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地理教学大纲对我国初中地理立德树人教学模式的启发

2018-06-28 10:23戴荣耀
考试周刊 2018年55期
关键词:教学大纲学时立德

摘要:本文对我国现行初中地理教学在“立德树人”方面面对的困难进行反思,认为我国在探究学习的时间安排上应更为集中,在评价考核上应加大对情感价值观、团队能力、调研能力的考察,在人员配备上应尽量从宽,适当地引入实行生对调研提供帮助。

关键词:地理探究;评价机制;时间安排

当前我国在地理教学上存在重知识、轻能力、轻态度培养,探究活动或流于形式、或流于表演,或限于教学进度继续沦为知识的灌输等问题。这与立德树人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新加坡《2014初中地理教学大纲》(下文简称“教学大纲”)是新加坡现行最新的教学大纲,对我国的立德树人的贯彻落实有较强的启发性。本文对新加坡的探究性学习,希望对我国初中教学从以知识为核心向以德行和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探索提供一些思考。

一、 时间安排:给足时间

1. 比较

教学大纲中地理课程设置为期两年,但是每年只安排一个学期,另一个学期与历史学科交叉安排。地理课程共计96个学时,每学时35至40分钟。在这96课时中,地理调查普通班为24个学时,占1/4;快班更多,为16学时。不仅如此,其中地方学校在具体的课程计划中每周必须安排一次“雙学时”,即将两个学时联排与某一日的最后,主要用于开展课内探究活动和课外时间活动。

虽然我国的教材有大量的探究活动,很多重要的知识点都是安排在活动中完成,学生活动的形式也较为多样、内容生活化。但是,这些活动多而杂,且零散的分布在每一节。

由于教学进度的限制,如果每个课后活动题都进行探究,时间根本不够,因为每一节都有活动题,且平均有3-4道活动题。这使得这些活动题或者被忽略,或者沦为变换题型的问答题,改变的只是知识灌输的形式。

所以,应改变活动题过于分散、面面俱到的探究,减少习题式的探究。应精选探究题并且加大探究活动开展的时间,并且根据活动的需要有相对固定的长课时以方便探究活动的开展。

二、 评价机制:发挥引导作用,加大对探究调研部分的比重

1. 比较

在新加坡的教学大纲第7部分“细目表、样本问题与评分参考”中,大纲论述了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由两部分组成,包括“常规评估”和“地理调查评估”。“常规评估”考试时间为1小时15分钟,包括A部分简答题(5分)和B部分结构化问题(30分);“地理调查评估”由3部分组成:小组贡献(10分),小组活动最终贡献(10分),个人贡献(10分)。

大纲中的简答题类似我国的填空题。如“附件J”A部分第1题第b小题“在2998平方米的网络图中发现的这条小溪叫什么名字?(1分)”第c题“从在286014的上斜坡道280001的小溪的边缘沿着土路的两个或多个跑道的距离是多少”

2. 启发

比较教学大纲和我国现在的教学实际可以发现,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立德树人方面的差距其实一直在缩减。比如在阅读图表的能力,读取数据的能力,分析常见的自然现象背后的原因等方面我们的学生的能力并没有明显的劣势。但是我们对地理调研和地理探究能力的考核方面与新加坡教学大纲相比还是存在不足。

以2017年福建省中考地理试题为例,该试卷分为卷1和卷2,二者各50分,卷一为选择题共25题,卷2为填空题共6题,共50分。比较可知,福建卷对知识点的识记、对图文材料的读取能力的要求都比大纲的例题更高。但是对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考察、创新能力的考察、实地调研能力的考察等方面还是有明显的不足。

除了上文提及的方面,新加坡对于地理调研还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教育部会给学校配备“教育协作人员”,这些人员作为助教在实施地理调研的时候负责后勤安排,包括起草安全草案、制备学生姓名及紧急电话名单、安排交通、分发收集父母统一表格、研究制定计算机实验室等等。

通过比较新加坡教学大纲和我国现行初中地理教学可以发现,我国现在在立德树人方面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也存在较多需要改善的地方:首先,在考察调研的时间安排上应更为集中;其次,在评价考核上应加大对情感价值观、团队能力、调研能力的考察,发挥中考的引导作用。最后,在人员配备上应尽量从宽,如果条件允许,如新加坡教育部一样可以适当地引入实行生对调研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丁尧清,杨青,戴荣耀等翻译.2014年初中地理教学大纲[S].新加坡教育部,2016.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J].

作者简介:戴荣耀,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康桥学校。

猜你喜欢
教学大纲学时立德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学时压缩下有机化学教学方法探讨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以纲为要,创新课程体系建设
——上海老年大学教学大纲建设实践探索
以人为本 以纲为纲
——老年大学教学大纲实践与探索
互动式教学大纲在本科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以《工程制图与识图》为例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