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启示(下)

2018-06-23 09:17王丛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先知程序性王阳明

王丛

三、教育原则以“知行合一”为要

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王阳明总结出了许多教育原则和方法。根据后人的提炼,大概有知行合一(并进),自求自得,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等。其中最重要的原则是“知行合一”。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知”,有人解释为“良知”,是伦理道德。我以为,可以宽泛地理解,即除伦理道德外,也包括其他方面的知识。下面對“知”的阐述,就是从宽泛的角度讲的。

“知”与“行”是极为重要的一对范畴:是重要的哲学范畴,也是重要的心理学范畴(心理学中的“知情意行”,知、行均在其中),当然也是重要的教育学范畴。能够全面深入地理解知行关系,对我们的教育教学,无疑会大有裨益。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思想,会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参照。

知行关系,犹蛋与鸡,孰先孰后,众说纷纭,各执一端,难有确论。基本上是三类:知先行后,行先知后,知行合一(并进)。

1.知先行后。这种观点产生最早,在王阳明之前,也是知行说的主流。《尚书·说命中》云:“知之匪艰,行之惟艰。”虽是从难易角度说,但似也主张知在行先。宋程颐明确提出“知在行先”,说:“须是识在所行之先”“知了方行得”。并举例说:“譬如人欲往京师,必知是出哪门,行哪路,然后可往。”

2.知行合一。宋代也已有了这一思想的萌芽。朱熹是认为知先行后的,他说:“论先后,知为先……”但他也提出了“知行相须”的观点,他说“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这里的“须”同“需”,相互依存、配合之意,亦即,朱熹认为,知行,是相互依存的,缺一不可。王阳明则明确提出了知行合一。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针对知先行后说,他举例辩驳:“食味之美恶,必待入口而后知,岂有不待入口而已先知食味之美恶者邪?路歧之险夷,必待身亲履历而后知,岂有不待身亲履历而已先知路歧之险夷者邪”?意即:你知苹果甜,定是吃过了;你吃了苹果,定知苹果甜了。这就是所谓的“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3.行先知后。这观点也是发端在宋朝,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似就有行在知先的意思。也是在明朝,与王阳明同时而稍后的哲学家王廷相提出了“行得一事即知一事”“必亲至越而后知越之故”的见解。明确提出 “行先知后”的,一般认为是王夫之,他认为:“行先知后”“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

我以为,知先行后、行先知后与知行合一是有区别的。前者是获取知识即认知(学习)的途径,至于后者,与其说是认知的途径,不如说是认知的原则。但无论前者还是后者,对当下的教育教学都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1.有些知识的学习,是行先知后的,即今之所谓“发现性学习”。人类最初对知识的学习,都是行先知后,如婴幼儿学习口语,即是如此。叫“爸爸”叫“妈妈”,就是叫而已,哪里有关于“爸爸”“妈妈”的“知”?某些学科,也是行先知后的。如语文,总得先有某种语言现象(行),才有某种语文知识。亦即,要先有《诗经》中“心之忧矣,如匪浣衣”这样的句子,才有诗经六义中关于“比”的知识。

新课改以来,强调“体验”强调探究,设置综合实践课程,让学生动手,在“做中学”,都有“行先知后”的理念因素。

2.有些知识的学习,是知先行后的,即先学习有关知识,然后进行相应的实践,亦即今之所谓“接受性学习”。依某些教育家的观点,学生在学校是以接受性学习为主的,如建构主义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就认为:学校教育主要是向学生传授人类文化知识。学生要学习的知识经验主要是以书本知识、间接经验为主,因而,讲授式教学和接受式学习是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可见,知先行后也有着积极的意义,被动式学习也是必需的学习方式,过分强调自主探究体验,削弱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也是值得注意的一个倾向。

3.知行合一,是极为重要的原则。它是教育,亦即道德修养的原则。伦理规范是要求做(行)的,如果不去做,伦理规范就没有任何作用。王阳明的学生,也是他的妹夫徐爱对“知行合一”不理解,问王阳明:“如今人尽有知得父当孝、兄当弟(悌)者,却不能孝、不能弟,便是知与行分明是两件。”(相信这也是许多人都有的疑问)王阳明回答说:“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这思想极宝贵,下文还要说到。

道德修养是就个人而言,从社会的角度看,知行合一也是社会运行的原则。我们提出了很多口号,墙上有很多标语,这些口号和标语都不是只让人说说的,是要求人们做的,如果不做,这些口号和标语就没有意义。我们反复强调的诚信,实际上也可囊括在知行合一的范畴中。知行不能合一,就意味着知行的分裂,而知行的分裂就会造成人的异化、社会的异化,这个人这个社会表面和本质就不一致。社会的异化对社会的运行是不利的。

应试教育在古代遭王阳明抨击,在当下也是受到各方质疑,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种教育忽略了知行合一,只重视知而忽略了行。即使是思想品德课,也是笔答考卷,得了高分就一切OK,不管学生做没做、做得到做不到、做得好不好,再进一步就是只重视知识而忽略了品行。这就使得一个人在学校就种下了知行分裂的种子,这样的人多了,自然就加重了整个社会的知行分裂程度。

它也是教学原则,或说是程序性知识的学习原则。根据需不需要去做,知识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不需要去做的知识,叫陈述性知识;一类是需要去做的知识,叫程序性知识。对这两种知识的学习,有着不同的要求:陈述性知识,理解记忆(知)就够了;程序性知识,光理解记忆不行,必须去做(行),要能做、会做才算真正掌握。这就是“知行合一”,用西方认知心理学的话说,就是“理解的标志是运用”。如怎么开车就是程序性知识,能说出来写出来都不算数,一定要能按照要求开车上路,才能给驾照,这就是知行要合一。所以程序性知识的学习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知”,即理解记忆相关知识,这叫陈述性水平;第二个阶段便是“行”,即在实践中运用知识,能熟练运用了就叫程序性水平。如作文,先要有作文指导,让学生了解有关的写作知识及要求,这就是“知”;然后要让学生去做,做得不好还要重做,这就是“行”。知、行如果分裂,就会上半截子课,或者缺前半截,或者缺后半截,不论哪种情况都会影响教学效果。还以作文为例:有的缺前半截,即没有指导(知);有的缺后半截,即没有写作练习(行)。作文教学效果不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老师上了半截子课,将知行分裂了。

