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平台 高技术 深融合 新动能
——采访第十九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有感

2018-06-26 11:54陈克
农业知识 2018年22期
关键词:寿光博会蔬菜

(本刊记者 毛 松 陈克)

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简称菜博会)始创于2000年,每年4月20日--5月30日在山东省寿光市蔬菜高科技示范园举办。至2017年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十八届,先后有来自50多个国家、地区和31个省、市、自治区的2600多万人次参展参会,实现各类贸易额2200多亿元,在国内外蔬菜及相关产业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是国家AAAAA级农业专业展会,所在园区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成为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代生产模式示范、先进实用技术推广的重要平台和名优品牌农产品交易、国际农业合作交流的重要窗口,是中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性蔬菜产业品牌展会。2018年4月20日--5月30日举办的第十九届菜博会,展会以更加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提升蔬菜产业服务平台

拥抱新时代,担当新使命。第十九届菜博会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和新旧动能转换需要为己任,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绿色、科技、未来”为主题,按照突出特色、全面创新、注重实效的总体要求,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大市场资源,着力提升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水平,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全面提高蔬菜供给质量。展会由国家农业农村部、商务部、中国贸促会、山东省人民政府、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国农业大学主办。总展览面积45万平方米,其中室内16.5万平方米,设十二个展馆、大棚优质高效示范区、蔬菜博物馆等,集中展示实用设施园艺技术、最新栽培模式、现代农机装备、名优菜果品种、各类生产资料等。着力打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蔬菜产业服务平台。为扩大国际合作,第十九届菜博会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商请美国、荷兰、俄罗斯等驻华使馆,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处等组织协办。展会设室内外展位2000多个,参展单位750多家,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30个省市自治区的近万名客商参展参会。期间举办的2018国际农业精品展,来自荷兰、以色列、俄罗斯、韩国、日本、泰国等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家客商踊跃参展。同时举办现代农机装备展、农业节水暨水肥一体化技术材料设备展、遮阳窗饰展等其他各类大型专业展会,以及第五届中国寿光国际设施园艺学术研讨会、2018中国(寿光)国际蔬菜与营养高峰论坛、中华农圣文化国际研讨会等一系列专业学术论坛,进一步推动了经贸交流,丰富和延伸展会内容。

科技创新打造新动能

科技改变未来,创新驱动发展。第十九届菜博会共展示国内外蔬菜品种2400多个,新增品种260多个,集中展示植物工厂、智能化精准栽培模式、“鱼菜共生”生态循环模式、生物组培技术、水肥一体化、信息化温室远程控制等先进技术100多项,岩棉、椰糠基质等栽培模式90多种。集成展示和交流共享世界蔬菜产业领域的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新理念。上千家参展企业带来的展品涵盖农业新技术成果、农业生产资料、现代农机装备等现代农业及产业化经营的方方面面,一系列名优品牌产品和现代技术成果,通过菜博会走进了全国各地农业园区、蔬菜基地和田间地头,引领设施农业、智慧农业、低碳农业等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推广,促进了蔬菜质量的全面提升和生产效益的大幅增长。

蔬菜文化推进创意农业

展会厚植文化底蕴,深化蔬菜与文化的融合,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助力展会展览新形态,努力打造独具特色的创意农业。第十九届菜博会创制出“绿传文明”“绿播四时”“绿扬孝道”等大型蔬菜文化景观、园艺景观、艺术小品,通过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尽显蔬菜与文化融合的无穷魅力。“沙漠绿洲”展示沙漠植物、多肉植物、热带雨林植物,并将“一带一路”沿线自然人文景观浓缩其中,让观众足不出馆就可欣赏大漠绿韵。“蔬菜+文化”理念还深入到展会的各个领域,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华农圣文化节等50多项文化交流活动,不断提升蔬菜文化品位,为游客奉献一道道“文化大餐”。精彩的文化创意,为展会增添了蓬勃魅力,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潜能,增强了展会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新技术示范零距离

