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幼儿体育活动兴趣的培养策略研究

2018-06-28 10:23邹琼琰
考试周刊 2018年55期
关键词:幼儿体育兴趣培养情境

摘要:体育教学活动中,进行的动作训练,如果是单一的机械性联系,孩子会觉得很枯燥,所以教师应将体育教学贯穿于富有童趣的情景活动中。如在中班体育活动“快乐的小乌龟”中,活动目标是激发幼儿初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大直筒内,探索前进的不同方法,体验探索身体运动的乐趣。

关键词:幼儿体育;兴趣培养;情境

一、 创设好玩的游戏情境

首先老师从“学做小乌龟”的游戏情境引发幼儿自然地想到用各种方法躲入纸筒内,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然后创设“小乌龟旅行”“小乌龟回家”“小乌龟搬新家”的游戏情境。让幼儿随着情节的发展,运用各种方法向指定的方向前进,逐步提高运动的符合程度。从把自己变成小乌龟到探索小乌龟前进的各种方法,幼儿始终处于“我想玩”“我要玩”的积极状态中。不断在游戏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情景表演充分发挥了每个幼儿的潜能。

二、 设计竞争性体育游戏

幼儿园《纲要》中指出:竞争性体育游戏是体育活动的基本内容,是激发幼儿兴趣和促进发展的手段,它不仅仅能给幼儿带来欢乐的情绪,还有助于幼儿运动能力的培养,也为幼儿的心理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如大班体育活动《小青蛙跳荷叶》中,目的是练习跳、双脚跳和蹲跳。幼儿跳的凭借物就是“荷叶”,为了让活动充满竞争性,老师安排了比幼儿人数少的“荷叶”。“小青蛙”们只有努力抢着跳到“荷叶”上才不会被淘汰。争跳的过程中极大地提高了幼儿的兴趣。

三、 运用趣味性的语言

幼儿以无意注意为主,对一样事物很难保持长时间的关注度。而体育活动往往伴有一定的规则。所以在体育活动规则的讲解中,除了简明扼要注意语调的恰当运用,做到详略得当外,还要根据游戏的内容,进行情境性的讲解,以趣味的语言激发幼儿听讲的兴趣。如体育活动《小蝌蚪找妈妈》,教师边游戏边念儿歌:“小蝌蚪游啊游,圆脑袋黑溜溜,细尾巴扭啊扭,小河里转圈游。转呀转转转转,东边游西边游。闭上眼睛想一想,妈妈妈妈在哪里?”在这种生动的趣味性语言中,幼儿清楚了游戏规则,也符合了幼儿年龄特点的需求。从而进一步调动了幼儿的兴趣。

四、 巧妙选取模仿对象

根据幼儿爱模仿的特点,可以让幼儿学着动物走,如学螃蟹横着走,学袋鼠双脚跳,学丹顶鹤单脚站立。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所模仿对象应该有针对性。大班幼儿认知、情感的发展决定了他们模仿更趋近于现实,更愿意去模仿现实生活中他们比较感兴趣的人物。如在训练大班体育基本动作“助跑跨跳”的活动中,为了突破传统的示范、讲解和练习的方式引导幼儿学习,取得較好的学习效果,老师把活动名称定为“学做解放军”,把练习助跑以及跨跳的动作设计成一套军事训练的动作,“跨越战壕运子弹”“跨越战壕炸碉堡”等。解放军是孩子们心中的偶像,学着解放军的样子,孩子们很带劲地进行着体育活动。

五、 提供创造玩法的空间

在体育活动中幼儿是活动的主体,老师要善于观察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再及时给予反馈,并善于激发幼儿对各种体育玩具的兴趣。如在一次户外自由游戏中,幼儿各自从玩具箱中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玩具进行游戏。但是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只是拿着玩具跑来跑去,玩具始终攥在手里,并没有真正地使用起来。如果就这样下去的话,幼儿很快就会对玩具失去兴趣,活动也就进行不下去了。老师见状就把幼儿召集起来说:“我有一个好主意,我们来办一个杂技团好吗?我们用手里的玩具来表演节目!”说完老师就表演了一个《手指顶花棍》的节目。就是把花棍竖着放在一个手指上,棍子不能倒。孩子们看了老师的表演,都拍手称赞。老师接着说:“你们是不是有更好玩的节目呀?动动小脑筋,看看你们手里的玩具能做出什么精彩的节目吧!”幼儿便拿着自己的玩具开始“排练”了,发明了很多新玩法,如滚圈、轮圈、轮小棍等等。

六、 音乐的烘托渲染作用

根据《纲要》中的整合课程的理念,让音乐与体育活动进行整合,根据场地、时间以及活动内容让节奏鲜明的音乐始终贯穿体育活动中。这样可以使活动更具有趣味性,吸引幼儿的注意。如在体育游戏《打大灰狼》中教师除了让幼儿体验战胜困难的乐趣,还让孩子感受到失败带来的沮丧。活动中恰当地运用了音乐,帮助幼儿对喜悦、沮丧的情感有更深入的体会。当有孩子走避不及被大灰狼捉走时,老师及时播放紧张而又带点沮丧的“单簧管波尔卡”,帮助孩子感受当时那种挫折和失望的感觉。在孩子通过努力救回了同伴,把大灰狼打跑充满喜悦的时候,马上播放一首“欢乐颂”的音乐,把喜悦的情感提升到更高。在一些韵律操、轻器械操等户外活动中,选择音乐很重要,音乐的合理配合能使活动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七、 老师适时参与和热情鼓励

幼儿刚入园时,彼此之间都不熟悉,交往显得被动。体育活动时可以选择一些幼儿与教师共同参与的游戏,如“老狼老狼几点钟”“小孩小孩真爱玩”等等。游戏中老师作为游戏的主要角色,通过积极愉快的情绪调动幼儿,带他们尽情地玩、尽情地笑。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熟悉了,交往也就逐渐频繁了。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活泼爱动的幼儿带着内向的幼儿一起游戏,让幼儿对户外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生动的、鼓励性的语言,更容易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强烈兴趣,更有利于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导入语言决定了体育活动能否顺利展开。因此,在体育活动的导入部分,教师的语言应尽量干脆有力、亲切感人、充满活力。

八、 合理运用多媒体设备

幼儿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多媒体具有把直观事物生动化的作用,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能呈现出一些在教学活动中不能表达的内容。生动的画面情节大大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如:开展跳绳活动,老师先组织了幼儿观看“舞蹈小天才”,并让幼儿观察和记忆感兴趣的画面。然后老师让幼儿谈感受,幼1:“他们太厉害了,不仅能双脚跳还能跳其他的。”幼2:“我觉得他们跳得真好!”接下来,老师可以结合视频内容进行动作要领的讲解示范,幼儿学习兴趣相当高昂。

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教师应注意趣味性和教育性相结合;竞争性和安全性相结合。努力探索培养和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的途径,使之寓兴趣于体育活动中,幼儿就会感受到体育活动的无限快乐。

作者简介:邹琼琰,江苏省昆山市,昆山高新区翰林幼儿园。

猜你喜欢
幼儿体育兴趣培养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幼儿体育课程合理化设置分析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谈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扩展阅读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