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教学中落实责任教育的策略研究

2018-06-27 10:23卢大聪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责任教育中学体育教学

卢大聪

摘 要:责任教育对于培养新时代合格人才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道德素质十分重要,而中学体育学科由于其较强的实训性和实践性,成为学校开展责任教育、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重要阵地。本文从德育功能的内涵要求分析了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落实责任教育的意义,并从研发责任教育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重视情感培养、及体育活动中凸显责任教育特色等方面阐述了中学体育教学中落实责任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责任教育 中学体育 教学

21世纪时代的发展要求所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道德素质,而社会道德素质的内涵便是责任。对于培养对象为人格和三观处于形成期的青春期学生而言,中学阶段学校道德责任教育的使命是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大局意识强和正确价值观念的新时代合格人才。中学教育中的体育学科因具有较强的实训性、实践性,以及多方可以体现学生责任意识的环节, 而成为学校开展和落实责任教育、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重要阵地。

一、何为责任教育

“责任”意即份内应做的事情, 是指应承担的职责、任务和使命, 是对任务、职责、使命的确认与承诺。责任教育教育是指课堂上始终贯穿责任意识、责任情感、责任行为的要素,使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感受并体验来自不同责任教育因素的诱导,增加责任意识。作为道德教育的一个分支,责任教育源于生活,责任感最终要在责任实践中形成的。只有植根于责任实践,责任教育才能具有深厚的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其科学化和人性化才能获得高度地统一。责任教育的最终结果就是使学生形成高尚的责任意识,拥有自动自觉的责任行为。

二、中学体育教学中落实责任教育的意义

责任是建立在社会道德基础上的,需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合作实现,而体育学习与训练情境是培养学生人际关系社交能力的优质环境,在运动情境中介入正面价值教导是塑造学生品格发展十分有利的途径(1)。体育教学为落实责任意识和道德导向教育提供了生长的土壤。

中学体育教学中强化责任教育的意义在于充分发挥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功能,将责任课程模式的目标落实在培养中学生的社会和个人责任感。通过体育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实训行为上获得合作体验,提升其社会责任。体育教学以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行为体验为内容,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合理授权并把价值选择权利交给学生,给学生以责任认知发展思考的机会,强调促进协助,身体与情感并重;强化体育道德教育的实践功能,将身体活动和责任教育的结合作为中学体育课程中学生人格和三观形成的教育阵地和基点,设计具体的责任教学内容体系,推动学生的道德责任意识和行为能力有序发展。中学体育教师将责任教育合理地融入到运动技能的学习中,针对学生责任水平,注重学生德育目标的发展,重视学生运动过程中德育目标的实现和运动中责任品行的发展与能力的提高,符合体育的本质——以身体活动为基本手段,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并在此基础上加深对学生终身学习和“社会人”能力的培养,符合体育价值取向(2)。

三、中学体育教学中落实责任教育的途径

“责任教育”渗透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其核心就是尊重每一位学生、激活每一位学生、成就每一位学生,让每一堂课都出彩,让每一位学生都受益,让体育课堂散发无穷的魅力。

1.积极研发有责任教育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

课程是学校最为重要的产品,是学校一切工作最终的物化体现,,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学校通过对课程的深研,落实课程标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密切联系学校和学生实际,将地方课程的某些内容和校内外开展的教育活动有效整合,进一步提高地方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加强对各年级学生兴趣爱好的调查和研究,积极实施校本课程研发,形成责任教育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根据本校学生实际和“责任教育”特色,开发更符合学生生活、志趣与未来发展需要的校本课程,让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充实学校特色。课堂改变,学校才会改变;课堂高效,教育才会高效;课堂优质,学生才会卓越;课堂创新,学生才会创造;课堂进步,学生才会成长。课堂教学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课堂教学的改革,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

2.重视学生的情感培养

所谓情感培养,需要特别重视学生良好的心态、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培养。重视责任感、团队精神、合作意识、良好同伴关系的培养。在教学中遵循学生发展规律,培养具有良好的文明素养,言行规范,诚信做人;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能适应未来社会,有责任感的人。作为教师,努力用爱生爱教,善研善导成就每一个学生,把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当作最高荣誉。

3.丰富的校内外体育活动中凸显责任教育特色

一切教育都蕴含在学校的活动当中,但我们必须明确,一切活动的开展都必须首先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前提,在促进学生发展中促进学校发展。坚决摒弃那种为了给学校增添亮点,而耗费师生精力的功利性的活动。因此,责任教育活动要力求做到“四个变”:即,变整体泛泛教育为有針对的分层教育;变繁杂的思想教育为精简的有效教育:变拔高的政治教育为朴实的公民教育;变形式的教育活动为学生喜欢的教育活动。为此,不仅要制定年段责任教育目标,还要注重规范学校的常规活动。每一项体育活动,都要精心设计,周密部署,注重效果,并建立文案,留下学校发展的印迹。同时,注重学校的传统仪式并充实学校的活动文化,充分挖掘各项体育活动的文化内涵,形成体育 “节日文化”“社团文化”“课间文化”“班级文化”等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文化系列。

结语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渗透责任教育,不仅有利于规范和引导学生的行为举止,还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安全、健康、和谐发展,维护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中学教师应充分挖掘教学各项活动和学生的特点,渗透责任教育。

参考文献

[1] Kavussanu,M. Moral Behavior in Sport: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2008.(1):124-138.

[2] 张朋等. 体育教学中个人与社会责任课程模式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27)

猜你喜欢
责任教育中学体育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高职学生责任教育中传媒应用实践和创新研究
浅谈职业中专学生责任教育的重要性和原则
国有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浅谈
怎样培养幼儿责任意识
篮球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谈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耐力素质
略论中学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