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高血脂对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的影响

2018-06-26 06:10周静沈英豪戎鑫张彩兰顾庆郭华张俊峰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8年5期
关键词:高血脂脉搏颈动脉

周静,沈英豪,戎鑫,张彩兰,顾庆,郭华,张俊峰

脉搏波速度(PWV)主要是指从心脏泵出的血液通过血管到达手和足的速度,可反映大动脉的弹性情况,PWV越快,动脉的弹性越差,僵硬度越高[1-3]。同时,血糖代谢和血脂代谢水平对血管壁的生理和功能均有影响,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产生重要影响[4,5]。本研究利用无创性Complior SP自动检测PWV,随访观察血糖血脂水平上调后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桡动脉脉搏波速度(C-R PWV)、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速度(C-F PWV)和颈动脉-足背动脉脉搏波速度(C-D PWV)的影响,以评估高血压患者动脉生理功能受血糖血脂水平的影响情况,以期为高血压的诊疗提供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取上海市宝山区的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第九人民医院心内科就诊的726例高血压患者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20例,女性406例,男女比例1:1.18,年龄30~87岁,平均年龄(63.70 ± 7.96)岁 。完成1年随访者672例,失访54例。排除标准:①高血压以外的其他各种心脑血管并发症;②血液系统疾病患者;③先天及由于其他病因导致血管畸形或病变患者。所有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相关理化指标检测数值均符合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即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1 mmHg=0.133 kPa)。

1.2 分组将672例完成随访的患者分为四组:单纯高血压组(n=357);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组(n=142,高血压+糖尿病组);糖尿病诊断根据WHO(1999)诊断标准,即空腹葡萄糖(FPG)水平≥7.0 mmol/l或葡萄糖负荷后2 h血糖≥11.1mmol/L(200 mg/dl);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组(n=108,高血压+高血脂组),血脂诊断根据我国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血浆总胆固醇浓度>5.17 mmol/L(200 mg/dl)和/或血浆三酰甘油浓度>2.3 mmol/L(200 mg/dl);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组(n=65,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组)。所有患者随访1年。每2周测量血压,2型糖尿病组每3个月检测空腹血糖,高脂血症组每3个月检测血脂。各组间男/女比例、年龄、身高、体重、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1)。

表1 各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情况

1.3 方法应用法国Artech-Medical公司研制生产的专家型康普乐(Complior SP)脉搏波速度测定仪分别对C-R PWV、C-F PWV和C-D PWV进行测定。研究对象在进行各个不同PWV检测项目测定时,身体均保持仰卧姿态,后脑下部及颈部垫枕,为了便于检测装置的放置,研究对象将头偏向一侧,医师将压力感受器放置于右侧颈动脉、桡动脉、股动脉和足背动脉搏动最明显处,放置完成后检测压力感应器是否牢固,防止感应装置从检测部位脱落或接触不良,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待上述程序完成后,用尺子测量颈动脉-桡动脉、颈动脉-股动脉、颈动脉-足背动脉压力感受器放置点间的距离,并将上述距离参数输入计算机。各个不同PWV均被连续记录16次,将检测结果中数值排在最前面的三个测定结果和排在最后的三个测定结果排除在外不纳入计算,其余结果取平均值作为最后各个不同PWV的测定值。

1.4 统计方法采用IBM 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C-F PWV、C-R PWV和C-D PWV等计量资料进行One-way ANOVA方差分析及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随访前各组间PWV比较单纯高血压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组、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糖尿病组四组间两两比较PWV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组间均值比较提示合并高血脂+糖尿病组高血压患者较其他3组C-F PWV均值高(表2)。

表2 患者PWV及各参数比较(±s)

表2 患者PWV及各参数比较(±s)

注:各组间两两比较,P均>0.05

观察指标 单纯高血压组 高血压+糖尿病组 高血压+高血脂组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组C-F PWV 13.31±2.9079 13.4±3.9235 12.930±3.1243 13.71±4.5367 C-R PWV 9.576±1.2 8.942±1.1178 9.243±1.4807 8.970±1.2921 C-D PWV 10.03±2.985 10.116±1.0663 9.981±1.7741 10.15±1.1500

