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方法

2018-06-28 10:23吉顺龙
考试周刊 2018年55期
关键词:学习能力教学方法学生

摘要:培养于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要使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方法。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总结梳理了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五种教学方法,包括:目标牵引法、比较求异法、反思求源法、问题质疑法和研讨探究法等。

关键词:学生;学习能力;教学方法

教学不仅要教理论、教技能,还要教会学生学习能力。学生结业后到单位,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实际情况,虽然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可以满足一般的岗位需求,但不可能解决岗位上遇到的所有问题,因此,他们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升能力、提高素质,进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除了教会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之外,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 目标牵引法

目标引导、逐步递进,以教学目标为学习的目的,按目标要求有意识地采取有效的步骤,逐步达到教学目标。此方法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目标意识、学习的计划能力和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

具体步骤:一是老师根据课程教学目的,划分学习阶段,提出课堂教学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提出学习的要求;二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学习计划,划分学习阶段,确定各阶段的目标;三是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老师的讲授、辅导,结合自己读书、消化,分别达到自己确定的分段学习目标;四是学生在规定的时限内达到课堂教学目标。

该方法的优点:一是便于学生在学习上做到有的放矢,增强了学习的针对性、自觉性和能动性;二是便于学生在学习上遵循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可使学生逐步提高,增强学习信心;三是以阶段目标激励学生,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四是学生可根据个人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途径,达到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老师在制定目标时要明确起点,确定标准。学生在学习时要参考自己的实际能力确定阶段性目标既要克服低标准,防止学生在学习上动力不足;也要克服标准太高,出现好高骛远,目标不能实现,防止学习上的盲目性。

二、 比较求异法

横向对比、存同求异,学生通过老师给定的多个素材进行横向比较,在把握各素材相同点的基础上,重点把握各素材的不同点,通过比较从特点上来认识某种事物。此学习方法适合具有较多相近内容的理论课,目的是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辨别和认知能力。

具体步骤:一是老师选择可比性合适的教学素材并对素材进行归纳梳理。要做到素材之间可比性强,便于比较;难度一致,便于分析;各内容的异同点大致相等,使比较活动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二是老师在课堂上对学习素材进行介绍并提出学习要求。三是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素材进行比较性的学习,把握各内容的同一性基础,研究其特殊性。通过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横向比较,可以较为准确、清楚地把握学习内容。

该方法的优点:一是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二是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三是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在实施比较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老师准备要充分。要选择好课题,准备好比较素材,要注意加强课堂上的指导。二是要尽可能采用已经学习过的内容作为比较的模板,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横向迁移。三是要及时对比较的结果进行归纳和总结。

三、 反思求源法

逆向探索、由果求源,在学习和解决问题時,运用现有的结论进行逆向思考,进行逆运算、逆推理,培养学生反向思维的能力。此方法适合于对已经有明确结论的理论课和规范了动作的操作课,目的是在学习中以寻找事物的原因、根本为直接目的,以提高学生研究问题根本原因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和能力为最终目的。

具体步骤:一是定论。老师在教学中开门见山地将问题的结论给学生,让学生明确该结论的含义,并能熟练地运用该结论来解决问题。二是提问。学生在运用或理解该结论时,会逐渐地提出“为什么是这样的结论”“这个结论是怎样得来的”等问题,同时学生们也会尝试着来解决和证明。三是证明。老师发动组织学生证明结论。四是探源。通过证明由结果向原因求索,明确“为什么”的疑问。

这种方法首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遇到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的习惯;其次,提高了学生求本溯源的思维方法在实践中的运用能力。

四、 问题质疑法

提出问题、探求真相,通过老师在教学中进行一系列的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质疑的方式来牵引思维,学生通过自身努力逐一解疑。此方法适合于理论性较强的课程,目的是通过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最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步骤:一是设疑。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提出若干问题,由一个个问题构成教学线索,以“问”导“学”。二是解疑。学生围绕老师的提问,紧跟老师思路,积极思考寻求正确答案。三是答疑。老师针对学生解疑的情况,恰当掌握教学进度,适时在学生解疑的基础上进行答疑,并进入更深层次的设疑,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四是思疑。通过设疑、解疑、答疑,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对所学内容提出疑问,对每一个问题都持质疑态度,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采取质疑法,便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便于开发学生的智力,便于培养学生主动质疑的学习精神,便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老师要注意:首先,设疑的难度要适中,让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解决,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其次,设疑的数量要适中,要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解疑,防止学生跑龙套;最后,应允许学生自我设疑,及时鼓励这种主动提出疑问的学习精神。

五、 研讨探究法

集中研讨、集思广益,以团体为单位,集中多人智慧,求得最佳答案,提高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此方法适合于理论课和操作课,直接目的是通过集体的力量解决学习中的难题,深层次目的是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具体步骤:老师根据教学整体安排进行筹划,在适当的教学阶段给学生提出一些学科前沿知识,如新观点、新课题等,拟定一些研究题目让学生们以班、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探讨。学生根据老师的安排来进行研究,撰写必要的学术论文,完成实验报告,做到学习中有研究,研究中有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研究能力和与他人相互配合的协作能力。

老师在组织学生进行集体研讨时要正确选题,防止过难或过易而导致片面;要加强对学生的组织,防止流于形式走过场;要注意选择在学生有了较为扎实的基础时再采用研讨法。

作者简介:吉顺龙,江苏省徐州市,陆军工程大学训练基地。

猜你喜欢
学习能力教学方法学生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小学数学教学浅析(二)
中学数学教学方法初探
学业导师制对本科生学习能力和素质教育造成的影响
高中语文教学探微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