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CMMS框架的多智能体泵站系统建模技术研究

2018-06-29 02:51任传胜
自动化与仪表 2018年6期
关键词:泵站建模监控

王 萌,任传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工程科学学院,合肥 230026)

当前,自动化与智能化的融合、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成为了工业控制自动化领域的焦点[1]。泵站作为水利工程中的重要设施,承担着防洪防涝、调水灌溉以及生活供水等任务,其自动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工程的运行状况。多年来,专家学者针对泵站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提出一些方法模型,如ICMMS系统、MAS系统等,但是系统内不同子系统间和设备间的信息集成和交互问题仍是难点。IEC61850是国际电工委针对变电站系统内相似问题提出的一种标准,解决了系统内信息的集成和共享问题,现已成为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唯一的全球通用标准。

本文以ICMMS框架下的多智能体泵站模型为研究对象,借鉴IEC61850标准中的相关思想,针对多智能体泵站系统模型实现的关键点,提出了泵站智能体的信息建模方法和系统的通信实现。

1 ICMMS框架的多智能体泵站系统

1.1 ICMMS和多智能体系统

早期,工业系统控制系统、维护系统、管理系统通常独立设计,系统间缺乏信息交互,形成了信息孤岛。针对这一现状,自动化控制领域出现了一种新概念:智能控制维护管理系统ICMMS。ICMMS是以现场智能执行器和传感器为基础,借助计算机软硬件技术、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及管理技术,将控制、维护和管理集成到一个系统中,实现控制、维护和管理的智能化、网络化和集成化[2-3]。

多智能体系统MAS是一种分布式系统,由多个智能体(Agent)联合组成。每个Agent都是一个物理或抽象的实体,能独立作用于自身及周围环境,并能与其他Agent通信。多智能体间通过相互协调合作、通信管理、调度控制等表达系统的结构、功能行为特性[4]。

1.2 ICMMS框架的多智能体泵站系统

图1 ICMMS框架的多智能体泵站系统Fig.1 Multi-agent pumping sta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structure of ICMMS

根据泵站系统的认识,结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泵站的典型实例,建立了一种ICMMS框架的MAS泵站系统,如图1所示。现控层的Agent主要完成泵站系统各类信息如电量、温度、压力等的采集、机组以及站内公用系统如油、气、水、电等系统的监控保护。管维层中控制协调Agent管理协调下层Agent的运行;维护Agent对主要设备实监测,故障分析诊断,对可能出现的故障做出判断,给出相应的维护措施;技术管理Agent根据控制和维护Agent的报告,对系统运行和维护做出安排。应用层的Agent主要是根据实时信息给出优化方案,存储系统被控对象或设备说句信息,与上级调度中心或外部系统如水情、气象等信息交互。

1.3 多智能体泵站系统实现关键点

ICMMS框架的多智能体泵站系统是一种复杂的分布式系统,控制、维护和管理子系统集成为一体,各子系统间信息交互频繁。泵站子系统不同Agent间需要传递相关状态、控制、告警等信息。鉴于此,系统实现的关键点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第一,Agent间的信息交换采用何种数据描述方式更有利于数据集成、管理和维护;第二,针对系统中不同类型的信息特点,选用什么样的通信方式更有利于信息的传输。

2 多智能体泵站系统信息建模

2.1 IEC61850分层信息模型

IEC61850面向对象的建模采用分层的信息模型。如图2所示,分层模型中上一层的类模型均是由若干个下一层类模型组成。逻辑设备(LD)、逻辑节点(LN)、数据对象(DO)、数据属性(DA)均是从名称类集成对象名和对象引用属性,服务器提供设备的外部可视行为,是物理设备的通信接口,一台物理设备映射为一个或多个服务器。逻辑设备(LD)代表一组功能,每个功能定义为一个逻辑节点(LN),每个逻辑设备至少包含2个基本逻辑节点LLN0和LPHD,用于描述对应设备的一般属性和物理装置信息。逻辑节点(LN)代表特定的功能如过压保护。数据对象(DO)代表特定的信息,例如状态或测量值。数据属性(DA)定义可能数值的名称、格式、范围等。

图2 IEC61850分层信息模型Fig.2 Hierarchical information model of IEC61850

此外标准还给出了信息传递的通信服务,设备间的交互实际上就是通过这些服务对LN和设备中的数据进行操作。具体的服务实现在此就不叙述,详细信息见 IEC61850 7-1、7-2部分[5-6]。

2.2 多智能体泵站系统信息建模方法

采用IEC61850建模思想,为泵站系统内Agent建立统一信息模型,这样不仅解决了数据的互相理解问题,提高互操作性;而且传输到接收方的数据都带有自我说明,不需要再对数据进行物理量对应、标度转换等工作,方便了数据的管理和维护。

机组监控是泵站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现以机组LCU Agent的信息建模为例。

第一步 了解机组LCU Agent功能。机组LCU主要对主辅设备运行状态、安全运行进行监控、异常报警、越线检查等,接受和完成远方控制操作等。

第二步 划分机组LCU的LD类。机组LCU功能主要分为控制、监视、接口日志三个方面。因此分别定义为LD1、LD2和LD3。

第三步 具体到每个LD中,定义所含功能LN,详细信息如图3所示。首先确定各个LD包含的功能,判断IEC61850标准中提供的逻辑节点类是否满足功能要求,若满足则选用该逻辑节点类;若不满足,则需新建逻辑节点类。新建LN类时,名称首字母应当遵从标准中给出的LN组表,如M表示计量和测量,S表示监控等。

