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宁“王者归来”:平凡妈妈是背后一座山

2018-06-23 05:29木辰
妇女生活 2018年6期
关键词:丁宁体校女单

木辰

带10岁女儿北漂,

盛年夫妻忍痛分居

丁宁1990年出生于黑龙江大庆市,父亲丁殿国和母亲高凤梅都是运动员出身。丁宁遗传了父母良好的运动基因,很小就显现出过人的运动天赋。

当时高凤梅在大庆市体育馆上班,丁宁没人照看,她便每天带女儿到体育馆与一帮孩子打乒乓球。丁宁步法灵活,爆发力强,仅练了半年,只有6岁多的她就能打败十一二岁的对手。高凤梅和丈夫觉得女儿是打乒乓球的好苗子,便将丁宁送到体育馆对面的少年宫练乒乓球。很快,丁宁就成了少年宫的“小球霸”,打遍少年宫无敌手。

1997年夏,大庆市体校资深教练唐景波到少年宫选拔学员,第一个相中的就是丁宁。7岁的丁宁进入市体校,成为那里年龄最小的学员。

作为家中独生女,丁宁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高凤梅在吃穿方面对女儿从不吝啬,但要求也极其严格。每天早晨天不亮,父母就带丁宁起床跑步锻炼体能,丁宁跑得脚上起了血泡也不能中断。冬天的大庆滴水成冰,丁宁一边跑一边哭,睫毛很快被眼泪冻住了。

那时,丁宁上午上文化课,下午练球,双休日也不能休息,母亲要求她周末两天必须打完15脸盆1800个乒乓球。丁宁的手掌磨破了,高凤梅回家给她缠纱布,缠着缠着眼泪就掉了下来。丁宁却安慰妈妈:“别难过,我不疼。”女儿的懂事让高凤梅更加心疼。

一次队内比赛,丁宁挥拍击球时,球拍的边沿磕到了眉骨,顿时鲜血直流。队医赶紧给丁宁包扎,教练慌忙打电话通知高凤梅夫妇。高凤梅和丈夫赶到体校时,丁宁额头上缠着厚厚的纱布正坐在场边休息。高凤梅不仅没有安慰女儿,反而训斥道:“怎么不去训练?受这点小伤就罢工了?”丁宁听了,拿起球拍,眼泪汪汪地走向球台。

丁殿国质问妻子:“孩子受伤了就不能休息一下吗?你咋这么狠心!”高凤梅不以为然:“搞体育的哪个不受点伤?你以为我不心疼孩子!”两人争执起来。丁宁看到了,走过来对他们说:“你们别吵,我现在就练球。”

回家的路上,高凤梅一直泪流不止,丁殿国反过来安慰妻子:“对不起!我刚才太冲动。你对女儿狠也都是为她好。”高凤梅哽咽道:“好像我是冷血动物,你以为我不心疼?可体育这条路注定是艰辛的,不狠一点她能成才吗?”是呀,自己和妻子运动员时代因为伤病错过了入选国家队的机会,没能拿世界冠军,成为永远的遗憾。就让女儿来帮他们圆梦吧!丁殿国告诉妻子:“以后我不会当着女儿的面跟你争吵了。”

1998年秋,丁殿国被提拔为大庆油田的基层干部,工作比从前繁忙,培养丁宁的重任全落在了高凤梅肩上。此时,丁宁已在大庆的同龄人中无敌手了。为了提高女儿的球技,从1999年起,高凤梅自费带女儿去哈尔滨、沈阳等地参加乒乓球培训。高凤梅和丈夫都是普通工薪阶层,这些年为培养女儿花光了积蓄。为省钱,每次母女俩都坐最便宜的火车硬座,晚上挤5块钱一个床位的小旅馆,吃的也是路边两块钱一份的盒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丁宁的球技越来越精,相继夺得黑龙江省少年乒乓球赛女单冠军、“全国娃娃杯”女单冠军。