2.2 随访前后各组间PWV比较随访前后各组间PWV比较 四组的C-F PWV均有所增加,其中单纯高血压组患者的两年的C-F PWV、C-R PWV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合并高血脂组和合并糖尿病+高血脂组的患者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C-D PWV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3)。

表3 所有患者随访前后PWV比较(±s)

表3 所有患者随访前后PWV比较(±s)

注:C-F PWV: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速度;C-R PWV:颈动脉-桡动脉脉搏波速度;C-D PWV:颈动脉-足背动脉脉搏波速度;与随访前比较,aP<0.05

观察指标 分组 随访前 随访后C-F PWV 单纯高血压组 13.376±3.0171 13.604±3.4154高血压+糖尿病组 12.782±2.8560 13.738±3.3597a高血压+高血脂组 13.089±2.8460 13.94±3.077a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组 13.286±3.1901 13.957±3.3184a C-R PWV单纯高血压组 9.591±1.2362 9.709±1.3349高血压+糖尿病组 9.155±1.4104 9.601±1.6630a高血压+高血脂组 8.816±1.0792 9.458±1.3761a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组 8.857±1.2377 9.571±1.1964a C-D PWV单纯高血压组 10.066±3.2943 10.075±1.5931高血压+糖尿病组 9.939±1.8267 10.034±1.4765高血压+高血脂组 10.089±1.0630 9.884±1.4934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组 10.129±1.1632 9.814±1.5251

3 讨论

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动脉血管硬化作为血管腔体病变一个重要诱发因素,在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极为不利的推动作用[6,7]。PWV可间接反应主要大动脉的弹性和容受能力状况,是代表大动脉僵硬度的核心指标,如今其在心脑血管疾病诊疗中的重要应用价值,已日益受到医学研究领域和医学临床实践工作者的重视[8-10]。积极在高危人群中开展PWV检测及普查,通过脉搏波传导速度和脉搏波形检测作为反映动脉血管弹性功能改变的无创非入侵性诊断技术,用以监测机体糖脂代谢水平情况对高血压患者血液循环系统功能的影响,掌握患者病情发展情况,及早发现高血压,高血糖及高血脂对PWV的影响,为个体化及时性的治疗方案制定提供了依据,也为相关药物的研发提供的评价指标。

本研究中单纯高血压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组、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糖尿病组四组间两两相比PWV无统计学差异,但组间均值比较提示合并高血脂+高血糖组高血压患者较其他3组C-F PWV均值高。随访研究中四组的C-F PWV均有所增加,其中随访1年后单纯高血压组患者C-F PWV、C-R PWV与随访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而其余三组患者C-F PWV与随访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而C-D PWV均无统计学差异。说明C-F PWV较C-R PWV和C-D PWV更能反应大动脉僵硬度的变化,是三者中最敏感的指标,C-R PWV次之,C-D PWV最差。关于不同动脉节段PWV与心血管疾病及预后的相关性,目前,研究较多的是C-F PWV、C-R PWV和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BA PWV),其中C-F PWV 反映中央弹性动脉的僵硬度,与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和由此造成病例死亡时间直接相关[11-13]。王燚等[14]通过测定高血压及冠心病患者的C-F PWV和C-D PWV,发现这两类疾病患者的脉搏波传导速度较正常受试者显著升高,且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PWV较正常受试者的上调幅度更大,提示了PWV用于心脑血管疾病诊疗的临床应用价值。亦有研究表明,在健康人群、高血压、糖尿病和慢性肾脏疾病人群中,C-F PWV均具有作为可靠生理指标预测未来心脑血管事件及死亡率的临床使用价值。

糖尿病是重要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动脉弹性可反映心血管危险因素所致的血管功能损伤[15]。研究证实,脉搏波传导速度和脉搏波形分析作为无创性的反映动脉弹性功能改变的方法, 可发现糖尿病患者亚临床的血管病变[16]。血糖代谢异常加重了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厚及动脉弹性的减退,加大其心血管并发病的风险[17]。血脂代谢异常亦会通过上调血管内皮细胞的炎症反应水平,损伤动脉内皮细胞,在导致动脉弹性指数和容受能力下降[18,19]。