图3 机组LCU模型Fig.3 Model of the pumping LCU

第四步 确定每个LN的数据对象(DO)和数据属性(DA)。IEC61850 7-410中定义了许多水电站公用数据信息和公用数据类(CDC),泵站系统与水电站系统类似,因此从参照标准中选取LN的DO和DA[7]。

LD1:控制LD模型。ACTM控制模式选择;KMOT电机信息;KPMP水泵信息;KERD接地装置信息;KEXF排风机;KBRK制动器

LD2:保护LD模型。SPRS压力监控;STMP温度监控;SVBR振动监控;SLEV液位监控;SFLW流量监控;SOPM操作机械监控。

LD3:接口和日志LD模型。IHND物理人机模型;ITCI远方控制接口;GGIO通用过程;GLOG通用日志。

以KPMP类为例,其具体描述如表1所示。此LN的DO主要分为状态信息、定值、测量值和控制4个方面。表1中CDC表示公用数据类,包含若干数据属性(DA)。SPS表示单点状态,ASG表示模拟量定值等,CDC具体信息见IEC61850标准中的7-3、7-4部分[8-9];T表示瞬变数据,带有该标识的数据状态瞬时变化;M/O,M表示“必备”,O表示“可选”,为实例化过程中数据对象的选取提供参考,条件C1下的数据属性可采用一个或两个,但至少采用其中一个。此外,图3中定义的LN均为逻辑节点类,在具体到某个设备时,需要进行实例化处理。

表1 KPMP逻辑节点详细信息Tab.1 Detail of the logical node BPMP

3 多智能体泵站系统通信实现

3.1 IEC61850通信服务

IEC61850标准提供了多种通信服务模型,如采样值(SV)服务模型、面向通用对象的变电站事件(GOOSE)服务模型、以及制造报文规范(MMS)服务模型等。SV报文以固定时间间隔传输采样值信息;GOOSE报文在无事件触发情况下以固定时间间隔传输报文信息,当事件触发时,快速发送当前状态信息。SV和GOOSE通信直接从通信七层模型中的应用层、表示层映射到第二层数据链路层,减少了中间层间协议解析时间,传输的实时性更高,可组播通信。而MMS传输需要经过应用层、表示层、TCP/IP层再到数据链路层间,实时性相对较低,对等通信[10]。

3.2 多智能体泵站系统信息交互

综上所述,提出了泵站系统信息交互模型如图4所示。应用层内与管维层间主要交互一些控制信息、指令、文件等,通信实时性要求不高,采用MMS传输即可满足要求;管维层内、现控层内以及两层间信息交互大多是一些设备运行状态、开关量信息,采用GOOSE传输事件驱动的开入开出信号、事故信号及告警等服务,从而保证实时性和可靠性;智能采集Agent交互信息多是温度量、转速、振动等周期性的采集值,采用SV通信规约即可保证传输的实时性和快速性[11]。

图4 信息交互模型Fig.4 Model of information exchange

4 结语

泵站系统设备采用统一的数据描述和特定的通信方式,有利于提高不同厂商设备间的互操作,便于系统的集成与扩展,为优化MAS泵站系统的信息交互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IEC61850是一个复杂通信标准技术体系,在具体应用时,应结合泵站系统特点,不断探索和优化,逐步实现泵站系统的标准化、智能化。

[1] 彭科峰.自动化下一步:与智能化深度融合[N].中国科学报,2017-10-30(6).

[2] 傅闯,叶鲁卿,刘永前,等.基于多Agent的智能控制-维护-管理系统的研究[J].控制与决策,2003,18(3):371-374.

[3] 杨汉成,孙京忠,索丽生,等.基于Agent的泵站智能控制-维护-管理集成系统[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38(17):46-48.

[4] 徐跃增,黄莉.基于多智能体的水闸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9,29(3):64-65.

[5] IEC 61850-7-1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nd systems in substations-Part 7-1:Basic communication structure for substations and feeder equipment Principles and models[S].ED2.0.2011

[6] IEC 61850-7-2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nd systems in substations-Part 7-2:Basic communication structure for substation and feeder equipment Abstract communication service interfaces[S].ED2.0.2010.

[7] IEC 61850-7-2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nd systems for power utility automation-Part7-410:Basic communica-tion structure-Hydroelectric power plants-Communication for monitoring and control[S].ED2.0.2012.

[8] IEC 61850-7-3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nd systems in substations-Part 7-3:Basic communication structure for substation and feeder equipment Common data classes[S].ED2.0.2010.

[9] IEC 61850-7-4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nd systems in substations-Part 7-4:Basic communication structure for substation and feeder equipment-Compatible logical node classes and data classes[S].ED2.0.2011.

[10] 胡瑛俊,韩霄汉,姚力,等.基于IEC61850标准的直流数字化电能表分层信息与通信服务的建模和实现[J].电测与仪表,2016,53(23):57-61.

[11] 郭建勇,张兰芝,田华燕,等.泵站监控系统综合平台的实现[J].自动化与仪表,2014,29(6):37-40. ■

猜你喜欢
泵站建模监控
泵站非常规进水前池的优化设计
张家边涌泵站建设难点及技术创新实践
The Great Barrier Reef shows coral comeback
泵站检修维护与可靠性分析
联想等效,拓展建模——以“带电小球在等效场中做圆周运动”为例
你被监控了吗?
Zabbix在ATS系统集中监控中的应用
基于PSS/E的风电场建模与动态分析
不对称半桥变换器的建模与仿真
泵站运行管理现状及其改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