作为教学原则,知行合一也适用于对教师的培训。教师培训的内容,多是对新的理念、新的教学模式以及名校名师经验的介绍,这些其实都是程序性知识,是要做,也就是要“行”的。但教师培训往往只是让教师看、听,了解、理解这些理念、模式、经验,而忽略了在实践中运用和落实,亦即只达到了陈述性水平,未能达到程序性水平,只有知,没有行。而如王阳明所说,“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这就使得那些理念、模式、经验只能开花,不能结果,教师队伍的总体水平不能得到应有的提高。

除了提出知行合一的教育原则,王阳明对前人已经提出过的教育教学原则,如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等,也做了深入的探讨并有进一步的发展。

关于因材施教,王阳明认为,教学要因材,即根据每个人不同的长处施教,使他们各有所成。他说:“天之于物也,巨微修短之殊位,而生成之,一也。惟技也亦然,弓冶不相为能,而其足于用,亦一也。”“因人而施之,教也。各成其材矣,而同归于善。”而教育也要因材,即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缺点施教。他说:“圣贤教人如医用药,皆因病立方,酌其虚实温凉阴阳内外而时时加减之,要在去病,初无定说。若拘执一方,鲜不杀人矣。”

王阳明以医生治病喻育人,极为精当。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难以复制,确需“因病立方”,對症下药,方能见效。所以,育人是极复杂极难的,对教师的能力要求也是极高的。现在培训教师,多举名师为例,或干脆让他们现身说法,以为这样就能使老师们用他们这一张药方治好所有的病,这恐怕有一点想当然了。

关于循序渐进,王阳明提出,要“随人分限所及”,即教学的分量要照顾到学生原有的基础及其接受能力。他说:“我辈致知,只是各随分限所及。今日良知见在如此,只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开悟,便从明日所知扩充到底。如此方是精一功夫。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如树有这些萌芽,只把这些水去灌溉。萌芽再长,便又加水。自拱把以至合抱,灌溉之功,皆是随其分限所及。若些小萌芽,有一桶水在,尽要倾上,便漫坏他了。”

我们现在的教学,有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进度,这是与王阳明教育要“随人分限所及”的思想相背离的,本身就违反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或者至少为贯彻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增加了困难,那些所谓的“学困生”,十有八九都是被“漫坏”了的。这恐怕是现在乃至将来都不得不面对且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四、教学方法以顺应儿童性情为本

王阳明是最早关注儿童教育的教育家,也是最早注意到儿童年龄特点,并提出了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的教育家,也可以说,他是最早从心理的角度考察儿童教育的教育家。对这些问题,他写有专文《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在他之前,似只有元代许衡的《小学大义》对此有所涉及。

儿童的特点是什么呢?王阳明说:“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

因此,教育儿童时就要注意:“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

那么,具体一点,适应儿童特点的教学方法是什么呢?王阳明提出三条:“诱之歌诗以发其志意,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即诱导学生吟诵诗歌激发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习礼仪让他们的举止合乎规范,劝导学生读书使他们增长知识。而且,这三种方法的作用还不止于此:“诱之歌诗者,非但发其志意而已,亦所以泄其跳号呼啸于咏歌,宣其幽抑结滞于音节也。导之习礼者,非但肃其威仪而已,亦所以周旋揖让而动荡其血脉,拜起屈伸而固束其筋骸也。讽之读书者,非但开其知觉而已,亦所以沉潜反复而存其心,抑扬讽诵以宣其志也。”就是说,吟诵诗歌还适应了儿童喜欢喊叫歌唱的特点;学习礼仪还适应了儿童喜欢活动的特点,还可通过活动强健学生身体;读书还可以让学生静下心来,通过诵读宣泄自己的情感。

他还对应试教育中那些违背儿童天性的做法给予了深刻而又无情的鞭挞:“若近世之训蒙稚者,日惟督以句读课仿,责其检束而不知导之以礼,求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鞭挞绳缚,若待拘囚。彼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窥避掩覆以遂其嬉游,设诈饰诡以肆其顽鄙。偷薄庸劣,日趋下流。是盖驱之于恶而求其为善也,何可得乎?”

无论是对儿童的年龄特点的概括,还是对儿童的教育教学方法的提出,王阳明所说都十分精当,甚至可说是与现当代乃至新课改的理念暗合——如现在提倡读古诗、多读书、多活动——真是难能可贵。有的方面甚至可以再借鉴王阳明的做法,如活动课与练习礼仪结合起来,效果是不是会更好?

至于王阳明对应试教育中那些违背儿童天性的做法的挞伐,更是一针见血,入木三分,这里就不再多说了,看看时下教育的现实,大家都懂的。

就想到,新课改以来各种新的教育理念层出不穷让人目不暇给,但静下心来重温一下中外先贤的教育经典,是不是也很有必要呢?

猜你喜欢
先知程序性王阳明
春江水暖鸭先知
我不是什么先知
春天的小先知(外两首)
肝细胞程序性坏死的研究进展
春江水暖鸭先知
浅析王阳明“知行合一”说
程序性细胞坏死及其信号通路
关于王阳明的入仕之道
王阳明研究的知识进路
王阳明的著述观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