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计算机应用基础模块化教学探究

2018-06-28 10:23毛萍
考试周刊 2018年55期
关键词:工具性实用性实践能力

摘要:随着科技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局限于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方面,更注重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水平。而基础模块化教学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既能够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又能够凸显出计算机教学的实用性和工具性,确保学生在日后的学习工作中得以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模块;教学;实用性;工具性;实践能力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计算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计算机基础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不仅具有较强的工具性,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学生需要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对基本的计算机应用知识以及相关技能进行掌握。为了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透彻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内容,有必要将模块化教学模式应用至该学科教学中,这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能够有助于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从而促进整体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 对模块化教学大纲进行建立的同时对其实践教材进行编写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化模块教学,不仅需要结合技能知识点对教学大纲进行设计,还需要将等级考试大纲因素融入其中,而“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将成为教学方案的编写依据,这能够有助于学生对等级考试知识内容进行更好地掌握,促进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提升。换言之,在结合职业岗位需求将职业教育特色突出在实训教学大纲中的同时,还需要满足学生的专业发展需求,由此明确规定实训模块、项目、要求、案例等方面内容,使其实训课程更具针对性和目标化。课程设置中的技能模块需要根据教学大纲进行安排和设计,需要注重其科学性和灵活性的提高。在模块化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另一重要影响因素就是教材,因此,在对模块化立体教材进行编写时需要结合等级考试大纲对应技能知识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充分发挥其教材的实训价值,从而使学生的不同专业发展需求得到正确可行的指导。

二、 优化模块化教学内容

依据模块化教学对计算机基础进行设计,其知识模块包含有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以及办公应用三部分内容,接着在对其教学模块进行细化,诸如文件操作、如何使用word文档以及Excel公式的应用等内容,将其作为基本模块开展教学,接着在对其知识模块进行设计时需要考虑其专业需求。通常在设计模块化教学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通过问题导入教学,这对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学生对该堂课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也能够得到有效激发,所以,教师需要结合其教学内容对其课堂导入问题进行合理设计,使其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当中,从而促进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提高。第二部分是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了能够使学生灵活地掌握问题解决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结合相关教学资源自主开展计算机基础学习,也可以引导学生以合作的形式开展学习,教师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辅助作用,促使学生能够对其问题进行解决。第三部分是总结和归纳能力的提高。学生的总结和归纳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计算机学习效率,为了能够使学生深入地理解教学知识模块内容,教师需要注重提高学生对学习过程的总结和归纳能力,进而使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得到提高,此时教师应及时对学生进行点评和补充,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保持。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专业不同、学习水平不同对其教学任务进行层次化设置,这既有利于学生独立分析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还能够使不同学生的差异性学习需求得到有效满足,打破传统教学所造成的局限性。

三、 注重教学模块划分的合理性

为了能够使其模块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需要丢弃教学模块进行合理划分,后续的教学活动也能够在科学、合理划分模块的保障下得以顺利开展。一般在划分教学模块时可以基于知识单元进行开展,如以下几部分内容:首先是系统操作内容方面模块。该模块主要是对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内容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对键盘、鼠标等组成计算机的构件进行正确应用,并且应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确保学生能够对文字输入方法等内容进行熟练掌握,从而促使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进行熟悉,为其日后能够更好地胜任工作岗位提供保障。其次是文字处理方面模块。为了能够使学生的文档操作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教师需要在模块化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文档排版能力,指导学生对多样化的表格设计方法进行掌握,通过图文混排练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锻炼,从而使学生的文字处理水平得到提高,提高学生独立处理和录入各类文档的工作能力。第三是数据处理模块方面。对于该教学模块而言,教师需要注重学生数据录入能力的培养,锻炼学生的各项基础操作水平,指导学生对数据处理方法进行全面掌握。学生们在该教学模块中也能够熟练掌握日常数据的处理方法,为学生日后能够更好地胜任工作岗位提供保障。

总而言之,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模块化教学,既能够使其创造教育因素得以凸显,为学生构建自由发挥的学习平台,又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有效挖掘。因此,教师需要结合教材内容对其课堂结构进行改革地优化,使其教学设计得以优化,还要在其教学思路中彰显出先进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提升,从而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欧跃发.计算机应用基础模块化教学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5(4):82-84.

[2]夏奕.《计算机应用基础》模块化教学改革與实践——基于“课证融合”[J].现代商贸工业,2015(8):143-145.

作者简介:毛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木舒克市,新疆第三师图木舒克职业技术学校。

猜你喜欢
工具性实用性实践能力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兼谈语文工具性的另一面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