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法

2018-06-27 10:23罗宗平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概念教学小学数学方法

摘 要: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最重要的就是数学概念,数学概念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及教学方法等因素,导致学生对概念学习认识不深,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基于此分析了小学数学概念的含义及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 概念教学 方法

“概念”意为对于客观事物的理解认知期间里,人的知识理解从感性到理性,抽象出所有感知事物的共同特征,并将其归纳为自我意识表达,形成概念思維。因为学生抽象能力不强,不能深刻体会学习数学概念。因此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法对于小学生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概念教学的含义及重要意义

1.概念教学的含义

概念的前期渗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点,学生需要及早直观地去理解抽象数学概念,其具体实例的特殊含义。数学概念是由名称、例证、特征及定义形成。数量联系及空间意识形态的同样核心的思维方法是因为其依据一定的数学语言及符号,得出概念教学就是一种归纳推理。

2.概念教学的重要意义

概念是思想的核心,是思想的出发点,只有让学生了解这个概念,才能有意识地掌握数学规律,判断和推理的权利,灵活运用知识和技能。加大概念教学理念,既可以加强对知识数学理论的理解,又能发展自己的阅读能力,自觉学习精神。因此教学理念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

二、概念教学策略

1.概念引入的教学

小学生学习前需要准备,这时要引进教学内容,学生会对具体的概念很有兴趣,学生会主动学习理解,教学质量得到了提升。

(1)从生活实例引入

数学概念教学可以结合实例,这样学生会很熟悉,学生可以更积极地去学习数学。教学“直线与线段”时,可以通过一些照片来指导学生积极学习。如缠绕的电话线等,学生积极去找寻不一样的地方,记忆会很深。

(2)从旧知迁移引入

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概念学习可以通过以前基础知识引入,在学习“质数与合数”这一概念时,可以通过思考约数概念来进行,让学生观察1,2,6,7,8,11,12,15的所有约数,把它们分类,学生就了解了质数与合数。

(3)从情境设疑引入

小学生思维发散,会主动探索感兴趣的东西,因此教师可以假设一种情形,然后提问,让学生初步了解概念。比如学习“体积”概念,可以带一杯水,然后把一块石头扔到杯子里,学生会思考为什么投掷到杯子里的石头会被水溢出,让学生对石块占水有很好的理解,从而引申出“体积”的概念,情景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来思考问题的习惯。

2.概念形成的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里最核心的一个就是概念形成。意思是通过实际事物的想法来分别抽象概念。

(1)区分各种刺激模式属性,使学生充分把握概念

为寻找刺激模式的重点,需要区分出概念教学刺激模式属性。如从钝角图可以分为:有一个顶点,两边;两边也可以画得更长,可以画短一点;两边开张度比直角大、比平角小,老师在实际教学里要把握这些重点,一个个地分析,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此概念。

(2)讨论的策略,区别概念的本质特征和非本质特征

讨论方法意思是通过学生相互交流学习、借鉴及有一定数学知识。概念形成教学用此方法,许多学生要充分理解内容,在课堂上要积极互相交流,勇于表现自己。组织活动讨论的时候,为深化理解概念,要明确进行一个主题。这个所理解的概念是包含未知数的几个等式。概念是未知数多少个、字母等。学生可以去把等式及不等式分类处理,再有着这些条件,让学生讨论::a-18=b,3x+5=20,2y+4y=300,30×2=4m,c+d=f,36÷x=a.这一组材料中,未知数有a、b、f、x、y、m等。用加减乘除的方法来进行计算,未知数很多,位置每个不一样。这组不一样的材料例证,学生能更进一步去理解认知方程的核心概念。

(3)正例或反例策略,理解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学生需要在内心里建立清晰的概念。这就要教师在课堂里适当去指导学生,学生才能体会概念的外延及内涵。一般有:判断、举例、变式、比较、强化、补充、扩展。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要更深入地了解概念,教师要表达清楚概念本质,需要使用多元化方法。比如学习“乘法”的概念,通过“相同加数求和”来运算理解概念。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反例来理解,这样学生就能深刻地认识到例证及否定例证的内在含义,分析异同,明确数学概念的内涵及外延。

(4)咬文嚼字,抓住概念关键词

数学是一类严谨的科学,尤其是概念,每句话都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意识形态内容。所以在教学理念上要指引学生咬文嚼字,思考关键词的概念。

3.概念巩固的教学

(1)促进记忆

学生们一定要记住数学上的一些概念,尽管小学生的机械记忆力很强,但是有时候可能会忘记,这就需要老师帮助小学生提升到理解记忆层次,全面认知内涵及外延。学生以后就可以灵活使用,记忆更加深刻。

(2)自举实例

在课堂结束时,教师可依据小学生行为特征来理解这个概念,讲解实例,解释概念,在大脑中更具体化,可以学习应用于生活里的一些概念。比如在加减法学好之后,让他们讨论生活中应用到数学理论的东西,同时理解数学知识。

(3)强化应用

学生把握这个概念,不仅因为学生能巧妙地说出定义的概念,而且灵活地利用这个概念。加强训练可以深化理解理念,增强记忆。在运用中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是应用内涵,可以在课堂开始时对之前定义概念再熟悉一次,填空或判断对错,选择一个或两个定义,定义计算,证明此间关系。另一角度来说,延伸的概念,让学生根据实例概念,区分例子正确和错误,并解释原因,也可以进行一些难题的训练。

(4)温故知新

课程完成后,学生需要真正掌握各种形式的实践要进行整合。数学概念的联系很紧密,学生学习时,老师要帮助他们去理解数学概念间的联系。帮助学生了解新概念,同时基于以前的研究,认识新的数学概念体系,学生可以明确扎实的把握概念。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使学生最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需要老师正确的去指引学生。教学方法多样化,而数学概念的本质相同,老师必须要加强学生认知数学概念,促进学生进步,推动小学数学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倪广林.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概念的有效性[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18):64.

作者简介

罗宗平(1965-),男,汉族,四川峨眉人,学历:大专,职称:中学一级,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现工作单位:四川省峨眉山市龙门乡中心小学校。

猜你喜欢
概念教学小学数学方法
可能是方法不对
对初中数学课程概念教学的求真与探微
漫谈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