菜博会围绕服务“三农”和乡村振兴战略,始终把引导农民走向富裕放在首位。在科技普及与创新、新品种引领、新技术应用、新功能转化等方面不断有较大突破。实地栽培展示世界蔬菜新品种,特别是寿光自主研发的蔬菜品种,深受广大菜农欢迎。众多高新技术企业展示的生态循环农业、农业节水和水肥一体化、物联网设备等农业设施更接地气、高效节能,省工省力,更符合菜农实际需求,受到菜农欢迎。采摘园和大棚优质高效示范区,贴近菜农种植实际,在病虫害防治、利用熊蜂授粉和水肥控制等方面,集中展示让菜农看得懂、学得会、推广价值高的实用农业技术。通过举办农业科技大讲堂、农业实用技术讲座,现场观摩培训等,向广大菜农零距离传授各种实用信息和种植技术,充分发挥菜博会在农民与市场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引导培育具有现代科技理念的新型农民,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新动力。

农旅深度融合成亮点

相比于其他县市,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是寿光的优势,也是潜力所在。近年来,寿光突出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做大做强旅游产业,走出了一条高科技、生态型、乡村化的旅游发展新路子。本次菜博会,由寿光市旅游局组织的“千家旅行社会盟大会”代表团一行近300人到菜博会主展区和部分分展区踏线考察,打算进一步策划包装菜博会旅游品牌,加大市场营销,放大“寿光游”市场效益。“千家旅行社会盟大会”由国内外千家旅行社联合组成,各旅行社之间形成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合作局面,对各地的旅游产业产生了较强的拉动作用。据初步统计,自会盟大会启动以来,通过组团前来寿光旅游的游客占总量的60%以上。菜博会为参会观众提供全方位高质量服务,为旅行社、旅游团体设立服务区,为游客提供方便和优惠。展会还在客商服务、安全保卫、观光旅游、志愿者服务、停车管理、环境保洁等方面为游客营造良好的参观环境。自4月20日开幕后,前往展馆参观的人们络绎不绝,每天达7万之众。300多项新技术、新成果打造出的蔬菜盛宴,让人如痴如醉,流连忘返。

寿光模式为展会提供动力

菜博会的发展离不开寿光蔬菜产业的优厚土壤。寿光是中国“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发源地,经过近30年的发展,蔬菜大棚发展到15万个,瓜菜种植面积达到4万公顷,年产量450万吨。近年来,寿光创新蔬菜种植模式,先后推广了大棚滴灌、臭氧抑菌等300多项国内外新技术和立体栽培、无土栽培、椰糠基质栽培、生物组培等30多种种植新模式,从源头上保证了蔬菜质量安全。创新安全监管模式,研发了农业大数据监管平台、农产品生鲜溯源平台,实现了蔬菜安全生产监管全覆盖,2017年,寿光市作为县级代表参加了全国“双安双创”成果展示交流会,荣获“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成为首批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市。创新技术研发体系,先后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进行技术研发合作,大力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蔬菜品种,全力打造“中国蔬菜硅谷”。目前,寿光市拥有自主研发的蔬菜新品种50个,种苗年繁育能力达到15亿株,全省80%以上的蔬菜种苗源自寿光。通过运用最先进的种植技术、模式、种苗、管理等最新农业科技,寿光蔬菜的品质、口感又上了一个全新层次,先后培育出“乐义蔬菜”“七彩庄园”等中国驰名商标、“三品一标”产品357个。

猜你喜欢
寿光博会蔬菜
聚焦“丝博会”
第九届“博博会”将在郑州举办
全国37家涉农媒体总编辑齐聚寿光 探秘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寿光模式”
奇怪的蔬菜
谢寿光:中国版芝加哥手册之梦
蔬菜
阅读之美 摄于第29届书博会
山东寿光农产品批发市场最新蔬菜
山东寿光农产品批发市场最新蔬菜行情
2016CFB餐博会精彩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