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乡村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2018-06-28 10:23黄晓玲
考试周刊 2018年55期
关键词:途径

摘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及十九大报告都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借此东风,近年来,农村教育在环境、硬件设备等方面得到大大改善,但是农村教育的教学质量还是没多大提高,尤其是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乡村学生的语文成绩及语文素养始终没多大提高,这与乡村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关。本文结合自身在乡村多年从教经历,从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等方面探讨乡村语文教师教学能力存在的问题及提升乡村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几个途径。

关键词:乡村语文教师;语文教学能力;途径

一、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涵义

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语文能力”和“教学能力”两方面,其中“语文能力”主要是指语文教师自身应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教学能力”则是指语文教师具有科学的导听、导说、导读、导写能力。本文主要将语文能力及教学能力融入语文教学的“文本解读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中来表述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

二、 乡村语文教师教学能力存在的问题

吕叔湘先生曾指出“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根本问题是师资问题”,然而,当下,乡村语文教师的师资力量并不雄厚,虽然近年来,国家给予了乡村教师许多提升能力的政策,但是乡村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还是存在许多问题。

1. 文本解读能力方面

沈大安曾这样说过“好的课来源于匠心独运的教学设计,而好的教學设计又来源于正确深入的文本细读”,可见,文本解读能力是语文老师必备的能力,也是语文老师的看家本领。不管是小学的儿歌教学,还是中学的古诗文教学,在教学前,都需要教师对文本全面、独到、深入的解读,才能在课堂上指导学生深入文本,才能指导学生更好地与文本对话。

可是,由于大部分乡村语文教师年龄偏大、视野不开阔、综合素养较低等方面的原因,乡村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并不高,语文教师解读文本都是依靠教参。

一个语文教师自己都不能深入地解读文本,又何能指导学生理解文本呢?

2. 教学设计能力方面

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师在对文本解读透彻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在上课前对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最优化组合的能力,其内容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具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

教学设计能力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也是语文教师的基本能力。但是,在乡村学校,大部分语文教师为了应付学校的教学工作检查,他们每天课后的工作就是“抄教参”,很少有老师真正依据“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来对课文进行教学设计。

3. 教学实施能力方面

教学实施是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也是关键环节,教师语文素养的高低,教师教学设计的优劣以及教学效果的好坏,都依赖于教师的教学实施。

但是,部分乡村语文教师由于“安于现状”,不敢也不想突破传统,他们在实施教学时仍然使用传统的“一言谈”“满堂灌”“粉笔加教鞭”等权威式的教学方式,课堂效果怎样,我们可想而知。

三、 乡村语文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途径

乡村学校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落后等外在因素以及大部分乡村语文教师自身综合素质不高(最主要是自身原因),导致乡村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普遍不高,要提升乡村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可从以下几个途径入手。

1. 多看书提升文本解读能力

特级教师曹勇军曾这样说过“腹有诗书,知识渊博,是语文教师的绝对尺度和终身的职业追求”,可见,多看书是我们语文老师终身都要追求的事情,但是书籍浩如烟海,我们该看什么书?怎么看书?我认为首先我们该看一些中小学要求必读的古今中外名著,这样我们在语文课堂才能为学生答疑解惑。其次,由于乡村学校信息闭塞,我认为语文教师有必要订阅一些教育类报刊杂志,以了解最前沿的教育理念。最后,我认为语文教师还可以多研读多种版本的语文教材,以开阔视野。

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我认为语文教师在读完书籍之后,还要勤于思考,适当地写一些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是很有必要的。

总之,作为语文教师,需要长期坚持看书,并勤于思考,才能积淀出丰厚的学养,才能对文本做出深入、独到的解读。

2. 多反思提升教学设计能力

语文教师在上完一堂课之后,不论是公开课,还是平时上课,都需要多反思。反思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了,教学重难点是否突破了,教学方法用得是否恰当,导入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是否都参与了课堂,学生是否都听懂了,板书设计是否精美简洁等问题,这些都是我们课后值得反思的问题,以便于完善教学设计。

每上完一堂课就进行教学反思,还要写教学反思日记,及时改进教学方法,这样才能设计出适合学生的教学设计,使教学设计具有艺术性,提高教学效率。

3. 多竞赛提升教学实施能力

多参加课堂教学实施竞赛可以提升乡村语文教师的满足感与成就感,从而增强语文教师的自信心。这就需要乡村学校,多组织教师观摩“名师课堂”“示范课堂”,还要多开展“教师公开课竞赛”“教师说课竞赛”“教师评课竞赛”等活动,达到“以赛促学,以学促教”的目的。

总之,要提升乡村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不仅仅需要语文教师自身的努力,还需要学校的支持。

四、 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通过本人在乡村学校的从教经历,分析了乡村语文教师在教学能力(文本解读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及提出的解决路径(多看书、多反思、多竞赛),从而提升乡村语文教师自身综合素质,以提升语文教师教学能力,从而提高乡村学校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程天锋,朱国龙.提升农村教师教学能力的策略与途径[J].新课程(下),2017(3).

[2]田苗青.浅谈如何提高教师教学能力[J].明日风尚,2017(7).

作者简介:黄晓玲,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

猜你喜欢
途径
求解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多种途径理解集合语言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成功的途径
医保基金“可持续”的三条途径
立法人民性的四条实现途径
分级诊疗有三个可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