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磷酸腺苷葡胺治疗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再探讨

2018-06-28 06:34阚小峰
关键词:葡胺腺苷磷酸

阚小峰

(江苏省如东县双甸中心卫生院内科,江苏 南通 226404)

从基础性临床病理学理论看,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中多种多样的人体心脏器官疾病在病程发展过程中必然需要经历的病理生理变化演进过程,尤其是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背景之下,年龄在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群体之中的高血压病、高血脂病,以及高血糖病的报告发病率不断升高的形势下,由于各种老年性疾病引起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值得引起现代临床医学临床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从基础性生理学表现特征的角度分析,老年期患者在自身心血管系统和机体其他生理系统的基础结构和基本功能层面通常都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衰减性变化,同时随着老年患者自身年龄的不断增长,患者机体内部主要脏器和多个生理系统机能的退化,不仅容易引发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疾病,而且极易在实际治疗处置过程中,同时引发复杂多样的其他临床疾病,需要引起相关领域临床医务工作人员的充分关注。我院应用环磷酸腺苷葡胺治疗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在实施西医常规治疗干预基础上,为患者联合实施了环磷酸腺苷葡胺药物治疗,并对治疗情况进行了持续的观察。本研究以我院近两年来内科收治的部分老年期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11月,入选的96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内科确诊的老年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48例。参照组男性25例,女性23例,年龄介于61~77岁,平均(68.2±1.4)岁,研究组男性26例,女性22例,年龄介于62~79岁,平均(68.6±1.21)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不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发布的有关慢性心力衰竭疾病的基础性临床诊断参考标准。患者在接受临床诊断治疗处置干预过程中展现的主要临床症状,主要具备频繁表现特征的干咳症状、胸闷症状、气短症状、且患者的上述症状在患者参与工作、劳作或基础性体育活动过程中会呈现显著化加重特点,在夜间憋醒坐起后呈现缓解性变化,与此同时,本次研究中入选的多数患者还合并发生了基于呼吸道组织的慢性疾病问题,在临床中表现出了食欲不振、恶心以及呕吐等症状。

1.2 临床治疗处置干预方法

为参照组行西医常规治疗处置:要在严格遵照临床医师制定的处方医嘱基础上,针对患者病情完成利尿剂类药物和血管扩张剂类药物的口服给药处置干预过程,切实控制和减轻患者心脏器官的生理负荷水平,改善患者的心脏器官基础生理功能。与此同时,还要在患者每天夜间入睡之前,予以剂量为50.00mg的阿司匹林药物口服给药治疗,确保支持患者的临床病情逐步得到较为有效的控制和改善。

针对研究组患者在实施西医常规治疗处置基础上联合实施环磷酸腺苷葡胺药物治疗,其具体选取和运用的治疗处置干预方法如下:(1)基础性治疗干预:要切实针对患者日常实际参加的体力活动行为的强度,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控制,通过为患者开展系统化且有效的心理支持干预,最大限度规避患者在接受临床治疗处置过程中遭遇到不良心理情绪刺激作用,确保患者的心脏器官生理负荷强度能够获取到有效且充分的控制和缓解。(2)为患者实施环磷酸腺苷葡胺给药治疗处置,将剂量为120.00mg的环磷酸腺苷葡胺药物制剂混入到体积为100.00 mL生理盐水中,为患者实施静脉滴注给药治疗,且在患者接受静脉滴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展开动态观察和监测,并结合患者的实际临床表现为其开展针对性的处置干预。

1.3 临床观察评价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指标,以及接受治疗后的平均EF值(英文全名:Ejection Fraction,心脏射血分数)指标、E/A值(E值舒张早期心室充盈速度最大值/A值舒张晚期心室充盈速度最大值)指标和平均CI值(心脏指数)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指标比较

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指标高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指标比较 [n(%)]

2.2 两组接受治疗后的平均EF值指标、E/A值指标以及平均CI值指标比较

接受治疗后,研究组的平均EF值指标、E/A值指标和平均CI值指标均显著高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接受治疗后的平均EF值指标、E/A值指标以及平均CI值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接受治疗后的平均EF值指标、E/A值指标以及平均CI值指标比较(±s)

(%) E/A值指标 平均CI值指标(L/min·m2)参照组 49 31.25±1.16 0.81±0.01 1.81±0.15研究组 48 45.84±1.41 1.00±0.03 2.11±0.12 t 55.362 41.627 7.495 P<0.05 <0.05 <0.05组别 n 平均EF值指标

3 讨 论

根据目前已经获取的基础性临床医学报告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是老年期患者群体中具备集中高发特点的常见心脏病类型,这一疾病临床病程的持续发展,以及相关临床症状的频繁性和反复性地发生和表现,在一定程度上给老年患者群体的综合性生存质量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1]。

