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学生耐久跑的能力迫在眉睫

2018-06-28 10:23郑碧潮
考试周刊 2018年55期
关键词:耐久跑提高中学生

摘要:中学生耐力素质下降的问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本文对中学生耐力下降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引导学校体育此研究方向。国家出台政策、社会营造良好氛围和家长重视,中学生通过科学的指导,加强锻炼,耐力水平和体质整体水平才能得到提高。

关键词:中学生;耐久跑;能力;提高

近几年青少年身体素质呈全面降低趋势,特别是耐力素质下降幅度最明显。中国学生的耐力素质下降的原因何在呢?耐力素质作为人体最重要的身体素质,标志着人体心肺功能的水平,并且是毅力的集中反映,对于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的中学生是极为重要的。

一、 原因

1. 耐久跑自身的特点。耐久跑是周期性运动,它距离长,体能消耗大。刚参加耐久跑的人,由于氧气的供应落后于肌肉活动的需要,跑到一定阶段会出现胸部发闷,呼吸困难,动作无力,跑速降低,不愿跑下去或难以继续坚持跑下去的感受,这种现象称为“极点”,因此,学生对耐久跑这个项目就产生恐惧感,以至于谈虎色变,不愿意进行耐久跑训练。

2. 教学训练方法单一。在耐久跑的教学、训练中,教师经常采用绕操场跑圈这种形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形式枯燥无味,再加上跑后的苦累,使得学生对耐久跑提不起兴趣,反而成为一个负担。学生对耐久跑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在耐久跑练习中經常偷工减料,导致运动量不足,达不到预期的训练效果。

3. 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过着较安逸的生活,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锻炼相应的减少,集体主义淡漠,怕吃苦、怕累、怕脏。因此,对耐久跑的苦和累,他们自然望而却步,更不用说经常参加耐久跑,耐力素质下降也就显而易见了。

4. 学生缺乏耐久跑的常识。有些学生在跑耐久跑时求胜心切,一开始跑就拼命加速,结果没跑多久就感到呼吸困难,双腿发麻,举步维艰;有的学生考完后立即停止运动或瘫倒在地上,结果跑完一天以后浑身酸疼。这些不良做法都是学生缺乏耐久跑的常识造成的,不良的做法对身体造成的严重反应,使学生对耐久跑产生畏难的感受,要让学生坚持跑耐久跑的难度就加大了。

5. 学生过于肥胖。有些家长缺乏营养常识,对孩子的饮食没有节制,让孩子摄入过多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的食品,结果营养过剩,导致孩子身体发胖。学生过于肥胖,活动就觉得吃力,也就懒于运动了。

6. 高考和中考的压力。社会对学校教育质量进行评价时,往往把“升学率”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学校为了自身的生存,不断地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在体育上则给予优惠政策。这样一来,学生锻炼的时间少了,运动量也就不足了,从而造成学生耐力素质下降。

二、 对策

1. 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努力挖掘原有教材的欢乐因素,使平淡枯燥的体育教材变得精彩有趣。在教学中运用如下一些方法,往往会促使学生对耐久跑产生浓厚兴趣。(1)变换路线法:把传统的场地绕圈变为有路线的图形跑,可以使学生产生新鲜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如螺旋形跑,蛇形跑,“8”字形跑,花瓣形跑,多角跑,对角线跑;(2)变换环境跑:经常更换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越野跑,跑楼梯,追逐跑等;(3)游戏法:游戏是学生十分喜欢的内容,所以非常有必要把游戏融入耐久跑教学,尽可能让学生获得运动的乐趣,如追逐跑、接力跑、运球跑、贴膏药等。

2.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学生的意志品质在耐力训练中所起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意志坚强者比意志薄弱者耐力表现好得多,所以要注意培养学生刻苦顽强、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在教学上要让学生明确耐力素质是人体最重要的身体素质,经常参加耐力跑不仅可以提高肌肉的耐力,而且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只有让学生明确了锻炼目的,才能激发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在课上穿插讲述一些优秀运动员的训练经历,让学生向他们学习,树立勇敢顽强、不怕苦、不怕累的意志品质。

3. 向学生传授耐久跑知识。耐久跑要求运动者在全程跑时维持一定的跑速,因此合理的分配体力非常重要,除了因战术需要改变跑的节奏外,一般采用均匀的速度跑。耐久跑时呼吸的节奏应当和跑的节奏相配合,一般采取2—4个单步一吸,2—4个单步一呼的方法,开始跑时要有适宜的呼气深度,当“极点”出现时,一定以坚强的意志跑下去,注意呼吸方法,做些深呼吸,特别注意加强呼气的深度,适当调整跑速,继续跑一段距离后,难受的感觉会减轻,呼吸比较均匀,又能较轻松地跑下去。在运动后做一些较轻松的身体练习,既有助消除疲劳,又能避免“重力性休克”。

4. 改善学校体育场地条件。福建省教育厅2014年在《福建省义务教育课程实施计划(试行)》中对体育课程设置及比例进行了修订,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保证学生每天下午课后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可事实上许多中小学由于体育场地、器材的缺乏,不但学生每天一小时的课外体育活动基本得不到保证,而且还削减或挤占体育课时。

5. 完善学校教育质量评价标准。旅美教育学专家黄全愈博士认为中美高考的根本区别在于:中国高考以考分为录取的唯一标准;美国“高考”则搞“三合一”:“高考”分数,高中平时成绩,综合素质(包括课外学术活动、文体活动、社会活动、公益义工、有偿工作,等等)。从黄全愈博士对中美高考的分析可以看出,美国录用人才的标准相对比较合理、全面。我认为我国应该借鉴国外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优秀经验,比如也把文体活动等综合素质作为高招的测评项目,并严加管理、把关,相信改革几年以后我国中学生的耐力水平一定会提高上来。

6. 特殊学生要特殊对待。对过于肥胖的学生和体质太差的学生要让他们循序渐进,多用鼓励的语言让他们树立自信心,同时加强对学生及家长的营养知识指导,提倡合理营养,注意改善饮食结构,保持膳食平衡,防止肥胖和营养不良。对动作难看者,则要不断纠正动作,使他们不断提高自信心。

总之,我国中学生耐久跑能力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改变此现状,需要国家和社会共同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只有这样,中学生的耐力水平和体质整体水平才能得到提高。民族体质的强弱,关系到国力强弱和民族兴衰,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啊!

作者简介:郑碧潮,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诏安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耐久跑提高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提高初中体育耐久跑教学效果小议
浅论“适性教育”理念下的初中耐久跑教学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