2000年夏,高凤梅带女儿参加辽宁省乒乓球苗子集训,恰逢北京什刹海体校的甄九祥教练来集训队选学员,丁宁因基本功扎实,运动天赋出色,让甄教练眼前一亮。甄教练与高凤梅商量,希望丁宁能去北京什刹海体校练球。女儿刚10岁,从未独自出过远门,去北京那么远的地方,她不放心。她告诉甄教练:“这事我一个人做不了主,得回家与我爱人商量一下再答复您。”

返回大庆,高凤梅征求丈夫的意见。丁殿国一声长叹:“我知道什刹海体校,培养过几十位世界冠军,很多家长托人都想送孩子进去。这也许是女儿的一个人生转折,但她独自去北京,我不放心。”高凤梅决定做出牺牲,说:“老丁,那我停薪留职,去北京陪女儿吧!只是这样咱们要长期两地分居,我不能照顾你了。”当时夫妻俩刚30岁出头,正逢人生盛年,长期分居很残忍。为了女儿的前途,妻子甘愿带女儿背井离乡,自己作为男人,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丁殿国支持妻子:“不用担心我,我是运动员出身,生活自理能力很强。只是你们母女去北京不容易。”高凤梅说:“为了女儿成才,吃再多的苦我也愿意。”

2000年8月,高凤梅带着10岁的丁宁来到北京,开启了艰辛的“北漂”生涯,也开始了与丈夫漫长的分居生活……

女儿跻身国家队主力,

北漂妈妈结束8年分居生活

丁宁周一到周五在什刹海体校寄宿,高凤梅租住在学校附近一间10平方米的平房里。双休日,丁宁回出租屋与妈妈团聚。女儿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训练量又很大,高凤梅买不起营养品,便想方设法通过一日三餐给女儿补充营养。

一到周末傍晚,高凤梅就赶到3里外的集贸市场买鱼。为了省钱,水箱里活蹦乱跳的鱼她不买,而是专买快死的鱼,能打五折。晚上,高凤梅用火腿、白菜、豆腐等,熬一大锅热腾腾香喷喷的鱼汤,看着女儿一碗碗喝下去。

丁宁年纪小,生活无法自理。每逢周三,高凤梅就赶到体校,将女儿换下的运动鞋、运动服打包带回家。清洗晾干后,她再送回体校。这年11月,丁宁回出租屋,突然说:“妈,您不会将我一个人丢在北京回大庆吧?”高凤梅很惊讶,问:“宁宁,你怎么说这种话?”丁宁说:“我有两个同学的妈妈也在北京陪读,他们的爸爸经常打电话和妈妈吵架。妈妈回老家后,这两个同学没心思打球,早两天退学了。”是呀,盛年分居不是每对夫妻都能承受的。为培养女儿成才,高凤梅与丈夫愿吃世上最多的苦,走世上最长的路。她告诉女儿:“我早和你爸商量好了,就在北京陪你。要是哪天你不需要妈妈了,我再回大庆。”

随着冬天来临,高凤梅愈发感受到北漂生活的残酷。出租屋里没暖气,寒风透过门窗缝隙往屋里灌。晚上高凤梅将所有衣服和被子盖在身上,还是难以御寒。双休日丁宁回出租屋了,擔心女儿挨冻,高凤梅在屋里生起了煤球炉。可她又怕煤气中毒,一晚上要起来四五次开窗透气,只能睡三四个小时。

丁殿国由幸福的已婚丈夫变回“单身男”,生活也很艰辛:他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有时在单位加班累了,回家倒头就睡,半夜饿醒了就吃碗泡面。每隔两个月,丁殿国就来北京探望一次妻子和女儿。因大庆物价相对便宜,每次来北京,他都用编织袋装很多花卷或各种肉食。高凤梅知道丈夫一个人养家不容易,2001年9月,在老乡介绍下,她进入北京一所私立学校教体育。