从病因方面分析,导致老年期患者罹患和发作慢性心力衰竭疾病的主客观因素本身具备表现鲜明的复杂性多样性,其中具体包含了病原微生物感染性疾病因素,接受静脉输液治疗频次过高因素、含有盐类物质成分的药物制剂或是是饮食摄入过多因素、主观情绪过于激动因素,以及外界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变化过于剧烈因素等[2]。尤其是在患者发生洋地黄类药物使用剂量不充足或者是使用剂量过度问题,以及利尿剂类药物使用过度等情况下,患者自身的慢性心力衰竭疾病的临床症状表现会呈现出加重变化趋势[3-5]。

现有的病理学基础理论研究结果揭示,慢性心力衰竭疾病的临床病程发展过程,具备着表现程度极其显著且鲜明的隐匿性特点,部分患者甚至在病程发展演化到中期阶段,依然不会形成和表现出具备诊断指示特征性的临床症状类型,不利于临床医师实现对老年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早期准确诊断,导致患者极易在某种机体内部因素,或者是外界环境性因素的影响下,发生较为严重的左心室基础生理功能衰竭等病理变化,给患者的生命存续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6]。从具体的病理机制发展演化过程研究分析,在老年期患者自身发生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疾病时,会发生患者的心脏血液搏出量显著减少的现象,继而致患者脑部生理组织结构发生表现显著程度的缺血病理现象,在患者合并存在机体多个脏器和生理组织的疾病条件下,通常会导致患者发生和表现出以肾脏功能衰竭、代谢性酸中毒、脑组织缺血,以及机体水淹电解质平衡生理机制紊乱和心律失常等为代表的严重的多样并发症[7],给患者自身的综合性生存质量和临床治疗处置干预效果造成极其显著的不良影响。

从现有的临床医学研究文献看,对老年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处置的基本指导思想,在于切实通过药物治疗方法和其他相关辅助性治疗方法相结合,降低患者心脏的生理负荷强度,减少患者对含钠离子的无机盐类物质的摄入数量,且借由对利尿剂类药物和血管扩张剂类药物的结合运用,切实改善患者自身心脏器官的综合性生理功能状态,支持、不断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8]。相关研究表明,环磷酸腺苷葡胺就是一种在老年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具备良好应用价值的药物制剂,对于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的生理功能状态具备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9-10]。

从我院近2年内科收治的部分老年期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情况数据分析结果看,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指标高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这表明,针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环磷酸腺苷葡胺药物治疗效果较好,能够较好的支持和保障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的改善和缓解。研究组治疗后的平均EF值指标、E/A值指标和平均CI值指标均显著高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这组数据再次验证了上文讨论中环磷酸腺苷葡胺药物制剂在改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基础临床指标方面的重要价值,在老年期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干预中,西医常规治疗干预方法联合环磷酸腺苷葡胺药物治疗,对于改善提升老年期内科患者的治疗有效性,优化改善患者的心脏器官功能,提升患者综合性生存质量,效果良好。

综上所述,在老年期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在实施西医常规治疗干预基础上联合实施环磷酸腺苷葡胺给药治疗干预,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有效性,切实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优化患者心脏器官的基础生理功能,改善患者的综合性生存质量,值得广泛应用和研究。

[1]黄 一.198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分析[D].新乡医学院,2014.

[2]黄樱硕,张 健,王 丹,等.老年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患者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4(9):671-675.

[3]董正华.小剂量洋地黄类药物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早期再灌注后心率变异性的影响[D].第二军医大学,2014.

[4]于旭鳌,孙 华.浅谈心力衰竭患者利尿剂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5.

[5]汪 勇.大剂量利尿剂在伴有利尿剂抵抗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6):227-228.

[6]魏 璜.慢性左心衰20例死亡患者病程演变的回顾分析[J].中国厂矿医学,2005,18(1):44-45.

[7]何东明,严 华,符春晖,等.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的临床观察[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2,29(3):420-422.

[8]曾志明.曲美他嗪治疗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对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7,24(11):64-66.

[9]康秀琴,崔军民.环磷酸腺苷葡胺复合舒血宁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中国药业,2015(b11):47-47.

[10]王林力,武国霞.环磷酸腺苷葡胺复合丹参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河南中医,2014(b11):223-223.

猜你喜欢
葡胺腺苷磷酸
为什么越喝咖啡越困
腺苷及其受体参与针刺镇痛调控机制探讨
磷酸MER值对磷酸二铵产品质量影响研究
腺苷受体对视网膜疾病的作用及相关中药研究进展
不同纤维对磷酸镁水泥砂浆早期性能的影响研究
观察银杏二萜内酯葡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和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退役磷酸铁锂材料资源化循环利用研究进展
蛋白质腺苷化修饰研究进展
湿法磷酸制备磷酸脲的研究进展
地高辛片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及安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