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科学化、游戏化的方法开展幼儿园中班体育活动

2018-06-29 06:23李荩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游戏化科学化

李荩

摘 要:体育游戏对于锻炼幼儿各器官的功能、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个性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科学选择中班体育游戏活动,要了解和掌握中班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科学制定游戏化的体育活动,要从实施程序、实施效果、实施体会与思考这三方面来达到。

关键词:科学化 游戏化 中班体育活动

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游戏可以锻炼身体,增强智力,但最重要的还在于培养人格,游戏中包含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体育游戏可以促进幼儿身体器官的活动机能,并可延缓疲劳出现,使他们较快地掌握正确的动作,得到良好的锻炼效果,因此选择、创编、设计组织一些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体育游戏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班幼儿体育活动科学化、游戏化的实施程序

通过实践、总结,这一程序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设计、准备、操作、总结四大部分,要使一个活动达到科学化、游戏化的要求,在这四个步骤上必须贯彻科学化、游戏化的精神。

1.设计阶段

(1)了解幼儿的年龄特征,科学确立体育活动的目的

体育游戏要结合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的基础上确定体育活动的重点和难点,例如中班体游“小兔搬家”目的是练习双脚行进跳,发展腿部肌肉力量,重点为双脚行进跳;难点为不踩跳圈、轻轻跳,只有明确了体育活动目的,抓住重、难点,才能为科学化、游戏化的体育活动打下基础。

(2)突出趣味性

好的游戏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如“小兔搬家”游戏是以幼儿喜爱的动物——小兔为游戏活动素材,通过一定的情节、一定的角色扮演,从而达到双脚行进跳,发展幼儿腿部肌肉力量的目的。

(3)注意活动的适量性、动静交替

教师在设计游戏时要有预见性,活动量较大的游戏和活动量较小的游戏应互相搭配,减少活动量较大的游戏活动时间,在幼儿活动量较大时穿插讲解、示范等不同的方式使幼儿的运动负荷得以调节。

(4)注意体育活动每个环节的循序渐进

在设计活动时,要从幼儿的学习规律出发,由简入繁,逐步增加难度。不能操之过急地要求幼儿一下子完成较难动作,使幼儿产生厌学,也不能要求过于简单,使幼儿失去活动的兴趣。

2.准备阶段

(1)材料准备:一般可以从活动的实际出发,提供一些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新颖性、实用性,对幼儿具有一定吸引力的运动器械。

(2)场地准备:科学的场地安排,它能起到控制幼儿运动量,保证活动安全性、合理性的作用。

(3)知识准备:根据幼儿的活动需要与否,为幼儿提供一些必要的相关知识,如:袋鼠搬家游戏在活动前可以丰富幼儿一些有关袋鼠的知识或趣闻。

(4)教师准备:它包括教师对设计体育活动目的的明确性、内容的熟悉性、语言的生动形象性、活动的预见性。

3.操作阶段

(1)热身运动

它是体育活动前的一种准备运动,目的在于活动幼儿身体各部位,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为进入正式活动作好准备。

(2)正式活动

正式活动是整个游戏活动的关键,也是整个游戏活动的核心,它是一个游戏活动的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成效的集中体现部分,因此科学化、游戏化地组织好这一过程,是非常至关重要的,在这一過程中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①讲解示范:教师用生动形象、幼儿又能理解的儿童化语言并配以正确的动作,给幼儿一个直观的印象,便于幼儿的模仿和练习。

②自由练习:自由练习这一环节对幼儿的学习相当重要,通过一定的自由练习,幼儿主动的活动,使幼儿在自我不断探索实践中达到动作的完善、熟练、协调、身心的愉悦、需要的满足。

③观察指导:在幼儿自由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只要善于把握观察的良好时机,在观察的过程中捕捉孩子的个别差异,动作练习中尚存的问题,为科学的指导提供科学的依据。

④反馈调整:“袋鼠搬家”游戏中小袋鼠走过小树林后,通过观察发现很多幼儿脸色偏红,这时教师可做随机的相应调整,以此调节幼儿的活动量。

⑤整理放松

整理放松活动有助于幼儿在高密度体育游戏活动之后心率的恢复,一般可以做一些简单的放松动作或者安静的体育游戏等。

4.评价总结

评价总结及效果分析,它可以从幼儿的活动兴趣、活动量,目的的达成度,教材是否符合幼儿的能力水平,以及尚存的问题入手,及时做好总结、记录,并提出改进的方法,以便今后的调整,从而提高教师实际组织能力及组织水平。

二、中班体育活动科学化游戏化的实施效果

1.单个体育活动的实施效果

“袋鼠搬家”游戏,通过科学化游戏化的体育活动设计及组织,效果非常显著,首先幼儿在一定的角色扮演,一定的游戏情节中,兴趣浓厚,乐此不疲。其次,在反复的自由练习活动中不仅达到了双脚套在布袋中行进跳的目的,而且达到了活动量的高潮,克服了反复行进跳所带来的枯燥乏味。最后,整个游戏活动的结束环节“小袋鼠搬家”,幼儿在来回奔忙之中发展了一定的耐力、持久性。