本研究通过横断面分析结果可知,单纯合并糖尿病或高血脂的高血压患者中,其PWV值较单纯高血压组未显示出统计学差异,而在随访研究中其PWV增高显示出统计学差异,提示高血糖、高血脂相对高血压对于动脉僵硬度影响较小,但可加速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的进程,所以在控制血压的同时,积极纠正糖、脂代谢紊乱对防治动脉硬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早期检测PWV为控制高血压 病及其心脑血管并发症提供了有效的临床依据。我们通过研究高血糖、高血脂对其影响,可筛查出尚未存在临床表现而动脉顺应性已有异常,可能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群,从而给予早期干预。因此,在有效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的同时,改善动脉弹性也是防治动脉硬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1]Obeid H,Soulat G,Mousseaux E,et al. Numerical assessment and comparison of pulse wave velocity methods aiming at measuring aortic stiffness[J]. Physiol Meas,2017,38(11):1953-67.

[2]李曦,胡荣,芦燕玲,等. 体检人群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动态血压监测指标的相关性研究[J]. 心肺血管病杂志,2013,32(4):452-5.

[3]Ohkuma T,Tomiyama H,Ninomiya T,et al. Proposed Cutoff Value of 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 for the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J]. Circ J,2017,81(10):1540-2.

[4]李谷来,王金华,李秀娟. 糖耐量异常患者血糖、血脂、胰岛素水平变化与颈动脉血管壁弹性的相关性研究[J]. 河北医药,2017,39(17):2647-9.

[5]王君玓,商广芸,何为,等. 2型糖尿病病人大动脉僵硬度相关危险因素研究[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7,38(5):740-3.

[6]王松鹤,何胜虎. 动脉僵硬度与影响高血压预后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 中国循环杂志,2015,30(2):196-8.

[7]邱萌,朱昀,张福春. 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与血压变异性的关系[J]. 中国循环杂志,2015,30,30(2):136-9.

[8]Moczulska B,Kubiak M,Bryczkowska A,et al. [Pulse wave velocity as an early marker of diastolic heart failure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J].Pol Merkur Lekarski,2017,42(250):142-4.

[9]Wang Y,Zhang J,Qain Y,et al. Association of 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 with A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Arterial Stenosis in Hypertension Patients[J]. J Stroke Cerebrovasc Dis,2016,25(8):1922-8.

[10]林铮,王振华,吴玉塘. 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及踝臂指数对高血压患者早期动脉硬化的诊断价值[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5,23(11):1149-52.

[11]Tentolouris A,Eleftheriadou I,Grigoropoulou P,et al.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ulse wave velocity and peripheral neuropathy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 J Diabetes Complications,2017,31(11):1624-9.

[12]杨蕾,李蓉,李启富,等. 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研究[J]. 解放军医学杂志,2014,39(11):882-7.

[13]Kisliak OA,Starodubova AV. Pulse wave velocity and pulse pressure in patients with arterial hypertension[J]. Kardiologiia,2014,54(5):34-8.

[14]王燚,赵存瑞,徐鲲,等. 高血压病和冠心病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分析[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5,23(10):1026-30.

[15]刘国玲.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颈动脉僵硬度与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糖尿病杂志,2015,23(7):617-20.

[16]梁丽艳,陈曦,张源明,等. 伴糖耐量异常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与颈动脉硬化、动脉僵硬度的相关性研究[J]. 疑难病杂志,2015,14(3):223-6.

[17]杨红霞,米树华,贾淑杰,等. 代谢综合征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影响[J]. 中国全科医学,2013,16(39):3903-5.

[18]王宏宇,刘金波,赵红薇,等. 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与血脂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14,17(18):2070-3.

[19]孙旭晖,何正飞,余健. 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MMP-9、炎症因子、血脂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6,36(5):66-8.

猜你喜欢
高血脂脉搏颈动脉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高血脂,不都是吃出来的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体检者脂肪肝与高血脂及高血压的相关性分析
高血脂的人到底该咋吃?
4类人别轻易按摩颈椎
用心感受狗狗的脉搏
光电式脉搏波检测系统的研究
沈安娜:按住蒋介石脉搏的谍战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