这年11月,房东涨300元房租,高凤梅被迫搬家。她舍不得请搬家公司,懂事的丁宁帮妈妈搬东西。高凤梅在前面吃力地踩三轮车,丁宁跟在后面押运。她双手扶着柜子,肩膀上还挂着两个装满生活用品的挎包。母女俩就像一对负重的蚂蚁,艰难前行……此后几年里,因拆迁、房东儿子结婚等原因,高凤梅经常被迫搬家,曾有过4个月搬5次家的辛酸经历。

父母的艰辛丁宁全看在眼里,孝顺的她努力减轻双亲负担。女孩子爱美,喜欢漂亮衣服鞋子,但丁宁舍不得买,一年四季穿体校发的运动服。每月的微薄津贴,丁宁一分钱也不花,全交给妈妈。这位懂事的天才少女,渐渐在父母艰难的分居中崛起。2005年,丁宁一鸣惊人,勇夺世界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女团、女单、女双3枚金牌,顺利入选国家队。

然而入队不久,丁宁就遭遇打击。2006年2月,丁宁突然回到出租屋,含泪对高凤梅说:“妈,我不想打球了。”高凤梅顿时紧张起来,问女儿:“怎么了?”丁宁这才哽咽着讲述缘由。

原来,国乒女队人才济济,光世界冠军就有十几位。为激励队员,队里实行奖惩制度,赢一场球奖励300元,输一场球罚300元。那个星期,丁宁总输球,罚款合计已达1.3万元。她知道父母挣钱不容易,不忍给家里添负担,萌生了退出国家队的念头。

高凤梅开导女儿:“这点小事就把你打垮了?这些年一家人付出了多少呀,你要是退出国家队,以前咱们所有的努力不都白费了?赢球是从输球开始的,妈不怕你输,输多少我都替你掏。只是你要明白,球是怎么输的。”丁宁原以为会挨妈妈的训,没想到妈妈如此睿智、包容,她当即坐公交车返回了国家队。

第二天,高凤梅将1.3万元打到女儿的银行卡上。半个月后,丁宁将罚款悉数赢回,全部还给了妈妈。这时她才得知,这笔钱绝大部分是妈妈向同事借的。丁宁热泪盈眶:妈妈虽然很普通,却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暖心的妈妈!

2008年,丁宁跻身国乒女队主力,成为重点培养对象。她无论技术、心理,还是自我管理能力都日趋成熟,高凤梅觉得自己该放手了。这年秋,高凤梅返回大庆,结束了与丈夫长达8年的分居生活。

引领女儿走出失利阴影,

大满贯得主“王者归来”

父母的付出成为丁宁拼搏的动力。此后两年里,丁宁连夺日本、德国等多站乒乓球公开赛女单冠军,世界排名升至第二。2011年8月,丁宁以主力身份参加在荷兰鹿特丹举行的第51届世乒赛。她气势如虹,一路杀入决赛,最终战胜队友李晓霞夺得女单金牌。这是丁宁运动生涯第一个有分量的单打世界冠军。

高凤梅与丈夫在家里全程收看了决赛直播。当金灿灿的奖牌挂在女儿脖子上时,夫妇俩喜极而泣:女儿终于圆了他们未竟的梦想!然而,当丁宁打电话向父母报喜时,高凤梅担心女儿产生骄傲情绪,冷静地说:“你还不是奥运冠军,以后的路还长着呢!”丁宁信心满满:“明年伦敦奥运会我有信心夺双金。”高凤梅和丈夫盼望女儿早传捷报!

谁知接下来的伦敦奥运会,丁宁带给爸爸妈妈的却是眼泪和心痛。那是2012年8月12日,乒乓球女单金牌之争在丁宁与队友李晓霞之间展开。开赛不久,裁判就3次判丁宁发球违例。她不仅丢了3分,自信心更是被彻底摧毁。丁宁含着泪水将比赛打完,最终以1比4输给李晓霞。决赛期间,高凤梅家里来了许多记者和当地领导。女儿在伦敦哭着打球,高凤梅当着众人的面哭着将比赛看完。

颁奖结束,高凤梅第一时间给女儿打来电话,但丁宁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伤心痛哭。高凤梅安慰道:“别伤心,虽然你没拿到冠军,但你的技术和成绩有目共睹。你已经尽力了。”可丁宁仍无法平复内心的伤痛与失落。