2.多个体育活动的实施效果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规定:“积极开展适合幼儿的体育活动”;“幼儿园的活动是以游戏为基本形式”。我们根据这一点,通过科学化、游戏化体育活动的开展、创编、改编的中班游戏达十多个,且符合科学化的原则,体现了游戏化的精神,深受幼儿的喜欢。

3.全面实施的整体效果

(1)促进幼儿身体发展,增强幼儿体质

科学化、游戏化的体育活动可以促进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提高其基本活动能力,增强体质。我园中班幼儿经过一年的科学化游戏化的体育活动,出勤率都相当高,一些原来身体比较弱的幼儿发病率明显降低,个别食欲不佳的幼儿也得以改善。

(2)促进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科学化、游戏化的体育活动能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和品德。使幼儿具有乐观的情绪状态,“我是白猫警长”游戏,通过一定的角色扮演,幼儿对所做的动作非常认真愉快,游戏,从而幼儿的动作得到了发展。

(3)发展幼儿基本活动能力和活动素质

科学化、游戏化的体育活动能发展幼儿基本活动能力和活动素质,所以多参加一些体育游戏活动,能促进幼儿基本活动能力及活动素质的发展,让幼儿在感兴趣的玩乐中提高反应能力及动作的敏捷性。

(4)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科学化、游戏化的体育活动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创造性思维的环境。如玩塑料圈,幼儿可以造彩色小房子,并根据房子的不同造型练习不同的跳,可以几个幼儿相互结伴将塑料圈连成火车练习走和跑,通过体育活动中老师对幼儿一物多玩的引导与启发,幼儿在玩的过程中,想象力、创造力得以充分体现,从来发挥孩子的聪明才智。

三、中班体育活动科学化、游戏化的实施体会与思考

1.科学确立中班幼儿体育活动的目的

要科学确立中班体育游戏活动目的,关键要了解和掌握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小班幼儿动作不稳定,活动量采用中等的、有情节性的、模仿性的游戏为主;中班幼儿身体长得比较结实,采用以发展基本活动能力为主的游戏;大班幼儿活动量也增强,为满足他们的生理心理发展的要求,采用一些竞赛性游戏。不难看出,中班幼儿基本上是介于小班和大班幼儿之间,根据这一心理特点作为依据,在此基础上科学地制定体育活动目的。

2.运用游戏化的教学法,发挥幼儿活动的主动性

如何做到体育游戏活动游戏化呢?首先要注意体育活动的趣味性,如:“轮胎游戏”,平时都是以滚轮胎、走轮胎、攀爬的游戏为主,时间长了必会枯燥,所以,根据轮胎的外形特点设计了“打地鼠”的游戏,这样克服了反复滚、走、爬轮胎所带来的枯燥乏味。

体育活动的主动性,有助于幼儿对游戏产生积极的情绪,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能使每位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得到发展,发挥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的主动性。如中班幼儿玩轮胎,幼儿可以走、钻、滚轮胎,同样滚轮胎幼儿可以单人滚,幼儿互滚轮胎,幼儿玩的自由度很大,看似随心所欲,但却能发展幼儿动作,增强幼儿的体质。

3.科学化游戏化的体育活动,应注意幼儿动作的规范化

3-6岁,正是幼儿生产发育的重要阶段,所以重视幼儿动作规范化很有必要,而造成幼儿不规范动作的主要原因是:⑴对个别幼儿的错误动作没有及时纠正,以致逐渐形成错误定型。⑵教师同时指出幼儿几个错误动作,使幼儿无法适从。⑶教师使用体育术语讲解动作要领,幼儿不理解,对一些抽象了体育术语还难以理解。教师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可借助游戏本身的情节、角色来讲解动作要领,以及教师的讲解示范,很快就能领会动作要领,学会基本动作,同时,教师在组织体育游戏活动时,还要仔细观察幼儿运动姿势和行为习惯,及时纠正不正确的动作。

4.正确认识科学化、游戏化体育活动在幼儿园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性

科学化、游戏化的体育活动不仅能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并且能促进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机能的协调发展,提高其基本活动能力增强体质,与体育活动有关的其他措施也要相应跟上:(1)保证足够的营养,注意食谱的多样化营养成分的多样化,及时补充体育活动中所消耗的能量。(2)能根据季节气温在活动中脱去外套,并在活动后及时穿上,以免在活动中出汗过多而引起感冒。(3)合理设计场地,严格把握器械的安全性,对幼儿的活动范围应多观察多指导,对于一些危险动作或是较大难度的动作,教师可以协助幼儿,这样既得到了良好的游戏效果,又切实做到了安全第一。

《幼兒园教育指导纲要》有关规定:要保证幼儿有充足户外活动和游戏的时间,全日制幼儿不少于2小时。开展好幼儿体育活动是我们幼儿园教师的当务之急,应当重视幼儿的健康教育,能正确的看待体育游戏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力求做到科学化、游戏化的统一。

猜你喜欢
游戏化科学化
流翔高钙,实现葡萄科学化管理助农增收
透明化、科学化和可预期
以党建调度为抓手 提升国企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浅谈我园美术园本课程游戏化的开展
游戏化对幼儿园数学教育的作用研究
为幼儿园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游戏化语言:幼儿园活动游戏化的支柱
党建科学化的内涵探析
统战工作科学化:一个整体性叙述
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经验、困境与路向——解读“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