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2018-06-29 07:47闫瑾王波周青蕊郭旭升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偏瘫肢体康复

闫瑾,王波,周青蕊,郭旭升

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疼痛康复科,甘肃兰州 730020

脑卒中是临床治疗中的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脑卒中存活的患者正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其出现语言障碍及运动障碍的概率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中老年人是脑卒中的主要发病人群,该病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2]。2016年6月—2017年6月该研究探讨了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其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该院收治的7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分组方式为随机分组,每组39例患者。其中,对照组中,男23例,女16例,年龄分布为55~82 岁,平均年龄为(67.32±2.61)岁,左侧偏瘫 20例,右侧偏瘫19例;观察组中,男24例,女15例,年龄分布为 56~81 岁,平均年龄为(67.41±2.50)岁,左侧偏瘫21例,右侧偏瘫18例。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

①保持良好的体位:让患者仰卧,抬高患者肩部,在患者头部放置软垫,上肢平放于枕头上,抬高患者膝关节并内屈,伸直患者腕关节和肘关节。患肢前伸,患者处于健侧卧位,自然放置健侧肢体,将患者的患侧肘关节向外伸展。

②心理疏导: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患者鼓励和支持,为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了解患者想法,针对有些心理压力较大的患者,要给予其一对一的个性化心理疏导,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建议。

③肢体康复训练:采用该院配备的康复训练装置床,帮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患者在平躺状态下进行自主康复训练,自由掌握训练次数、时间和方式。同时,可通过该装置监测患者的心率,防止患者出现过度训练[3]。

④按摩:每天按摩患侧肢体2~3次,从近端关节开始按摩到远端关节,每个关节每次按摩10~15下。

1.3 评价指标

采用肢体运动功能(FMA)、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量表和生活质量评定量表,对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4]。采用该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76.88±10.32)分和(60.29±10.85)分,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2.2两组患者的FMA和ADL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MA和ADL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MA和ADL评分均显著改善,观察组患者的FMA和ADL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组别物质生活 社会功能对照组(n=39)观察组(n=39)t值P值60.25±10.31 73.69±11.22 5.508 0.000心理功能 躯体功能 总分63.02±12.06 77.52±13.37 5.029 0.000 68.39±11.12 79.32±11.22 4.321 0.000 65.29±11.36 76.35±13.65 3.889 0.000 60.29±10.85 76.88±10.32 6.919 0.000

表2 两组患者的FMA和ADL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的FMA和ADL评分比较[(±s),分]

注:*为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为与该组治疗前比较,#P<0.05。

项目 观察组(n=39)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39)治疗前 治疗后ADL FMA 40.32±5.36 26.43±8.13(73.55±10.32)*#(65.71±8.11)*#40.52±5.11 26.46±8.37(50.39±10.37)#(39.55±8.81)#

2.3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相比,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4.87%和76.9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详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脑卒中患者具有较高的偏瘫率,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这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直接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5]。脑卒中主要是因为患者脑部血液流通障碍或者血管发生损害,导致患者的脑组织正常功能受到影响。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不用而废,血滞气虚,脉络淤阻,给予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6]。

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MA和ADL评分均显著改善,观察组患者的FMA和ADL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相比,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4.87%和76.9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这一结果说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综上所述,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1]王春莲,石慧,王锁红.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7,25(24):98-99.

[2]侯荣枝,周娜.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12(1):101-102.

[3]王兰兰.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12):96-97.

[4]熊慧琴.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效果观察[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12(5):110-111.

[5]陈兰英.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J].安徽医学,2014,33(8):1082-1084.

[6]蒲有花.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8):190-191.

猜你喜欢
偏瘫肢体康复
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肢体语言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肢体写作漫谈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