在伦敦,教练与队友也极力安慰丁宁,她的情绪才有所平复。3天后,她与队友合作夺得乒乓球女团金牌。高凤梅在电视里看到女儿脸上有了笑容,以为她释然了,谁知女单决赛失利给丁宁带来的心理阴影远超她的想象。

奥运会结束后,队里放假半个月,丁宁回大庆与父母团聚。高凤梅发现女儿脸色沉郁,一提乒乓球就烦。她轻声问:“宁宁,是不是还在为那场球纠结?”丁宁落泪了,说:“那场球对我伤害太大了。我现在都不明白为什么要打球?打球的快乐在哪里?”高凤梅开导女儿:“要想成为一名伟大的运动员,就必须经历各种挫折。你才22岁,4年后才26岁,完全有能力将失去的金牌夺回来。”丁殿国也说:“竞技体育就这么残酷,有实力不一定能夺冠。希望你坚持下去,以平和心态面对各种偶然因素。”但丁宁的厌球情绪并未改观,她害怕比赛,一拿起球拍就心生纠结,状态低迷,经常在各种比赛中输球。

这一切,刺痛了高凤梅和丈夫的心。2014年12月,高凤梅来北京陪伴女儿。她租住在国家体育总局附近的小旅馆里,每天丁宁训练结束,就来小旅馆陪妈妈。高凤梅带女儿走访什刹海体校,以及她们当年租住过的平房,一起回忆母女俩踩着三轮车搬家的情景。她告诉女儿:“十多年来,你的生命里只有乒乓球,童年、少年时代很艰辛。我和你爸为了你,也没有正常生活,我们一家人走到现在真的不容易,你好好珍惜当下。”丁宁泪流满面,父母为她付出太多,她唯有用一枚枚金牌回报他们。她告诉妈妈:“我会调整心态,努力与过去告别。”

丁宁的低迷状态也让教练组的成员担心,主管教练李隼经常找她谈心,并安排心理医生帮助她。温暖母爱,以及教练的引导,渐渐引领丁宁走出阴影……

2015年5月,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苏州举行,丁宁战胜队友刘诗雯,勇夺女子单打冠军。她给媽妈发短信:“我已学会以一颗平常心对待每一场比赛,享受打球的过程。”女儿在精神上彻底涅槃,高凤梅与丈夫喜极而泣!

此后,丁宁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时代,几乎包揽了各项世界大赛冠军。2016年7月,丁宁随团赴里约参加奥运会。8月13日,乒乓球女单决赛再次在丁宁与李晓霞之间展开。最终,丁宁以4∶3战胜队友夺金,她也由此成为大满贯得主。两天后,丁宁又与队友配合,夺得女团金牌。赛后丁宁掩面而泣,远在万里之外的高凤梅夫妇同样眼含热泪,只有他们知道,女儿这一路走来是多么艰难。

鉴于丁宁人品、球品出众,2017年队友推举她当队长。6月初,在德国杜塞尔多夫世乒赛上,丁宁一举夺得女单、女双两枚金牌,成为国乒女队的领军人物。

随着经济条件好转,丁宁尽最大能力回馈父母。她自己生活节俭,却送给爸爸一辆轿车,给妈妈买漂亮坤包。父母每次来北京看她都住小旅馆,很不方便,丁宁又出了一部分钱帮父母在北京买了一套小两居。

2018年3月,丁宁已28岁。高凤梅和丈夫又为女儿的个人问题操心,催她找男朋友。丁宁告诉妈妈:“你们放心,3年内我要完成两件人生大事,一是找一个爱我、我也爱的男朋友,二是争取出现在2020年东京奥运赛场。”高凤梅与丈夫听了,都十分欣慰。

〔编辑:冯士军〕

猜你喜欢
丁宁体校女单
体校田径运动员运动损伤的有效防范策略探索
走到十字路口的业余体校
丁宁你凭什么
孩子们的冠军梦
有友谊,才会有胜利
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