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教学模式在企业形象设计与策划研究中的实践

2018-06-29 09:28刘宝成李向楠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8年4期

刘宝成 李向楠

内容摘要:《企业形象策划与策划研究》课程具有理论广、实践强的特点,目前而言,我国企业形象设计与策划的课程培养模式较为单一,理论化讲授抽象难懂,实践机会较少,造成学生容易产生厌倦现象,忽视了培养真正目的,导致教学目标难以实现,而将专业竞赛与课程相结合进行教学,显著的调动了师生积极性。同时也是检验老师教学能力,学生动手实践的重要检验。本文将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专业竞赛教学模式的优势以及此模式在课程中的运用与实践进行详细阐述,通过该教学模式的导入,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競赛促进课程培养,达到课程改革的目的。

关键词:竞赛式教学 企业形象设计与策划 实践改革

企业形象设计与策划是一门多学科的系统性、综合性的新型应用型研究课程,随着经济技术的高速发展,企业形象也随之进行建立与重塑,这就给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当今高校学生渴望有更多的实践机会,但校企之间合作联系受到一定约束。在此问题下,将专业竞赛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正是解决了此类问题。并且,在近几年中各企业为了塑造和提高自身形象的发展,将企业经营理念及文化等通过竞赛式植入进行传播,不仅能够起到广告宣传的作用,更能够使学生得到实践,还能借助学生的优秀作品进行企业形象塑造,起到一举多得的效果。本文将重点从专业竞赛导入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如何营造及实践效果等问题上进行探讨,便于将专业竞赛的教学模式在企业形象设计与策划研究课程中应用和推进。

一.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实践性。企业形象设计与策划课程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但部分院校的讲授仍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之中,如课时安排不合理等现象,导致课程讲解为纯理论讲解,使学生停留在抽象的“听课”层面;更有教师在课程中一字不落的照着课件读的现象。这就缺乏了课程的开展目的,学生没有充足时间进行实践操作,导致上课失去主观能动性,更没有勇于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创作精神。对于该课程的讲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操作实践能力,更要教会学生如何有理有据的去实践创作的方法。

2.缺乏时效性。在该课程的理论讲授中,必然少不了案例的分析讲解,本课程的根本落脚点是为企业自身形象进行塑造,并且案例的导入能很大程度促进学生的兴趣,更容易理解纯理论和定义。但是部分院校在课堂中针对实际企业案例讲解时,缺乏时效性,教师课件中的案例并没有及时更新,甚至一直在沿用过去老案例等情况,导致有的案例企业早已对自身形象重塑多次,但讲授时仍然沿用过去的企业形象进行案例分析,没有与时俱进,学生也不能及时获取最新最前沿的知识。

3.缺乏探索性。企业形象设计与策划研究课程的特性是为企业服务,并且强调了设计的高度统一性,再加上模式化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完成该课习作时,会不加思索的“套模板”,认为套模板就能保持统一,就算完成课程学习等情况。这类现象就是缺乏对课程的真正理解和课程开设的目的,更忽视了对企业背景、企业文化、企业定位等调研分析环节,只是单方面从企业名称直接入手,缺乏对该课探索和理解,单纯的流于形式,并未真正的得到实践锻炼,缺乏对企业CIS各方面的探索。

二.结合专业竞赛教学模式的优势

结合专业竞赛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较下,优势尤为突出。首先,它进一步打破了纯理论单一的模式教育,为学生创造更多动手操作机会,有力地开展对企业全方位调研-分析-策划-设计,能使学生发挥自主能动性,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激发对课程的兴趣;其次,专业竞赛的教学模式可以增强学生自主调研能力,由于自身兴趣的选择,会通过各种方法进行调研,并对企业进行更多的了解,更会对企业形象等更新的动态尤为关注,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缺乏时效性,并在此基础上很大程度的培养了学生独立自主的分析能力;再次,结合专业竞赛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真正理解其课程核心知识,对参赛产生竞争心理,激发创造力和创意思维;最后,结合专业竞赛的教学模式会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必将走入社会,现如今的企业都是以团队形式进行工作。对此能够真实的情景模拟,促使学生组成团队进行参赛,极大的提高合作沟通协作等各项能力。

三.结合专业竞赛教学模式下的《企业形象设计与策划》课程的开展

1.课程实施及参赛指导。对于企业形象设计与策划的课程实施应在理论精简讲授的前提下,对近期与课程相关的竞赛进行整理,并为学生进行讲解。首先,从竞赛级别、选题类型、奖项设置等多方面进行讲述分析,组织学生进行选题讨论,从兴趣点出发,发挥学生自主选择性,例如:教师可以对大赛中各个选题的往届获奖案例进行分析,为学生指引选题方向,奠定参赛基础;其次,从选题上就开始充分的前期调研,教会学生对目标企业的调研、分析等相关方法。例如,可带领学生进行网络与实地调研相结合,依托网络调查企业相关背景,走入企业可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MI、BI、VI的设计与应用,从而对选题有更全面的了解与体会。调研完成后进行小组讨论,制作方案等工作,并进行下一步策划设计;再次,及时关注学生的参赛进展,对前期方案进行汇报分析后,导入相关课程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在结合实际选题中理解之前难点与重点,将理论与实际结合。与此同时,教师可结合以往经验,讲述参赛策略与技巧;最后,集中展示与讨论,在完成竞赛设计后,组织学生进行对比汇报,并进行点评与分析,同时也能促进同学们进行交流、评价和分析。此课程的实施可激发师生协作,一同工作的状态,学生的各项能力得到升华。

