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拨亮小学习作教学的“灯”

2018-06-28 10:23陈深泉
考试周刊 2018年55期
关键词:以读促写

摘要:如何拨亮习作教学的“灯”,行之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是摆在语文老师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文章主要围绕四个方面的分论点进行阐述例证:以思促写、以说促写、以读促写、以改促写。对症下药,习作教学之路才会越走越宽,学生才能生花妙笔,文思泉涌,真正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习作教学;以思促写;以说促写;以读促写;以改促写

小学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引导的缺失和评价的不到位影响了习作教学效率的提高。习作是语文的重点和难点。习作教学策略的改进,应该通过多种

途径和手段,“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古人云: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清。基于“实践型”习作教学需要在探究活动中形成清晰的序列和体系,因此,如何拨亮习作教学的“灯”,行之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是摆在语文老师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下面谈谈自己在习作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一、 以思促写

构思是通过文题思考确定习作中心、结构等环节层次性、整体性的思维活动。一篇好的文章,离不开巧妙的构思和精心的裁剪,古往今来虽“文有规循”有据可查,却“文无定法”异彩纷呈。无论是对比构思写人叙事,还是多角度构思描景和状物,习作训练都能殊途同归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可以引航学生搭乘习作构思之舟的。

例如,三年级学生在学习了《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后,教师可以因势利导训练学生进行随文练笔。以“校园一角”为描写线索,模仿课文“总分总”的结构,按时间顺序分别表达不同特点的景色,段落层次分明。待学生入门后,再适当进行“先规矩而后巧妙”的构思训练。又如,在“环保”征文比赛中,有一位学生匠心独运,独辟蹊径,习作《变》一文中,以一只红色塑料袋的旅行为线索,以时空的转换为角度,贯穿人物的思想行为过程,从一名没有环保意识的孩子扔掉一只红色的塑料袋开始,到最后塑料袋飘落孩子所在学校的操场,孩子已经成为一名有环保意识的学生,他俯身捡起塑料袋走向垃圾桶……行文戛然而止恰到好处。既有红色塑料袋命运的变化,也有人物环保意识的变化,还有地点的变化、学校教育的变化、作品结构的变化……设置悬念、先抑后扬的构思让文章起伏跌宕,扣人心弦。

二、 以说促写

习作教学中“说文”与“写话”有效协调发展不容忽视。说话训练是习作的前提,通过积累語言培养语感为习作铺好基石。小学语文教材中都安排了一定数量的说话训练内容,学生喜闻乐见,感同身受,包括说话的语气表达,可以提高学生的习作想象力,需要注意训练时做到言之有物和言之有序。教师可以依据教材的内容再现生动的语言情境,开展各种各样的说话训练活动,为口语交际创设了有利的条件,以说促写相得益彰。

例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语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慈母情深》后,教师课后布置学生收集家庭合影照片,在口语交际课上,利用多媒体教学先朗诵《游子吟》,再让每一张照片“会说话”,什么时候拍摄的?位于哪个地方?有哪些亲人聚首?家庭成员各自摆什么post?大家当时拍照的心情这样……以关爱为说话训练的主题,激发学生在真情流露中畅所欲言。这样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感的体验深刻了。又如,在以“温暖”为题的习作中,学生先通过口语交际,找到了那份“温暖”的感觉,才能书写出动情的文字:温暖是一盏照亮心灵的明灯;温暖是一朵友谊之花;温暖是一道深情的目光;温暖是一丝鼓励的微笑;温暖是一种获得帮助的感动;温暖是一份取得成功的惊喜……

三、 以读促写

学生的习作来源在于广泛的阅读,丰富的积累。读写结合中的“读”是习作的重要一环。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也是说明了“读”的关键作用。当然,每篇文章都有其不同的特色,拓宽学生的读中悟写途径,可以融合课内外的习作“精准”知识,有效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在阅读与习作比翼齐飞的训练中,学生不断习得和积累,才能得心应手掌握写作技能。

例如,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编入了一组描写家乡景物的文章,“语文园地一”中编入了以《介绍家乡景物》为主题的一次口语交际训练和习作训练。教师先引导学生进行“由此及彼”的模仿训练——回忆本单元课文写景的特点,再进行“举一反三”的拓展训练——围绕自己的家乡选择典型或代表意义的一处景物描写、抒情,培养学生的发散性和创新性思维。学生的习作题目令人刮目相看,以歌曲命名的《大海啊,故乡》,模仿电影拟题的《那山,那水,那人》,活用古诗句的《乡音无改》《月是故乡明》……由于课外阅读的积累,学生习作“写什么”,“表现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抓住景物的什么特点来描写”,“按照怎样的观察顺序描写景物”等问题一一迎刃而解。通过读写结合,整个习作的框架清晰,层次分明。

四、 以改促写

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语文教材每一册每一单元的习作安排都是学生习作修改的训练平台。教师必须遵循习作教学规律,善于精心指导学生以评、改促写,还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使习作教学生活化。为学生的写作创造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鼓励学生多写多练,多评多改,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效果。评价、修改学生作文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提高习作能力,教师应该及时启发学生反思:习作什么地方美不胜收?什么地方美中不足?还需要集思广益,精益求精。只有这样,学生的习作能力才能真正在习作评价和修改中得到提升。

例如,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以“感悟生命”为主题的习作教学后,教师借鉴了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课堂现批学生作文”的修改方式,即选取其中的一篇较好,一篇较一般和一篇较差的作文进行课堂朗读。然后全班同学和老师一起对这三篇习作进行现场修改。从小草、梅花等植物,到蚂蚁、母鸡等动物,再到人的生命意义的分析,从习作的立意,到结构安排、主题升华、语言表达的整改,这种作文评改模式,学生全程参与,既是评价者,又是被评价者,既体验了当“老师”的甘苦,又培养了欣赏、评价文章的能力,从而提高了习作水平,也减轻教师评改学生习作的工作量。

不可否认,在小学习作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顽疾”,只有拨亮习作教学的“灯”,对症下药,习作教学之路才会越走越宽,学生才能生花妙笔,文思泉涌,真正提高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刘艳艳.当前小学写作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课外语文,2017(31).

[2]王玉珍.习作教学之“二有”[J].教育革新,2017(5).

[3]徐学云.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J].内蒙古教育,2014(6).

作者简介:陈深泉,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市漳浦县杜浔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以读促写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分阶段提高初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浅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实施“以读促写”
例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以读促写
优化阅读教学训练,有效提升写作水平
“以读促写”与“以改促写”英语写作教学对比研究
以读促写策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读促写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研究
作文教学三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