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入微行之有效

2018-06-28 10:23金琰
考试周刊 2018年55期
关键词:价值幼儿

摘要:陶行知先生强调:学习要善于动手又动脑。在幼儿教育教学活动,基于陶行知理论开展幼儿观察记录活动,真正实现了幼儿学习的动手又动脑,促进幼儿多种能力的发展。本文主要针对幼儿观察活动的价值以及落实要求进行了相应的分析。

关键词:幼儿;观察记录;价值;实施要求

一、 前言

幼儿阶段的学习生活对于幼儿日后的成长和发展来讲具有极大的影响,幼儿观察记录活动是幼儿在学习生活中通过探索和观察等方式,将自身之所思、所见、所闻等事件等予以记录和观察,运用不同的方法将其进行全面地、系统地记录,在此过程中,需要在实践互动的前提下,对观察记录的结果予以分析和探讨,促使最终的幼儿观察记录活动的开展更具现实意义和价值。

二、 对于开展幼儿观察记录互动的价值分析

(一) 观察记录活动是教学过程中的必然需求。幼儿教学的过程中,若想使幼儿实现稳健、高效的发展和成长,就应当体现出教育的发展性,具备一定的指引功能。幼儿教学阶段,每一个幼儿的成长都体现出了一定的鲜活性、发展性和独特性,但是,这样的个性体现也正是教育所需要正视的养分。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已经明确体现:幼儿教育过程中,应鼓舞幼儿自由地表达,引导他们勇于表现自己,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强化幼儿的自信心,同时做好自我定位。每一个幼儿都有自己的感情,他们也有表达自我的机会和权利,所以,不管是家长还是幼儿教师都应对幼儿的想法给以尊重,将他们的快乐分享给大家,通过观察记录活动的方式,将幼儿的思维以及情绪情感平台予以展现,对于家长和教师掌握幼儿的心理具有重大意义。另外,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将教学的价值予以凸显,最终使幼儿教育工作可以顺利、高效地开展。

(二) 观察记录活动是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必然需求。幼儿阶段的幼儿他们处于自我独立和自我意识的萌芽时期,这一时期他们的好奇心以及想象力都是极其丰富的,同时探索的欲望也极强。所以在此过程中,需要对幼儿的探索行为加以引导,使幼儿可以在正常状态下,保持高涨的学习和探究兴趣,主动去构建知识体系。

这一环节的教学引导,就应当借助观察记录的教育措施,激发幼儿乐于主动学习的兴趣,使幼儿可以對操作过程进行深度记忆和深化理解,为了日后的活动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还会使幼儿养成乐于分享并积极交流的习惯,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实践活动中的细节予以总结和掌握,最终实现系统化的整合。

在观察记录的过程中,幼儿可谓是活动的主体人员,更是探究者和观察者,这就利于激发幼儿的潜能,逐步走向自主研究和分析,可以使幼儿在实践活动中,践行教学的最终目标,同时与教师实现良性互动,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

(三) 观察记录活动是幼儿良好学习品质形成的必然需求。“教育无小事”,从点滴中让幼儿学会一些道理,才能让幼儿真正体会到这些游戏活动带给他们的快乐。陶行知先生也说过“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所以如何在幼儿的活动中,用心观察、认真记录、适时引导同时帮助孩子主动形成一些良好的学习品质呢?这也是我们在积极思考的问题。

这让我想起有一次在益智区,嘉嘉选择了新投放的拼图开始拼起来。玩了好一会儿,嘉嘉才拼对了几片,对我看看后示意要换别的玩具。其实近期在对益智区的观察中,我也发现了有些数量较少、图案简单的拼图孩子们很快能拼好,会比较有成就感。但遇到数量多、有一定难度的拼图时就往往会放弃,积极性也不那么高了。

在游戏结束后的讲评中,和孩子们一起商量决定“可以在一些数量比较多的拼图后面做标记”。孩子们通过自己用标志记录来降低了拼图的难度,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到拼图游戏中。同时标志的图案也让孩子们自己先讨论再决定,有的用数字、有的用点点表示,同一系列的拼图还用不同颜色的标记来区分等。慢慢地,孩子们越来越喜欢玩拼图,将自己家里的拼图带来和大家一起分享,拼图的难度也在不断地提高。发现孩子们的问题,尝试着让孩子们自己去商量、解决、记录,而教师这时候要做的就是提供适宜、有效的支持与引导,就会促进幼儿相关学习能力的发展。

三、 对于幼儿观察记录活动的方式探究

(一) 观察记录活动应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三到六岁的儿童的成长阶段可谓将视为前概念运算阶段,这一发展时期,幼儿通常都会将直觉思维和象征思维作为主要的思维模式,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可以对不同阶段幼儿的注意力、表现以及感知等进行分析,发现他们的这些特质均有所不同,所以在开展观察记录活动的过程中,就需要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他们的认知水平,总结他们的学习规律,开展观察记录工作,应涵盖着材料准备、活动过程和结果的记录等,这样才能提高幼儿的综合素养,提高幼儿的记录能力和观察能力,促使幼儿可以实现高效的自我学习。

(二) 引导幼儿应用多种形式完成观察记录任务。幼儿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都是极其丰富的,同时创造能力也极强,特别是在观察记录的过程中体现了缤纷的特性,现阶段的幼儿教学过程中,常会使用涂色、连线、符号、粘贴或是数字等方式完成记录工作,更加可以使用语言录音、情境照片等途径,使最终的观察记录活动更具代表性和趣味性,符合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规律。

(三) 幼儿观察记录工作中的注意事项分析。幼儿观察记录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确保观察记录工作体现出合理性,其中包含着形式和内容的合理性,但是,并非全部的活动形式都符合幼儿的观察和记录,因此,应当注意活动安排的科学性,形式上应当避免出现生搬硬套的现象,从活动目标层面来看,注意不可出现灌输式思维模式,着重注意幼儿的实际感受,引导幼儿运用科学的思维理念完成记录和观察任务,增强幼儿的实际表达能力,最终实现健康成长和发展。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内容的不断落实以及核心素养的提出,我们幼儿教师也意识到了自身所肩负的责任,不断转变教学模式。正确观察记录教学方式可以增强幼儿对于事物的了解和掌握能力,主动积极地对事物的主体内容予以整合和归纳,使事件处理更具条理性,对于幼儿日后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小兰.观察记录:幼儿发展评价的一种途径[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0(12).

[2]左茹.开展幼儿观察记录活动的价值与实施要求[J].学前教育研究,2009(07).

[3]王月莲,李红英.幼儿多元智能测评中观察记录法的应用[J].基础教育研究,2012(14).

作者简介:金琰,江苏省昆山市,昆山开发区东部新城幼儿园。

猜你喜欢
价值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践行初心使命的价值取向
价值3.6亿元的隐私
一粒米的价值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给”的价值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