2.情景模拟参赛现场。企业形象设计与策划这门课程不仅要注重企业品牌标志、企业VIS手册、企业形象策划等实践能力,更要注重对自我作品讲述分析能力,为自己作品增加信服力。这就意味着,不仅要默默无闻进行设计,还要学会“竞稿”,并且此模式对于现阶段学生十分有必要。例如:每届大学生广告艺术设计大赛的选题中就有关于企业产品形象策划、企业活动策划等相关策划类命题,若能从省赛中脱颖而出就意味着到现场去参加路演,讲述策划案,提升策划可行性。教师作为课程的引导者,应对此进行情景模拟式教学的营造,假设在大赛现场,每位学生都是最终选手,听取学生的讲述和提出相关专业性的问题,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增加交流与点评,适时引入相关理论知识,学生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讲述者也会结合师生现场提出的问题进行反思和二次修改,达到输入与输出双向配合,以致于设计和策划出更完美的作品。

3.设置讲座环节。在课程设置环节中,适时加入一到二次专家讲座充实课程之中,将会使本课程更加精彩多样,更能够使学生对课程整体理论知识进行再次梳理与提升,并且对学生未来职业化发展道路更加有信心。所以,在更方面条件允许下,可聘请知名设计师或企业管理者为学生讲述与企业形象设计与策划相关的专题讲座,在榜样的力量下,学习他们的设计思路,聆听心路历程和独到见解将对学生的思想、思路、眼界都会有很大影响与提升。若部分学校受到条件制约,可采用让参加过竞赛并且获得相应名次的师生进行讲座,讲述他们参加竞赛时对自身作品的设计思路、方法等感想,以此来激励学生,促进交流,共同进步,最终使学生对参加专业竞赛具有明确性与积极性。更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或观看专业竞赛组委会与之相关的宣讲会,对参加的竞赛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对各个企业的命题做到心中有数,因为企业形象设计与策划课程在对其标志设计时,必须要对企业的信息全方位了解之后,将其有效文字转化为视觉符号,以此来展开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只有这样才更加有理有据的设計。

4.课程实践效果分析。企业形象与策划课程的目的使学生能够专业、统一、规范地进行企业形象的整体设计和传播策划。通过结合专业竞赛的模式应用到这门课程中具有良好的效果。首先,学生有了大量的实践机会,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用作品来证明理论的掌握程度,达到学以致用,积极性有了很大提升,并且竞赛无论从奖项还是荣誉都对学生产生着极大的兴趣,并且能从中找到信心和不足;其次,教师对自我专业素养有了更大提升,备课不再像传统教学一样模式化,对课程相关的竞赛信息要时刻关注,分析与整合,选择适合学生的竞赛,间接的对课程有了更深入思考与改进,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与能力。并且,在专家讲座环节中,对教师也是一次再学习的过程,以此来找寻自身不足,从而提升教师的授课等相关能力。最后,无论获奖与否,都将是学生一笔宝贵的财富,并且在整个课程中,个人创作的构思、团队式的合作、相互鼓励的力量、竞稿式的演讲都将对学生得到更好的锻炼,为今后走向职业化发展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企业形象设计与策划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对于纯理论教学模式显然不适用,而结合专业竞赛的教学模式进行讲授是对理论转化的重要过程。教师将摒弃传统模式化教育,学生将乐于学习及实践,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积极性,增加实践机会与能力,还对当今教师在讲授艺术设计类课程时勇于“改革”,同时对课程的开展、专业能力的再学习、教学方式的改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晓宇,郑琳怡.竞赛机制下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创新与实践[J].科学时代.2012(05).

[2]肖丹.项目式教学模式在《企业形象设计》课程中的实践[J].经贸实践.2017(16).

[3]刘妤,薛生辉,顾晓菁.《竞赛教学模式在企业形象设计课程中的实践与探索》[J].美术大观.2014(11).

[4]郭桂萍.《企业形象策划》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与教学[J].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09(12).

[5]梁观光.企业形象策划设计课程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方法与实践[J].美术教育研究,2016(21).

[6]姜宇琼.企业形象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应用研究[J].艺术探索.2015(07).

基金项目:《企业形象设计与策划研究》省级研究生示范课程建设项目,项目编号:KCJSX2017058

(作者介绍:刘宝成,华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艺术设计研究;李向楠,华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视觉传达设计研究)