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农机合作社发展模式壮大乡村社会化服务力量

2018-06-25 08:28
现代农业装备 2018年2期
关键词:区域性社会化机械化

2017年,我市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创新农机合作社发展模式,壮大乡村社会化服务力量,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支撑。主要做法有:

一、科学规划布局,大力发展区域性农机合作社

我市高度重视农机社会化服务,把农机社会化服务主体作为解决“谁来种地”的重要力量,研究制定了《英德市农机合作社总体发展规划方案》,明确发展思路,科学布局,按照地理区域特征,通过整合全市农机装备以及农机合作社的资源,协调专门资金1500万元,扶强扶大建设5家区域性农机合作社,围绕水稻、花生、甘蔗、茶叶等主要产业,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以“机械化服务为主,农资、农技服务、农机农艺相融合,打造全能型、全方位服务型的新型农机合作社”为发展目标,结合土地流转和农业规模化经营,大力发展代耕代种代管代收等新业态、新模式,为我市农业生产提供“耕、种、管、收、烘干、加工、售卖(电商平台)”全程机械化服务。经过整合发展,有效拓展了区域农机合作社服务内容和服务范围,发挥了区域农机合作社的合作优势、服务优势和经营优势。5家区域性农机合作社全年为15.8万亩水稻耕地提供机械化耕种服务,提供稻谷烘干服务5 700多吨;水稻综合机械化水平69.39%,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43.3%。英德市英东区域性农机合作社(东华兴民农机专业合作社)获评农业部2017年“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实现了“全国农机示范社”零的突破。

二、强化技术培训,培育壮大农机社会化服务队伍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加强农机人才队伍技术培训,高标准、严要求开展拖拉机(收割机)驾驶员培训,定期举办农业机械维修与保养培训班,培育了一大批农机技术技能人才。特别是对5家区域性农机合作社的合伙人、带头人和农机手进行技能培训,按照既精通农机驾驶和维修技术,又懂生产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的要求,把农机合作社培养成为壮大乡村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主力军。依托区域性农机合作社,针对水稻、花生、甘蔗、茶叶等主要产业,结合农时季节,举办多种形式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现场演示会,发动农机科技人员下乡指导、示范,普及推广适用的农机化新技术,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农业社会化服务队伍。全年共培训各类拖拉机驾驶员228人,农机合作社技术人员300多人次,各类现场演示会吸引农民群众3 000多人,推广示范10多项适用的新农机、新技术,5家区域性农机合作社新增社员100多人。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队伍不断壮大,能力不断提升。

三、全力抓好试点工作,加快构建现代农业新型产业体系

2017年,我市被省农业厅、省财政厅列为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作业补助试点县。为保障工作有序顺利推进,我市建立以分管农业的副市长为召集人,市财政、农业、农机负责人为副召集人,职能部门有关领导和各镇(街)分管领导为成员的联席会议制度;决定由具体实施单位(市农机局)组建试点工作实施指导小组,统筹和组织实施全市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工作。制定了《英德市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试点实施细则》,对水稻育插秧作业进行综合补助,将任务落实到各镇街和5家重点区域性农机合作社,要求每个区域性农机合作社完成机械化育插秧面积1.2万亩,累计完成机械化育插秧面积6万亩以上。通过以农机作业为主的社会化服务,推动构建现代农业新型产业体系,促进乡村产业兴旺。

农业产业的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基础,农机社会化服务也将为产业兴旺提供越来越重要的支撑。下一步,我市将认真学习领会习总书记对广东“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精神,贯彻落实全省农业工作会议的要求,对标先进,加快推动我市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以5个区域性农机合作社为抓手,把其他中小型农机合作社、种植大户、农机大户纳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来,促进农业生产服务从单个环节向全程生产服务转变,从小规模分散经营服务向较大规模转变,从单一服务经营和兼业服务经营向专业化、职业化、集约化、产业化等方向转变,培育多种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进而构建“覆盖全程全面、综合配套高质、耕作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猜你喜欢
区域性社会化机械化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的探讨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关于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探讨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的通知 国办发〔2017〕11号
正确认识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区域性综合管理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