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教学探析

2018-06-28 10:23叶映霞
考试周刊 2018年55期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不仅对小学生的读写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在大纲中加入了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使小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同步提升。但是在现阶段的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依然以教师讲授为主,小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习的兴趣偏低,甚至意识不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应该注重激发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遵循自身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并同步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现本文就从小学生自学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等四方面的培养入手,就如何提升他们的英语水平及核心素养提出了浅薄的建议,以为教学贡献自身微薄的力量。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英语;教学策略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初级阶段,学习习惯还没有养成,学习方法欠缺,对教师的依赖性比较大。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就得从现有的英语学习水平、认知能力、创新能力等入手,以使小学生形成完整的英语知识体系。当然核心素养的形成对于小学生掌握英语语言特点、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等都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重点关注。

一、 渗透学习方法,增强小学生的自学能力及素养

新课标中不仅要求小学生学习知识,还要求他们学会学习,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由于英语是一门语言类学科,除了教材上要学习的单词、句子之外,在实际生活中,学生也会用英语进行简单的问候、这样教师在以核心素养为前提进行教学时,就应该教给小学生学习的方法,逐步增强他们的自学能力。

例如在学习与12个月份有关的单词时,对于小学生来说,不仅读音复杂,而且组成每个月份的单词中字母都比较多,小学生在學习的过程中,会感觉到很困难,甚至有的小学生觉得自己不会,主动放弃该部分知识。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先组织小学生预习,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示,并将表示每个月份的单词进行拆分,例如将九月份September这个单词,分成sep、tem、ber三个音节来朗读,小学生会觉得相对简单,更容易掌握,学习的积极性也更高。

二、 优化问题设计,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及素养

小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而且具有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特点,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以小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设计相关的问题,创设必要的教学情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逐步培养起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及素养。

例如在学习Colors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借助多媒体展示黄瓜、草莓等各种植物的颜色,并鼓励小学生用英语说出这些植物的颜色,从而使他们进一步熟悉“What color is it?”和“It is red/yellow.”等句式,并能在合适的语境中进行运用。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新鲜感和成就感能同步提升,思维也比较活跃,教学效果较好。而在学习“Shopping”部分内容时,由于小学生都有过超市购物的经历,教师就可选出部分学生扮演收银员和顾客等,使小学生利用学过的英语进行交流,在创设问题和情境的过程中,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知识体系也更加完整。

总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把课堂更多地交还给学生,增加互动环节,尽可能地使全体学生参与到问题情境中来,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开展综合活动,锻炼小学生的语言能力及素养

综合活动的开展,一方面能锻炼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小组内沟通,能塑造小学生的性格,帮助他们形成语言素养;另一方面也能培养他们团结互助、集体意识等思想品质,使他们意识到班集体的凝聚力。这样教师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就可组织多样化的综合活动,帮助小学生形成相关的素养。

例如在学习“My family”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组织小学生画全家福,在纸上画出自己的家人,包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并尝试用英语标出自己对其他家庭成员的称呼,对画得比较认真的学生进行表扬。小学生在绘图的过程中,对亲情有了更多的感悟,对英语单词的记忆也更深刻。

当然,综合活动的开展应该贴近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并且组织过程简单,这样整体效果才更好,学生的收获也比较多,符合新课改下的教学要求。

四、 借助课外阅读,提升小学生的人文素养

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只要求小学生掌握教材上的知识,熟悉常见的句式,而忽略了对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使得很多学生认为英语和汉语的语法、语序等都是一样的,并没有意识到英语的独特性和西方国家的文化特色。为此,教师在组织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要有计划有组织地渗透西方国家的国情和习俗,使小学生进一步了解英语使用的语境,从而培养起他们的人文素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例如在学习“Thanksgiving”部分内容时,很多小学生已经知道该部分主要讲述的是感恩节,但是他们可能不清楚感恩节的来源,也不知道最初这个节日是用来感谢谁的。这样教师在讲课之前,就可以先引入感恩节的由来这个小故事,然后引导小学生一起阅读教材上的英文句子。而在了解了感恩节之后,关于圣诞节、万圣节、黑色星期五等节日,小学生也一定会充满好奇,这时候教师再布置课后自由阅读的作业,小学生完成的积极性会更高。

当然英语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小学生每天坚持,并尝试书写英语课后阅读读书笔记等,这对于掌握语言类课程是很关键的。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在教学时,应该以小学生为主,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并关注小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规律等,同时有效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从而塑造起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促使他们全面、健康发展。当然,小学生自身也应该具备英语学习意识,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培养自身的语感,以为后续学习打好铺垫。

参考文献:

[1]林丽飞.打造小学英语“灵动课堂”发展学生英语核心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7(51):143-144.

[2]张林娟.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探索[J].小学教学设计,2017(36):6-9.

作者简介:叶映霞,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大溪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英语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