动能力以及社会能力评分临床对比[(±s),分]

表2 两组早期肝癌患者心理能力、运动能力以及社会能力评分临床对比[(±s),分]

组别 心理能力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运动能力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社会能力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52)对照组(n=52)t值P值33.15±7.39 32.49±7.53 0.451 0 0.652 9 40.15±6.13 37.62±5.39 2.235 0 0.027 6 31.39±6.42 30.29±7.39 0.810 3 0.419 7 42.13±5.12 35.79±5.82 5.897 9 0.000 0 22.83±5.52 23.59±7.63 0.581 9 0.561 9 29.59±6.72 25.13±7.79 3.126 1 0.002 3

该次研究中,临床研究治疗方式期间,对照组:采用外科手术方式;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微波治疗术方式;最终发现同对照组早期肝癌患者病情复发率(7.69%)以及癌灶清除率(94.23%)比较,观察组(5.77%)、(10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95 5、0.078 8,P>0.05),同武金玉等[10]在《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邻近肝表面的原发性肝癌》一文中表现出一致研究结论。此文中对62例患者完成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达到80.6%,术后表现出恶心呕吐等系列不良反应经过处理后全部缓解。分析此种结果原因为,外科手术以及超声引导下微波治疗术的实施,于病灶清除方面均较为彻底,所以最终表现出的癌灶清除率均较为显著,于病情复发方面表现较为一致。而同外科手术比较,超声引导下微波治疗术凭借微创特点,可以对患者手术安全性作出充分保证,不会对患者造成严重损伤,所以最终于心理能力、运动能力以及社会能力评分方面获得显著效果,从而获得上述结果。

综上所述,临床选择超声引导下微波治疗术方法对早期肝癌患者加以治疗,同外科手术比较,于病情复发率以及癌灶清除率方面均获得显著效果,但于提高心理能力、运动能力以及社会能力方面获得更为显著效果,从而对于患者社会能力、生活能力的提高以及心理状态的改善做出充分保证,促进早期肝癌患者的病情好转,充分证明超声引导下微波治疗术治疗早期肝癌疾病的可行性。

[1]岳恺,门永忠,张成辉,等.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5,6(32):225-229.

[2]刘小娜,郭胜.用超声引导下微波治疗术和外科手术治疗早期肝癌的疗效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5,7(1):1025-1026.

[3]李勤英,杨利平,夏艳,等.超声引导下微波联合中医药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J].光明中医,2016,31(11):296-299.

[4]胡善雷.经皮射频消融与手术切除治疗小肝癌的疗效对比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5,7(2):333-335.

[5]汪猛,秦凯健,杨梦琪,等.原发性肝癌的中医药诊治研究进展[J].中医药导报,2015,9(3):49-52.

[6]朱兴.中药内服联合介入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35例[J].河南中医,2015,12(2):1082-1083.

[7]宗迎迎,徐浩,许伟,等.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经皮微波消融序贯治疗早期肝癌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5,12(3):256-257.

[8]李勇武,敖国昆,马威,等.肝动脉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中晚期肝癌效果观察[J].肝胆外科杂志,2015,2(1):999-1000.

[9]宋举贤,陈健,李建伟,等.腹腔镜肝切除术与射频消融术治疗早期肝癌的临床分析[J].肝胆外科杂志2017,12(5):552-559.

[10]武金玉,林淑芝,吴薇,等.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邻近肝表面的原发性肝癌[J].中华肿瘤杂志,2015,37(12):933-937.

猜你喜欢
癌灶外科手术清除率
MRI-DWI对肝细胞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复发微小癌灶的诊断价值
膀胱镜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和VAS评分的影响
自行设计的可调式抬手架在手外科手术消毒中的应用效果
探讨CT对乙肝肝硬化相关性小肝癌(SHCC)的诊断价值
昆明市女性宫颈高危型HPV清除率相关因素分析
乳腺癌多发性癌灶的相关因素分析与临床研究
豆清液不同超滤组分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超声评分法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风险的预测价值
护理干预对骨外科手术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
老年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